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料简介

课题:《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理清诗歌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鉴赏诗歌中的名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重点】抓关键词,鉴赏诗歌中的名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旅夜书怀》作于代宗永泰元年,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写作《登高》时,正值767年的重阳节,诗人寓居长江畔的夔州,患有多种疾病,生活也很困顿。768年诗人离开夔州,漂泊在湘江一带,暮冬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作《登岳阳楼》。2.沉郁顿挫: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结合书下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小对子之间互相纠正。二、局部探究2.《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请结合诗句作分析。3.借助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旅夜书怀》的首联和颔联所呈现的画面。个性笔记2\n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写诗都很注重炼字,杜甫尤其如此,在他的这两首诗中,颔联均有精练传神的字,请找出并作分析。5.联系两首诗的颈联和尾联,说说作者在这两首诗中所抒发的共同的情感。三、拓展阅读读课本P3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理清诗歌内容,回答以下问题:6.颔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什么手法?这句诗蕴含了诗人什么感情?颈联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7.从内容、意境、诗风角度比较《登岳阳楼》和《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两首诗:两首诗都是在之后所作,都抒发了观岳阳楼之感,都写了岳阳楼洞庭湖的,但在意境上有明显的不同,可在诗尾看出,一个是“涕泗流”,为忧心忡忡,伤感垂暮无力,一个是“舞袖回”,纵是被贬,依旧。在艺术风格上,杜甫注重写实,故诗歌特点,而李白性情浪漫,故在表现上想象奇特。【当堂检测】背诵并默写《登岳阳楼》、《旅夜书怀》两首诗。【课堂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