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是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内容,前面两课着重让学生明白人贵有自尊自信,为完善自我,还须走自立之路。因此本框知识对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作用。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感性思维能力较强,在心中渴望自立,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又过度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情绪就会不稳定,甚至生活无法自理。针对这个现实,我在教学中采取了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思路,通过情景再现,突发事件的解决,让学生明确自己责任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先意识后行动的主线。同时,注重让课堂和学生零距离。首先,我就以“啃老族”的例子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山日报》的一则新闻——《娇娇子宁愿守在家里上网打游戏也不出门找工作》,引导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依赖思想的危害。其次,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靠自己”与“靠别人”的辩证关系;通过谈谈亲身经历,让学生感知培养自立能力的重要性;通过“破案”和回顾典故《邯郸学步》、《司马光砸缸》,让学生明确自主与自立的关系,并明白如何树立自立意识。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和阅读名人故事,知道培养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必须立足于眼前的学习、生活中事情,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最后,通过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深化这一节课的主题,提升学生的认识。以下是我关于这节课的教学反思:1、“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呢?我设计本节课的总体理念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依赖的危害,在体验中感悟自立的重要性,在感悟中升华——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针对本课的三大板块分别设计三个活动,分别是以新闻讲评、辩论、生活短片、视频故事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呈现于学生,活动中创设的情境都是立足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设计的,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积极性是较高的,也就达到了我预期的激“活”学生的设计理念。2、注重对抽象知识点的设疑作情景铺垫或者问题铺垫,比如:针对“依赖的危害”等比较抽象的内容,在第一板块教学导入环节中采用关于“啃老族”的漫画设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观察依赖现象,导出依赖危害性的相关教学内容。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本节课的每一个教学板块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现象,去思考问题,去讨论问题直2\n至引导学生得出相关知识点的结论。学生的能力不可轻视,在我抛出一些问题时,他们都能够很好的回答,说话有条理,也有逻辑性,有的同学非常具有辩论的头脑,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回答都能一下子切中要害,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上显现出来,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是本课的第三板块“多实践,多锻炼”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好,同学们虽然参与活动的热情较高,但对于“自立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这一结论并不是十分明确,主要原因是这一结论基本上是由我总结得出的,活动的设计意图不够明确。其次是时间把握得不够好,前松后紧,这是我教学能力上不足的体现。尤其是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处理得比较仓促,在创设情境“多实践,多锻炼”这一环节时也由于时间关系得进行不是很理想,在辩论环节由于顾及时间问题没等到学生充分辩论后就进行了总结,使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最后是各环节的衔接语过渡不够自然,有待加强。特别要引以注意的是,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够灵活自如,有时没有抓住学生思维的智慧和火化,也失去了问题总结的机会。上完这堂录像课,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这么多的不足。人只有发现自己的缺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勇于去改正,这样才能离成功更近一点。研发精品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科组成员给了我高效率、高规格的指导,给了我耐心、细致、不严其烦的帮助。我会继续努力,在前行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