返回

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高中语文文苑撷英文化的遮蔽素材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高中语文文苑撷英文化的遮蔽素材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文化的遮蔽说到古文运动,不得不提的大概是韩愈和柳宗元两人。柳宗元的文章好坏自是不必多说,韩愈的散文,更是被宋代的另一位才子苏轼冠以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好评。于是文如其人,韩愈在人们的心中,也就树立起了一个长者、智者的形象。在读完他的文章之后,我自然也是不能免俗,横生对他的推崇与喜爱,然而在一日查阅其生平时,我却找到了一些他的“瑕疵”。这件事是这样的:韩愈年轻时曾立志做一名史官,并且“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然而在任职史官之后,却在其位不谋其职。有位姓刘的秀才曾写信劝他务必恪守本职,反被韩愈回信驳斥。信中充满了诡辩,不禁让人有些看不懂:这样的一个人,真的还是我们认识的韩愈吗?在这样的疑惑中,我又继续查阅了更多文人的资料,发现不止韩退之,不少巨擘都干过不少“混”事。他们的文章似乎成为了他们的包装,而他们的本性也开始变得扑朔迷离。当历史的事实冲破了主观的看法之后,我们看到的,竟是文化对于一个人人格的遮蔽。我们不禁思索,究竟文化与人格存在着什么关系。于是又是良久的思索,终于,我理出了一些头绪。我想,首先要弄清的,就是文化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是没有直接关联性的。文化人同样可以没有道德,只要他们将文化视为一种道具。文化从实际作用上来说只起到一个软性的约束作用,一个人只有读了书,对高尚的品德起了向往之情,才能在道德层面上管住自己,去做好事。相反的,他完全可以视这些约束力为无物,去做一个坏人。这种道德约束既强大又弱小,既实在又虚无。而我们却习惯于将有文化视为一个褒义词,从而凭借自己的主观去尊重文化人。从这点上看,文化之于人格,是有所遮蔽的。这样看来,似乎这些人品格的好坏与否,就已无法与接受文化的多少挂钩了。那么回到之前的问题,作为文化载体的诗文,又与他们作者的人格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看来,这两者反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就作品看,任何一个没有思想,不具备优秀人格的人,都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南朝宫体诗一度以其文字华丽而著称,却没有丝毫中心可言。如果只是把文化作为一种工具,那么无论你再怎么会玩弄它,也不可能有所成就。后人之所以会认真拜读韩柳之辈的作品,就是因为撇开文字看,他们具有其独具一格的思想境界。韩愈是个有深度的人,作为一个儒家学者,他一心为社会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努力。于是他的诗文成为了他吐露自己思想与观念的最佳载体,而诗文也就自然而然地承接了他的人格,这点,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似乎不难看出。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我一开始的疑惑呢?我想,更大的可能还是人的多面性。任何一个人都是多面的,即使是一位大师,也有他世俗、粗鄙的时候。人是社会性动物,除非你能够置其他人于不理,否则你就必须要学会迎合他人。而中国的文人在儒家“入仕”的体系教育之下,更是愈发想要融入这个社会。而在践行自己高尚的人格与理想的同时,他们也就显得更容易被污浊。韩愈之所以如此,本质上只是为了生存。而我们却从点看到了面,误认为他的举动揭露了他文不如其人的本性。这点恰恰来自于我们主观的误读。其实,文人也只是普通人,也要吃饭睡觉拿工资,一味地以圣人的标准去评判他们的言行,确实是过于严苛了。事实上,文往往只是如其人,而不是像其人,他们可以高度浓缩投影出一个人的人格,却不能代表他一生的所作所为。文人因其佳作而出彩,佳作也在这种高尚的人格之下,显得更加耐看。文化的遮蔽,从根本上来谈,往往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