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1-7课复习提纲第1课成长在社会1、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2、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许多哪些新问题、新挑战?影响是什么?p5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3、人类社会的含义:p6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p6-7(1)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5、青少年为什么关心社会发展?(1)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2)P7下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p8青少年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虽然年龄小,但同样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4)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6、青少年如何关心社会发展?p8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7、青少年如何学会亲近社会?P9-11(1)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为己任。(2)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3)亲近社会,必须善于明辨是非。(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弘扬真、善、美,坚决抵制假、恶、丑,知荣辱,讲正气;勇于拒绝各种不良诱惑;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4)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8、什么是社会公德?p10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9、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10、我们青少年怎样自觉服务社会?P12-14(1)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2)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11、奉献社会的途径有哪些?P15(1)我们要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照顾老人和儿童,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义务植树,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8(2)在祖国面临危难时,在他人面临险情时,能够不畏牺牲,挺身而出,患难与共,英勇抗争。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1、文化的重要性: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3、汉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4、中华文化的产生:各族人民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进入中国,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6、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2)p23、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3)P26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7、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p24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2)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8、如何对待传统文化?p28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P/30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0、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P29对文化的提炼,是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历史继续蔓延的推动力。(2)P30凝聚----或P3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12、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P30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8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1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31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深的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化做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构建民族精神大厦添砖加瓦。第3课笑对生活1、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干扰。2、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P34“知识链接”3、挫折的特点:(1)普遍性:人生难免有挫折。(2)双重影响,或者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者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练,使人奋起和成熟。4、正确面对挫折不同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5、如何战胜挫折?(1)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以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样才能健康成长。(2)克服困难、战胜挫折需要我们增强自己的耐挫力;(P41小字认知调整训练①——④;行为训练①——④)(3)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6、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的重要性P37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良好的学习时机,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7、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确立的几种学习观念P37(四种观念)(1)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2)自信心非常重要;(3)学习兴趣对学习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4)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8、正确对待学习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9、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方法。10、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抱负水平、竞争水平、考试失败经历、心理、生理状态有关。11、勇于创新的意义(1)个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2)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12、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举措有哪些?(P44)第四课学会合作1、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2、合作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的客观要求。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合作,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进行的一种活动。3、感悟合作价值:8合作可以(1)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任何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加强合作,齐心协力,能使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得到放大,能增强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2)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合作可以减少冲突或排他性竞争,求的整体优化,合作可以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激励创新,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成果。(3)互惠互利,共享成果。合作有利于倡导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助人与自助是人类合作的一种方式,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4、发展离不开合作(1)国情(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加强合作;社会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能集中力量办大事(2)必须切实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必须实施互利互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合作,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全球共同发展。5、学会合作的方法:(1)要树立强烈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2)合理分工、科学计划;(3)有效指挥、相互配合;(4)承担责任、履行义务;(5)相互沟通、真诚合作;(6)公平公正、合作共享6、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指挥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合作的准则是公平。有效合作首先是合理分工7、竞争是现代社会存在的突出特征,正确对待并参与竞争是人们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竞争就是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同一目标,按同一标准或规则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与较量。8、竞争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性质)。正当竞争是在一定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规范约束下,按同一标准,为了同一目的而展开的竞争,是凭借自己的真实本领去获胜的。不正当竞争,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竞争中违背竞争规则和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手段如弄虚作假、损人利己、欺骗他人等手段去获胜的。类型有排他性竞争和非排他性竞争(合作型竞争)之分。9、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10、竞争的利:(1)竞争能激发个人的潜能,提高个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进取心,锤炼人的意志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因此,竞争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2)竞争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气,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竞争能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4)对于国家而言,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加速各项事业发展,有利于加速社会进步,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竞争的弊:(1)盲目竞争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2)激烈的竞争会引起人们过分紧张好焦虑;(3)经常失败可能会使人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而经常成功也可能使人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竞争。11、参与竞争,①8必须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敢于竞争;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要有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要克服妒忌心理和自卑心理,正确对待别人取得成绩,特别是当自己遭遇挫折时,要保持良好心态,认真分析,及时总结,调整方法,战胜困难,努力进取)②必须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正确评价自己,制定可行目标;培养多方面兴趣,挖掘自己潜能,展示自己的优点)③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竞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竞争双方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别人,理智对待竞争,并善于与对方合作和交流,避免冲突)④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⑤在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下参与竞争第五课与诚信同行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讲诚信,就是要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就是要遵守信用、履行诺言。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2、诚信是一种资源(重要性5点):(1)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一个人一旦失信,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他也许会得利一时,但终究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守信的人具有良好声誉,能促进个人事业的成功;(2)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诚信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是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乃至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3)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树立“诚实为本”的行业理念,诚实做人,诚信工作,忠诚自己的职业,信守自己的承诺,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服务对象负责.(要求)(4)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意义--后一句(5)诚信也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拥护和支持政府的重要精神支撑。意义--后一句诚信政府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3、当前我们要切实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4、如何做诚实的人?(1)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更要付诸行动。(2)必须对人守信、对事负责、(3)说老实话,做老实话(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4)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应该从小培养,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诚实地对待每一件事,防止和远离各种不诚实行为。5、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尺。向别人许诺是一件严肃的事,一旦许诺就应当实践诺言。实践诺言,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人格的完整。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是诚实守信品质的基本要求。6、所谓隐私权,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7、怎么样正确对待隐私权?我们在保护自己隐私的同时,也要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实际上也是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侵犯他人隐私,败坏他人名誉和人格使他人精神受到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8、国家机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严守国家机密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要求:(1)要增强保密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8(2)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遵守有关纪律;既要珍惜真诚友谊,更要维护国家利益。(3)对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人和事,只要发现,要及时举报。9、企业的每位职工都有保守商业秘密的责任和义务。10、“善意的谎言”有时能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积极效果)。但即使出真心爱心,隐瞒事实的真相,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意的谎言虽然出于良好的愿望,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不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为人处世,以诚为本,以实为要。第六课做守法公民1、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含义)3、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4、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5、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p116)。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7、具体要求: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有法可依)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追究。(p77---78)8、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①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②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④(意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9、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10、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11、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12、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13、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利益的观念。1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11+12+p81上只有人人------重要环节。)15、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的保护,但未成年人自己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16、普法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治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17、青少年为什么必须树立法治观念?8①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广大青少年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七课维护合法权利1、经济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等。2、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遗产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财产继承有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和法定继承。我国法定继承原则: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一继承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不属于继承范围的人,除了通过遗赠或遗赠抚养协议外,无权继承或接受财产。3、如何正确看待遗产(继承)?青少年要依据继承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继承权;同时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幸福生活。4、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5、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向侵权人提出权利请求,要求对其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侵权人发生争议时,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将以判决的形式责令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如承担停止侵害、排除障碍、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6、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7、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8、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著作权。公民的著作权不受性别、民族、年龄的限制。9、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犯时怎么办?未成年人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由法定代理人依法为其维护权益。具体途径是(1)可以向侵权人提出权利请求,要求对其停止侵权行为并对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提请申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3)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对侵权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10、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专利权。未成年人按照专利法规定的法定程序依法被授予的专利权,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享有国家行政和司法保护。11、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①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不长,②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薄弱③有的地区和部门对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危害: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对策:国家P91个人1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性(意义):反面:如果没有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就难以引进先进技术;同样,如果我们不熟悉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国外就不可能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正面: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激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保障。第三框学会行使监督权1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的重要意义=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加有利于关心社会,亲近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①从政府来说,可以有效的防止腐败,8大力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使政府取信于民,国家长治久安;②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说,有利于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③从人民群众来说,可以更好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④从整个社会来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4、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是对同级“一府两院”(政府、法院、检察院)进行监督,可以保障政府、法院、检察院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保障行政和司法权力的有效行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②人民政协的监督;③新闻舆论的监督;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⑤司法机关的监督;⑥政府系统内部(监察、审计等部门)监督。15、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对反映社情满民意,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实施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16、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链接书P118、119、120)①当面反映、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表反映、通过媒体反映等,但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法;②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要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最常用的是用各种方式投诉、举报,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③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解决方法。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进言献策,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当好国家的小主人。8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