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南省2022年范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升级考试复习政治策略试题

首页 > 高中 > 政治 > 河南省2022年范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升级考试复习政治策略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河南范县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下学期升级考试复习政治策略试题一、单选题1.河南镇平县乡村教师张玉滚始终秉持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的真挚为民情怀,利用微薄的工资相继资助了300余名儿童,没有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17年来,他用青春奉献大山,用坚持守住初心,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荣誉,这充分说明A.爱国主义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B.不同文化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C.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形成后具有稳定性D.文化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作用2.文学巨匠老舍幼年受到了茶馆说书的熏陶,民族舞蹈艺术大师杨丽萍接受了大理民族舞蹈的心灵哺育,中国浙江东部地区小歌班则为越剧大师袁雪芬进行了心理和艺术的培养。这说明①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②文化环境决定人生发展的方向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家训作为一个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不仅会内化为个人一生的教养与原则,也在社会伦理政治秩序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传统文化的家训①是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物质力量 ②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③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①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②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③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④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说法有A.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国家硬实力B.信仰文化是促进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力量C.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文化核心素养D.信仰文化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6.2022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青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的“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在“上海精神”引领下,上海合作组织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材料体现了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儒家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②文化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④文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软实力3/9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在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洛阳某中学邀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被部队官兵称呼为“兵妈妈”的乔文娟作报告,讲述她为186个“兵儿子”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听完报告,老师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千劲更足了,更加坚定了服务好祖国的教育事业的信念。从文化的角度看①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都是有形的、强制的②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③人民群众要积极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④社会的物质财富决定着个人的全面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中医认为,养生的核心是养心,心理健康的人,会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很大的心理容量和乐观的精神面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健康的心理文化①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②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④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2022年1月29日,“大美中国”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节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旨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中俄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假如让你撰写一组符合该活动的宣传稿,你认为最恰当的关键词应该是(  )A.尊重差异加强融合维护文化安全B.理解个性求同存异反对封闭主义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吸收外国文化D.面向世界以我为主保持民族特色10.2022年的网会,人工智能被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智能+”。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两会期间,新华社启用了AI主播,主持人白岩松有了分身机器人,人民网推AI机器人助力两会报道......这些新变化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②彰显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③证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城的世界领先地位④激发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活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1.港珠澳大桥于2022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于2022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大桥两个人工岛岛头共有四个青铜鼎,分别刻写着“海底绣花、筑岛奇迹、蛟龙出海、网梦伶仃”的字样,记载着这项超级工程的筑梦历程,让岛上随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说明()①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基④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12.一位传播学者曾说:“媒介即讯息。”我国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从相加迈向相融,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媒体融合发展A.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实现了文化传播途径的根本性变革C.使新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引导力D.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13.2022年11月28日,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①能够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趋同3/9②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有利于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④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影片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树立的价值标杆弘扬中国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元素,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这表明进行文化创作①应当摒弃西方文化元素的影响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立足点③应当尊重并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④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②文化具有传承性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④文化具有民族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6.2022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重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基于①正确的价值观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②教育对人的教化和培育起着重要作用③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④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7.汉代彩绘茧形壶、汉代陶马和陶俑、唐代陶骆驼(下图)……流失到意大利的796件考古发掘文物被归还给中国,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开创了中意文化遗产合作的新里程。此次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①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一定关系②体现了中意交往过程中的良好互动③表明中意两国坚守共同的文化根脉④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包容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一骑(qí)红尘妃子笑”这些读音来自于即将送审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有人认为,这一修改如同“粳(jīng)米”改为“粳(gěng)米”“荨(qián)麻疹”变成“荨(xún)麻疹”一样,是能被大众普遍认可的。这一观点①合理:文化具有时代性,应与时代同步发展②片面:近体诗有其音韵格律,不同于市井文化③合理:读音应尊重大众习惯,可以约定俗成④片面:读音变化会带来文字内涵的本质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今年春节期间,“欢乐春节”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团在英国四地巡演,为英国观众带来了中国古典舞、民族舞、京剧、昆曲、手偶等形式多样的表演,送上了中国新年的问候,受到热烈欢迎。这反映了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C.民族节日是文化成就的标志D.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0.3/9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和传统思想结合的精华,它将道家的阴阳学说、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佛家的心性学说融入到姿态优美、行云流水的拳术中,形成了德先于武、刚柔相济、清静自然、中正安舒的太极思想。今天,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已成为一种通用的“世界语言”。这表明①太极思想包容了中外文化精华②太极拳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③太极文化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④太极拳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热情礼赞每一位奋斗者的艰辛付出,满怀信心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激励每一个人发扬梦想精神,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这启示我们,弘扬梦想精神①能够为不断夺取中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力量②能够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③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品质④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2.融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它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以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在新闻舆论工作领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①需要整合媒体资源,以实现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大化②开启了媒体发展新时代,显示出文化共享的强大功能③利于掌握舆论主导权,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④应该坚持以数据技术为中心,以提升关注度为出发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信任、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五项使命要求我们①坚定立场,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②强基固本,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③扩大交流,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④稳定根基,让文化创新引导推动社会实践发展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24.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③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④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5.“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022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出时代强音,为改革发展的理论指导定调。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青年一代就要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③用经典涵养正气、指导实践,提升文化自信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9二、材料分析题26.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英雄不容亵渎、先烈不容诋毁。202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要建立健全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等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制度。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不得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不得侵占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和设施,不得破坏、污损纪念设施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27.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几档既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文化类节目走红荧屏,引起社会热议。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进而传播精神、展现人生。自开播以来,《朗读者》以“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那一天”、“青春”等为主题,每一期都让人细细品味,重拾初心与感动。《朗读者》以文化的力量直击观众心灵,如一股暖流沁人心脾,润养着干涸的灵魂,同时,更以不同的视角与故事,带给观众种种感动,为社会传递着正向而积极的价值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朗读者》等节目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28.3/92022年春节档,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票房突破46亿人民币,实力圈粉。该片讲述了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中国式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该片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时又吸纳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成果,在质量上不断满足观众期待,大胆创新电影表现手法。实现了优秀传统与现代理念的嫁接,突破了本土化坚守与全球化视野相统一的难题。该片是近年来快速发展铸造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生动反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之道。29.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天津举办“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共创新时代新作为”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广大志愿者表示,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传承雷锋精神,续写雷锋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创造新作为,为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30.有一种感动穿越时空,有一种记忆历久弥新,有一种精神生生不息,有一种声音激荡身心:共和国的旗帜是红色的,共和国的今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是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铮铮誓言,是成千上万名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共和国旗帜。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先烈们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正在成为现实。红色史诗,感天动地,红色精神,光照未来!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3/9参考答案1.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错误;题干并未反映不同的文化,也没有反映不同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张玉滚用17年对教育的坚守,对大山的坚守,诠释人的精神,诠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C符合题意;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D错误。故本题选C。2.D材料中,老舍、杨丽萍、袁雪芬都是经过一定的文化熏陶和培养以后才获得了较高的文化素养,说明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①符合题意;文化环境会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不能决定人生发展的方向,②表述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没有涉及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很多名人在成功之前都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体现了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D材料表明家训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②④正确切题。家训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①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4.A从材料可以看出,某少数民族地区,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有利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互交融,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共同繁荣,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③不符合题意;我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的,不是因为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得以实现的,④错误。故选A。5.C。A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但并不可以直接转化为国家硬实力,而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排除。B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信仰文化并不是促进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力量,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题中习主席的观点,说明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文化核心素养,入选。D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信仰文化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排除。故本题选C。6.D在“上海精神”引领下,上海合作组织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这表明文化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文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软实力,②④正确;儒家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儒家文化才有助于弘扬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①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的相关内容,③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7.C乔文娟的报告激励了老师们的工作干劲,坚定了老师们服务好祖国教育事业的信念。从文化的角度看,说明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催人向上、促人奋进,因此人民群众要积极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②③符合题意;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往往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①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社会的物质财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决定作用,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8.A从材料可以看出,健康的心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让人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健全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很大的心理容量和乐观的精神面貌,①②符合题意;我们要培养健康的心理文化,提升国民的精神面貌,但健康的心理文化并没有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③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9.BA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维护文化安全;B符合题意,“大美中国”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节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旨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中俄两国文明交流互鉴。所以最恰当的关键词应该是理解个性求同存异反对封闭主义;C说法错误,我们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D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走出去”,而不是保持民族特色。故选B。10.C两会报道启用了AI主播等举措,促进新闻传播与人工智能结合,实现智能+,彰显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智能+”激发了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活力,②④正确,所以正确选项是C。两会报道启用了AI主播,展示了新闻传播方式的活力,所以①不合题意,予以排除。启用AI主播,不能证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领先地位,所以③不对,予以排除。选C。11.B3/9让岛上随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说明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具有继承性特点,②④项符合题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阻碍社会发展,①项说法错误;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的精神根基,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12.C大众传媒已经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媒体融合发展才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A错误;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B错误;我国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从相加迈向相融,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说明媒体融合发展会使新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引导力,加速文化信息的传播,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D“能够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趋同”中的“趋同”说法错误,①错误;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理解和尊重,②错误;“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有利于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③正确;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正确。故选D。14.D①说法错误,“摒弃”西方文化元素的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西方文化中也有精华;②说法错误,文化创作要以社会实践为根本立足点;③符合题意,“影片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树立的价值标杆弘扬中国核心价值观”表明应当尊重并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④符合题意,“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表明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故选D。15.A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说明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①②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排除③;题目没有体现文化的民族性,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16.B①说法错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②④符合题意,之所以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重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因为教育对人的教化和培育起着重要作用,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③说法错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故选B。17.A流失到意大利的796件考古发掘文物被归还给中国,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开创了中意文化遗产合作的新里程。这些文物的回归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一定关系,体现了中意交往过程中的良好互动,①②正确;中国人民与意大利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民族文化,③中的“坚守共同的文化根脉”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相关内容,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A。18.C材料中汉字读音的变化是因为大众的习惯不是因为时代的进步,①不符合题意;这一修改如同“粳(jīng)米”改为“粳(gěng)米”“荨(qián)麻疹”变成“荨(xún)麻疹”一样,这一观点只看到了汉字读音的变化是因为大众习惯导致,没有意识到诗歌有其特有的意境和时代背景,因而是片面的,②正确;“是能被大众普遍认可的”说明材料中汉字读音的变化是因为大众的习惯,可以约定俗成,有其合理性,③正确;“读音变化会带来文字内涵的本质变化”说法错误而不是片面,文字读音变化并不会带来文字内涵的本质变化,④排除。故选C。19.A“欢乐春节”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团为英国观众带来了中国民族文化形式多样的表演,送上了中国新年的问候,受到热烈欢迎,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符合题意;我国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中华文化不应成为世界主流文化,B错误;传统建筑的继承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错误;材料强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没有反映“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D①表述错误,太极思想中国武术和传统思想结合的精华,没有包容外来文化;②表述错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汉字,不是太极拳;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已成为一种通用的“世界语言”,说明太极文化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太极拳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价值,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21.B材料启示我们,弘扬梦想精神能够为不断夺取中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①④正确切题。弘扬梦想精神能够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而非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②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并非永恒不变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2.C3/9融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它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进行全面整合,以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这表明在新闻舆论工作领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开启了媒体发展新时代,显示出文化共享的强大功能,利于掌握舆论主导权,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②③正确;新闻媒体作为文化类企业,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且国家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①错误,排除;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应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其目的是为了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④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23.B“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信任、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定立场,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强基固本,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①②正确;扩大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但不意味着会认同中华文化,③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我们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信任、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④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24.A“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②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④错误。故选A。25.A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青年一代就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适合题意;②④均是从国家角度分析,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26.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承载着英雄精神、国家保护有利于传承和引扬英雄精神。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保护英雄烈士纪念案设施、可以在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中对人们产生影响。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有利于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激发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7.①媒体打造的这一系列优秀文化类节目,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朗读者》等节目传承的价值观念,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感悟人生;③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观众观赏这些优秀综艺节目,可以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④观众通过欣赏这些不同主题的节目内容,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8.①影片立足中国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②依靠现代技术手段推动文化创新,创新电影表现手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美向善。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借鉴外国科幻大片制作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传递了正能量。29.(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0.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英雄奉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挺起精神脊梁、守望精神家园。树立文化自信,捍卫英烈荣光,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社会风尚,传递奋发向上的社会正能量。3/9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