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年级政治全册全一册知识要点教科版

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政治全册全一册知识要点教科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怎样一部历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2、怎样认识中华文明?  ①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②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③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特点;④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是什么?P5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1、民族精神的内涵(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地位: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P112)  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爱国主义的含义及表现(P10)  4、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有哪些?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5、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分别是什么?  外交原则:睦邻友好、和平共处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历史给了我们哪些昭示?(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①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④落后就要挨打;⑤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  ★7、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8、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①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最终都失败了;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9、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各种运动失败得出的结论及失败的原因?  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失败原因: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10、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得出的必然结论。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P16小字里  ★12、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得出的必然结论;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三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1、为什么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  ①落后就要挨打;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③13\n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差距。  2、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①以天下为已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③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3、青少年应怎样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为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③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  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  第四课 走向小康  1、“小康”的提出者:邓小平;总体小康实现的时间:20世纪末。  ★2、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01)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6、全面小康的特点:较高标准的小康,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7、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P28小字)  8、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请谈谈对总体小康社会的认识。  答题思路:①总体小康的特点;②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第五课 财富之源  ★1、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创造财富的途径有哪些?)  ①劳动;②智慧与开拓精神;③科学技术;④资本;⑤管理。  2、为什么说勤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①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②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  3、为什么说智慧与开拓精神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①在现代社会,要创造财富,不仅要靠勤劳,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开拓的胆识与勇气;②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③只有开拓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4、为什么说科技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②在我国,科技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充分涌流?  ①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3\n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关系:分配制度是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即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这一制度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了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调动了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和动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分配制度的作用: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充分保证。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1、为什么要合法致富?  ①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地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②相反,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义”的作用?  “义”是我们心中的“法”。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一个人“义”字当头,他必不会用恶劣、卑鄙的手段去获得不义之财。  3、如何对待“义”?  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4、税收的含义、作用和特征分别是什么?  含义、作用:P39★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我国的富民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7、富而思源的表现及意义?  表现: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意义: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8、富而思进的表现及意义?  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  ★9、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品德?(或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或有人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是治国安邦之道;③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④是做人的美德;⑤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富裕年代,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⑥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勤俭节约有益于个人成长,追求奢华不利于个人成长。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1、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弱势群体的含义  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3、弱势群体的特征  ①个人及家庭生活到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②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③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4、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群?  ①农村贫困人口;②城市下岗失业人员;③残疾人;④遭遇灾祸的人群。  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基础和体现  基础:生命的平等,体现: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2、平等的含义(或真谛)  ①13\n从人格角度: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②从基本权利角度:每个人都平等享有人格尊严权、生存权、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3、怎样维护和实现社会平等?  ①是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②要靠身处逆境的人自己的奋斗;③是党和政府的职责。  4、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平等所做出的努力有哪些?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证。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制度、宪法、法律等手段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使全体人民都能够表达自身意愿,维护自身权益;③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为每个公民实现各方面的权利,创造了一个日益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5、我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表现及其原因是什么?  表现: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  原因:①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②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③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6、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中要“优胜劣汰”,这样就使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使人群和富裕者,而使另一部分人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②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7、怎样正确认识我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①平等不等于平均;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③平等和效率的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8、怎样看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怎样理解平等总是相对的?)  ①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②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③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城乡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④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平等任重而道远。  ★9、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第九课 和你在一起  ★1、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所采取的举措?  ①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②实施扶贫开发;③促进教育公平;④保障农民工的权益;⑤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可补充:取消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农村建设等。  2、为什么说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  ①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只要有人帮助,就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②扶弱济困、乐善好施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尊重;④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3、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帮助弱势群体?并举出你帮助弱势群体的实例。  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如帮助残疾人,关心和帮助孤寡老人;关心帮助孤残儿童;给希望工程捐款;捐助灾区群众。  4、请你谈谈对爱的认识(或理解)。  ①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②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③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这是我们的幸福所在。  ★5、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单元   又到两会时  第十课 13\n聚焦两会  1、全国“两会”指的是哪两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2、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行政、审判和检察等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P9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5、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任期、会议制度和职权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任期:每届任期五年。  会议制度:一般每年召开一次。  职权:①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②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③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④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等。  7、人民政协的职能、性质、组成、主题  ★三大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组成:P75  ★主题:团结和民主  第十一课 神圣的一票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依法有序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2、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凡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选举的程序:选民登记、推荐候选人、候选人产生、代表选举。  4、为什么要珍惜投票机会?  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选出能够替人民说实话、办实事的“当家人”,既是对来之不易政治权利的珍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行动。  ★5、我国基层民主的内容和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民主)  ★6、在我国城市、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分别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7、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  8、居民委员会选举中出现的新颖方式:直接提名候选人、差额选举、匿名投票。  9、工矿企业中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P82  10、健全基层民主有何意义?P82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1、依法治国的含义、地位、意义  含义:P83  ★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意义:①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②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13\n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各自地位和关系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关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3、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应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②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③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4、尊重法律与追求公正的关系?  ①法律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代表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②尊重法律,是富有正义感、追求公平的具体体现。  ★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②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④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6、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义  ①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②我国积极倡导尊重个人的合法权利,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③如果我们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我们就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奠定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  7、我国建立了那些民主监督制度?  党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  ★8、行使监督权的作用、途径和注意的问题?  作用:行使监督权,就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  途径: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②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拨打联系电话,或反映情况;③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注意的问题: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青少年具备哪些法律素养?)  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②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③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④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第十三课 我们的“议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从根本上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  ★2、人大代表的地位(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②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  3、人大代表的职责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们代表人民行使神圣权力,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②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他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到工厂车间,到农户田头,调查研究,了解民意。  4、政协委员的职责、作用  职责: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反映群众呼声,为维护法律尊严、推进民主进程尽职职责。  作用:P94  5、提交议案,是人大代表行使民主权利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6、写议案的方法:P95  第五单元 国策经纬  第十四课 小平,您好  一、基本国情  ★13\n1、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2、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或表现)?  ①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③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起止时间?  两层含义:P100小字  起止时间: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100年时间(1956--2050左右)  6、认清基本国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认清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①既然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既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就必须从这个国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②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国家发展的正确道路,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③把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  二、基本路线  ★1、制定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2、内容:P102  ★3、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地位:兴国之要  3、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  ★4、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地位:立国之本  3、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能实现的;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五、坚持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改革的历程: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全面推进。  ★3、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4、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③13\n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5、怎样扩大对外开放?  不但大量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而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6、对外开放的地位: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7、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证明,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证。  第十五课 三个代表  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三个代表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的地位(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  3、党为什么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③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5、我们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和促进科技的发展?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②今天科技以巨大的威力深刻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③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6、党和国家为促进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采取了哪些措施?P110第一自然段  ★7、两大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什么是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的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中国的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2、先进文化的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3、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基础工程、重要任务  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基础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  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重要观点: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  6、怎样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  ①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③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⑤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并有效地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党为什么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  2、党和政府是如何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①党和政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②落实在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中;③13\n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的行动中。  四、科学发展观  ★1、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地位: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注意:不是指导思想)  3、提出的依据:①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②总结我国发展实践;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④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国情  ★1、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基本国情之一)  ★2、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其它特点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其它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  ★3、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①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挥之不去的矛盾与问题,都与人口太多分不开。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②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4、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①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③说服农村有实际困难、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夫妇实行适当间隔生育;④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做法由所在自治区或区(市)决定。  二、资源和环境国情  ★1、我国的资源国情(基本国情之一)  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相对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源小国。  2、我国资源形势严峻的表现  ①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相对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源小国;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而日趋严峻。  3、造成环境问题的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4、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四大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5、国家如何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①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②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③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④保护资源、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部门间加强协调与合作,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6、青少年应怎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青少年应如何为保护环境作贡献?  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  补充: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7、了解几个重要术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循环经济。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13\n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3、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党和政府应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5、以环境保护为例,说明党和政府是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P126  第六单元 漫步地球村  第十七课 战争与和平  1、战争给人类带来哪些严重危害?  ①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②战争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可怕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威胁到附近地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甚至人类的生存;③战争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④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2、为什么要热爱和平?  ①和平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和平的世界才是人类栖息的家园;②只有维护和平,人民才能幸福,人类社会才能文明发展。  3、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  ①世界各国领导人、各种国际组织与志愿人员为人类共同创造和平、美好的未来而呼吁、奔波,他们无私地奉献者,甚至为和平付出了生命;②为了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建立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国际社会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③联合国在协助解决国际危机和解决长期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联合国简介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首要宗旨之是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如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依然存在,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6、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  第十八课 东西南北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为什么说贫困仍然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  ①在我们的世界上,还有一些贫困人口需要关爱与帮助;②世界上依然存在严重的贫富不均,贫困、落后、债务依然困扰着一些国家。  3、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原因  ①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是造成一些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②战争和动乱;③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饱受殖民国家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  ★4、贫困和落后的危害  ①让世界贫困人口受到饥饿、疾病的威胁;②是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③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稳定,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5、大多数国家都把消除贫困作为本国的首要发展目标。  6、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仍然突出。中国为减少世界贫困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7、为了共同发展和消除贫困,世界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①需要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胆改革,承担起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努力);②需要国际社会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尤其需要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对发展中国家公平开放市场,减免债务,通过增加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的能力(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③世界各国、各地区必须携起手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④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努力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  ★8、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利:①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和各地区间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共享,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各国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②13\n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弊:①加剧了国际竞争,使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②各国在分享全球化的成果果,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要获取同样的利益,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十九课 天涯若比邻  1、世界文化的特点:丰富性和多样性。(补充的知识点)  2、文化的内容--体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  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3、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①不同的国家饮食习惯、服饰、民俗民情、建筑风格等各不相同;②不同国家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各不相同;③世界宗教多种多样。  4、世界文化多样性受到冲击的表现  今天,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共同分享相同的事物,造就了为所有人共享的国际文化,使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  5、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的今天,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凸现独特的魅力。  6、为什么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  ①如果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彼此不够了解,就容易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冲突;②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民族间的冲突与仇恨的重要手段;③世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7、进入21世纪后,进行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8、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①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的基本前提;②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第二十课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1)在国际安全方面:  ①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作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裁军和军控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③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160多个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和平外交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维护了周边的和平与稳定。  (2)在经济建设方面:  ①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让其他国家也分享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③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与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为世界范围内缓解和消除贫困做出了贡献。  (3)在文化建设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2、青少年怎样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①生活在开放的全球化时代的青少年,应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努力开创共同发展的道路;②学会沟通,学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和争端。③学会接纳多元文化,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互相理解、彼此沟通;④要从小学会关心全球性问题,学会爱;⑤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伸出援助之手,给世界人民以力所能及的关怀。  第七单元 新的旅程  第二十一课 13\n时间的足迹  1、我们成长的过程是怎样一个过程?  ①成长,是身体发育的过程,也是心理成熟的过程;②成长,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能力提高的过程;③成长,更是获得友谊、责任感增强、理想形成的过程。  ★2、个人的成长与哪些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回顾这些因素你有何感想?  因素: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关爱;②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息息相关。我们的家乡和祖国,我们的党和人民,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感想:①感激同学、父母、老师等所有关心过我的人;②感谢家乡、祖国、党和人民;③要热爱家乡、祖国、党和人民;④为民族的腾飞而自豪,对祖国的强大充满信心,感觉到肩负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十二课 第一次选择  1、决定一个人作出职业(学业)选择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类型等。  外因:生活环境、机会等。  ★2、面对升学和就业,我们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在做选择时,我们应考虑哪些因素?)  ①在做选择的时候,既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②在选择时还需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客观的社会需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选择更符合实际,从而使自己的理想更易于实现;③选择也与个人的机遇有一定的关系。即使在个人的主观条件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客观条件或机会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选择;④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直面差别,作出理性的选择。  3、请你谈谈对兴趣的认识  ①兴趣是成功的起点;②兴趣是可以培养的;③兴趣爱好常常成为我们做出升学和就业选择的依据。  ★4、为什么说成功的路不只一条?(请你谈谈对“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认识)  ①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肯钻研,都有成功的机会;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同样有发展、有前途,都是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的一种途径。  5、怎样正确认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①人生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甚至伴随人的一生;②一次选择的结果并不能决定终身;③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我们现在面临的只是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未来有更多机会和选择在等待着我们。  6、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  人才观:我国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大批的高科技人才,也需要大量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职业观:不管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有价值。展望未来,我们除了考虑自己的愿望和条件之外,更应该结合社会的需要正确选择职业。  第二十三课 走向未来  1、理想的意义(为什么要树立理想?)  ①一个人的理想有多高远,他的人生就会有多精彩;②理智地思考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的人生,对我们一生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2、理想与现实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②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③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  联系:①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②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4、如何确定理想?  在确定理想时,我们要以现实为基础,反对脱离实际的好高骛远,也反对过于实际、毫无志向的思想。  ★5、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①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②面对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不要轻易向现实低头,放弃自己的理想,而要勇于创新,改变现实;③我们要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适时地改变策略,适应形势,适应社会,不要与现实对抗;④要脚踏实地地走每一步路;⑤13\n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不懈的追求、努力与奋斗。  ★6、怎样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①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低下头,丧失斗志;②人生难免有起伏,没有经历过挫折磨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③我们要勇于克服困难,为实现理想而奋斗。13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