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一课我是中学生1.相识的人怎样才能成为朋友?一个人为什么需要好朋友?(1)相识是容易的,而要成为朋友则需要彼此之间的真诚和心灵的沟通。(2)认识一个人并成为好朋友,快乐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共享;痛苦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分担,迷惘时就会有人给我们指点,我们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2.什么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有什么作用?(1)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倾向。(2)良好的班风能引导全班学生的言行;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3。优良的班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优良的班风主要体现在精神风貌、学习氛围、同学关系等许多方面;4.优良的班风怎样才能形成?优良班风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用行动去创造,去维护。爱心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把爱心献给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帮助。整个集体充满了爱心,便会产生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个人的归属感就会得到满足,集体也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5、为良好班集体的建设(良好班风的建设),我们能做些什么?①遵守规章制度,做一名合格的班组成员;②认真学习,追求上进,做一名优秀的班组成员;③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④为良好的班风建设向班委会或班主任提出献计献策;⑤坚持正义,同破坏和影响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6.怎样适应新的环境?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不仅需要迎接挑战的勇气,还要求每个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7.对于中学生来说,做好自我调整,应该特别注意哪几个方面?为什么?(或怎样做个阳光少年?)(1)做好角色转换。面对新环境,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的变化。作为中学生,我们不应该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知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努力;地去完成,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2)做好心理上的调整。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时会感到孤独和失落,而医治孤独和失落的良药是交往、乐观和自信,我们应该把自己逐渐融于新的集体之中,在相互沟通中建立起新的友谊;我们应该努力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因为乐观开朗能增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我们应该不断增强自尊自信,因为自尊自信是富有进取心的表现,它能够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3)主动调整生活节奏。我们要根据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适应新的作息时间,学会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8.为什么要做一个阳光少年?做个阳光少书实质上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冲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珍惜今天所拥有的,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希望,我们就会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生活的乐趣,我们就一定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中学时代。第二课天生我才必有用1、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②有利于我们逐步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③有利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得到最充分的发展。④面对变化的世界、激烈的竞争,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把握未来,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92、如何正确认识自己?(1)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应当保持这样一种感觉:我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短处、缺点。接受自(2)全面地评价自己。诚实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拿出勇气去突破自己,扬长避短,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努力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3)用科学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常用的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多种方法。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什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4。什么是自信?人为什么要拥有自信?(1)自信心是在对自己的自我肯定和充分估计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心理状态。(2)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一个有自信心的人确信自己能够把某件事做得很出色,并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5.怎样才能获得自信?(1)积累成功。自信是多次成功的积累,一个人感受的成功体验越多,对自己就越充满信;(2)把握自己的长处。只要找出自已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步,我们就会逐步树立起自信心,不断走向成功。(3)克服自自卑。找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加以改正。6.何为自卑感?产生自卑感的原因是什么?(1)自卑感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个人认方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2)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会有很大差别。当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时,就会产生自卑感。7.一个人怎样才能走向成功?(或:一个人有了自信就一定能成功吗?)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要勤奋做到自信不自大,成功不自满;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等。8、勤奋的重要性:勤奋是成功的基石。世界上不论什么事,如果不去脚踏实地地干,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只有克服懒惰,才能从自己脚下踏出一条坚实的路。惟有勤奋才能塑造最好的自我,才能充分证明“我能行”。第三课知耻近乎勇1.什么是羞耻的观念?羞耻的观念指: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2.羞耻之心有何重要意义?(1)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2)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学会做人应从知耻开始。(3)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能够催人奋进。,(4)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羞耻之心对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5)有利我们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和增强我们使命感。3、羞耻感的作用具有双重性,羞耻感的消极作用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要求?为什么?(1)羞耻感可能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9(2)正确的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3)因为试图掩饰错误、逃避现实,或是采取不正当的方法来促使面子,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耻辱和痛苦。4,如何培养羞耻之心?(培养羞耻之心对我们的要求)培养羞耻之心,就要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5、民族责任感与民族耻辱感的关系?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既有其辉煌璀璨的一面,也有其阴暗屈辱的一面。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在民族耻辱感的基础上萌动、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勇敢正视“耻辱”,并从中汲取动力的民族,才是伟大的充满希望的民族。6.什么是自尊?自尊也称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7.自尊的重要性是什么?(1)自尊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人生若失去了自尊,生命便没有了价值。(2)自尊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一个人有了自尊,就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为人处世就会光明磊落。个人的生命因为有了自尊,才显得更加有力,社会也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才更加繁荣强大。(3)自尊知耻可以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和复兴和祖国的富强。8、自尊与虚荣、自傲的区别以及对我们的要求(1)区别: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自尊与自傲不同,自尊的人没有傲气,但有正气;自傲的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2)要求:要做到自尊不自傲,自尊不虚荣。9、我们中学生怎样维护自尊?(1)维护自尊应从实际的需要出发,让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弹性;(2)不要自傲,不轻视别人,平等地对待他人;(3)不要虚荣,要对自己负责,追求踏实;(4)要把个人尊严与民族的尊严结合起来,发奋图强,维护民族尊严;(5)要努力学习,做到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尊师守纪,团结同学。10、“勿忘国耻”的意义?自尊知耻,可以转化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可以转化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勿忘国耻”可以激励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而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第四课人格不可辱1.什么是公民的姓名权?法律对公民的姓名权有哪些规定?姓名权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重要内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婚姻法第十四条: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心随母姓。2.我们应如何尊重、维护自己的名誉?(1)一个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2)要讲诚信.诚信不仅是经商的道德基础,也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还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人有了信誉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3)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3。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起绰号问题?(1)9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别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2)起绰号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等问题。(3)给人起绰号,应慎之又慎4.什么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人格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5.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6.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7.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1)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尊纪守法,既是公民良好素质的体现,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2)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8、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对于公民来说,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五课维护人格尊严1.受人尊重的奥秘是什么?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2.要做到尊重他人,前提是什么?我们要尊重别人,必须首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认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做到尊重别人的前提。3.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含义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平等,是指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4.人格的含义: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做人的资格。5.人格平等的内涵是什么?(1)人与人之间在做人的资格上是平等的。(2)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谁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如果严重地侵犯别人人格尊严,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时,也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人格尊严。如果有人严重地侵犯自己,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1)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在我国,没有特殊的公民,与没有特殊的权利。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7.如何做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1)我们要平等尊重他人,就必须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贫富、智力的差异、父母职务地位的不同来论人,绝对不能把这些差异作为我们另眼看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2)我们要平等尊重他人,还必须做到不凌弱欺生。(3)9我们要真正做到平等尊重他人,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习惯。8.我们怎样正确对待家境贫富、智力差异、父母职务及职业的不同等等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差异?(1)家境有贫富差别,但富裕并不能作为炫耀的资本,贫穷也并不就是一种耻辱。家境的好坏,是经济上的差异,其形成原因复杂,它并不影响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决不能歧视。(2)影响智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实践因素。一个智力平平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同样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即使智力低下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3)父母的职务、工作不尽相同,这只是由社会分工的不同造成的,不能说明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我国各种正当职业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光荣的。9.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不平等现象是应该承认的?哪些不平等现象是与法律规定相违背的?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现象并不反映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不平等,而只是反映经济状况的好坏、社会分工的不同、管理制度的必要规定、接受更适合自己的教育等。我们要承认这些差异,正确认识这些差异。有些现象确实反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如有的人犯了罪却逍遥法外;有的人侵吞国家财产而富裕,有的人和有的行业搞垄断和特权等。但这些不平等的现象是与我国法律规定相违背的,是我们所反对的和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入,一个法制健全、公正民主的和谐社会一定会建立起来,这些与法律相违背的不平等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少。第六课授人玫瑰手留余香1.至理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本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利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2.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意义?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因为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如此,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后,自然就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3.爱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爱心有时是惊天动地的,但更多的时候则在于点点滴滴的真情实意之中。一次得力的救助,一次善意的批评,一句关切的问候,一次适时的看望,一个及时的电话,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次碰撞后的谦让,一次跌倒后的搀扶,这些都是爱心的体现。4.爱心的内涵是什么?要怎样才能形成?爱心是一份情感,一种责任。它需要启迪、激活、熏陶和培养。5.你怎样理解“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实际上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上。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所以我们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第七课让人三尺又何妨1.了解宽容友善的重要性9①人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才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亲近;②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宽容能医治心灵的创伤,使你忘记不快,而不会为往事耿耿于怀;宽容能使你用自身的温暖去融化寒冷的坚冰;宽容也能使你理智地去填平感情上的洼地,对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2、如何正确把握宽容友善?①要正确把握宽容与软弱。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当然,宽容也不是理亏的表现,更不是软弱无能。宽容友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②要正确把握宽容与严格。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两者是一致的。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是对我们的关爱,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③要正确把握宽容与维权。人生活在社会中,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宽容不能丧失原则,宽容要与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相一致,依法“讨回公道”,正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友善。第八课相逢在花季1.男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哪些方面?男女之间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环境及社会角色的不同,在智力特点、体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2.正确认识和对待男女差异和特点有何意义?正确认识和对待男女差异和特点,有利于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人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3.男女同学应怎样树立健康向上的青春形象?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且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树立健康向上的青春形象。4.男女同学之间为什么要交往?异性交往是我们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原本就是男女两性的集合体。如果没有异性交往就抹杀了人类社会的七彩阳光。对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5.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恰当方式是怎样的?第一、落落大方,掌握分寸。男同学要充分尊重女同学,要讲文明;女同学也要尊重男同学,要自重自爱。第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男同学要豁达大度,关心和帮助女同学,主动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女同学要端庄大方,也要关心和帮助男同学,承担应尽的责任。第三,我们更要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群体交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亲近自然,了解社会,感悟生活,共同走过美好的花季。第9课众人划桨开大船1.从团结协作的角度,谈谈“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其主要原因有哪些?(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3)中国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呕心沥血、团结拼搏;(4)参加工程研制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大力协作、密切配合,保证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高效运行。2.个人与集体是怎样的关系?(1)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原因:①只有融入到团结的集体之中,才能享受快乐;②只有生活在团结的集体之中,才能获得成功;③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茁壮成长、焕发生机。④9集体催人奋进,激励人们不断自我完善,鼓舞人们乐观自信。(2)集体离不开个人,集体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我们的行为要求(1)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做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事。(2)以实际行动为集体添光彩。如: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遵守集体的纪律,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添光彩。(3)珍视集体的团结,加强集体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4.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依然屹立于世界是因为什么原因?从中说明了什么?(1)是因为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临有空前的凝聚力,能团结一致,转危为安。(2)说明了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集体催人奋进,团结就是力量。5.怎样发挥集体的力量?(1)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形成不了活力。(2)发挥集体的力量还必须有共同的行动,集体需要它的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需要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长处。7.集体中的各成员的共同行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1)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2)每个成员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尽其能发挥所长,为集体作贡献。第10课有朋自远方来1.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各异,涉及到哪些方面?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2、为什么要重视了解和认识各国文化的差异性?(1)现代科技的发展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整个地球就像地球村。(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3)世界各国的文化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世界文化殿堂中的瑰宝。(4)如果不了解或不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往往就容易造成我们交往的障碍和困难,甚至导致误解。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3.世界各国的人在处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对待?(1)不同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处理解决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的不同。(2)我们要了解或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并且在交往中引起重视。4.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如何形成的?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独特性,正是这种文化习俗的独特性,才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5、我们在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呢?(1)对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友好往来,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2)对于外国的文化与习俗,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模仿,全盘照搬。对外来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应该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坚决抵制。(3)必须掌握文明社会普遍认可和适用的基本礼仪和礼节。第三单元第11课希望从这里开始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92、为什么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1)从自身发民来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系统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那么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2)从国家的要求来看: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3)所以,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3、为什么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1)从国家繁荣来看: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实践证明,哪个国家在科技经济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2)从对公民的要求来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3)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4、学校给我们颁发学业证书、学位证书说明了什么?对于我们的努力,国家和社会将会以一定的方式予以承认。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之一。5、怎样理解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凡是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得歧视任何人的受教育的要求。6、什么是义务教育?接受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国家实行几年制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2)接受义务教育既是适龄公民的权利,又是适龄公民对国家、对民族应尽的义务;(3)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6、青少年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祖国、为社会奋发进取,刻苦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12课学习新天地1、新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什么是自主学习?为什么要学会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2)自主学习使我们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而能够使我们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3、什么是合作学习?为什么要学会合作学习?(1)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中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分工的互助性学习。(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长处,将这些智慧和长处集中起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探究学习的特点?探究学习对我们的要求?(1)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2)要求:①要善于发现问题。因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9②要尝试解决问题。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只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才能解决问题,取得成功。第13课要“鱼”还是要“渔”1、科学的学习方法:五段学习法: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2、为什么要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为此,我们应怎么办?(1)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益,使我们学得更快,更多,更好;(2)好习惯是力量的源泉,是学习的润滑剂;(3)好习惯能使我们终身受益。3、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1)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能持之以恒(2)学习有主动性,无需家长或老师督促(3)作息有规律,早起早睡,不打疲劳战(4)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5)采用五段学习法: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4、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从日常生活中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制定计划,付之实际行动;(3)要持之以恒,学会约束自己;(4)自我检查,及时调整。9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