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中考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料简介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中考试题精选汇编精选2021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走进法治天地试题汇编一、单项选择题1.(2021·广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一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十四周岁调整到十二周岁,这(  )①表明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从重处罚②能更好地对未成年人发挥法律的警示和威慑作用③可以杜绝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④为惩治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提供法律依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如果社会是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②法律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③法律的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④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1·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市民张某因未戴头盔驾驶摩托车,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罚款。这说明(  )①违法无小事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张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1·吉林省长春市)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材料表明(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国家通过立法保障乡村振兴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国家通过执法推进依法治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13页,共14页 1.(2021·辽宁省阜新市)2020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该修正案制定和颁布的过程说明法律(  )A.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B.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一决定的落实(  )①为爱国爱港者治港提供有力保障②有利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③全面保障了香港公职人员的权益④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1·江苏省泰州市)下列能够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A.国家公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B.民警帮助居民注册防诈骗小程序C.李某因为故意伤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D.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4.(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这体现了(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2021·甘肃省平凉市)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完善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相关保护规定,并新增“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进一步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据此回答9~10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表明(  )A.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会再受侵害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6.(2021·湖北省武汉市)漫画(如图)表明(  )第13页,共14页 A.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C.法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D.散布网络谣言者要承担行政处分责任1.(2021·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修正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出调整,旨在(  )①推动国家立法工作与时俱进②削减青少年超越法律的特权③增强刑法的警示和威慑功能④更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1·云南省)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下列体现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有(  )①在公交车上,我主动为老人让座②到了法定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上学③出生后,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④父母经营饭店,主动申报纳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2021·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确规定,有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的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说明(  )第13页,共14页 A.违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B.法律责任的承担会因人而异C.刑法是专门打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D.即使我们年龄小也要学法、守法、用法1.(2021·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守护生命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①发现有人溺水,立即下水营救②被开水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③发生火灾,乘坐电梯迅速撤离④发现家中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甘肃省兰州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新增政府保护、网络保护。这说明(  )A.未成年人毫无自我保护能力B.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C.未成年人可以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D.我国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最高3.(2021·北京市)某校学生以“全民守法,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活动,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下列选项,中学生应该做的是(  )①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②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公平正义③升国旗时,面向国旗肃立致敬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13页,共14页 1.(2021·湖南省长沙市·)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显示,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儿童大多曾经有遭受暴力的经历,如果孩子默认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他就会使用暴力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据此,预防校园欺凌,学校须(  )①重视心理疏导②加强法治教育③优化学生管理④厉行刑罚处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1·山东省潍坊市)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在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严格执法能力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④推进民法典条款内容修订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1·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1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近年来,各地的中小学欺凌行为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有的地方校园欺凌事件仍时有发生。遭遇校园欺凌正确的做法是(  )①邀请同学打击报复②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③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④采取协商、调解、公证和诉讼的方式维护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2021·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①体现了我国立法与时俱进②对未成年人是一种伤害③有利于让未成年人敬畏法律④对未成年人是一种保护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分析说明题第13页,共14页 1.(2020·全国)材料一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清晰地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2)建设法治国家,我们要把什么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3)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样做?2.(2020·全国)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60个条文,覆盖着每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过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20年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文章指出,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要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1)民法典覆盖着每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过程。请从法律与生活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习近平强调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请谈一谈法律是如何保障人民生活的。(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中可以看出,法律是怎样产生的?第13页,共14页 1.(2020·湖南省湘潭市)【关爱儿童健康前行】目前我国有6000万留守儿童和“事实孤儿”,他们往往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缺少监管,生活负担重,心理发育不健全,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其中,少数留守儿童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各项权利亟待有效保障。为此,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1)为什么要关爱保护留守儿童?(2)请你谈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加强哪些保护?(3)面对父母的远离,在校读书的留守儿童自身应该怎么办?2.(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月考试卷)材料:童年本应该是美好是幸福的,是在父母的温柔怀抱中长大的。然而本该有美好童年的孩子,却遭受着父母的暴行。村民们说,小涵的继父陶寿平在煤矿打工,平时爱喝酒,脾气暴躁。他可能是把心中的不如意发泄在了孩子身上。村民们也多次劝陶寿平不要打孩子,陶寿平嘴上答应,孩子却仍然一再受伤。小涵全身陈旧性疤痕共有12处。头部头皮疤痕长度累计18厘米,两颗上门牙脱落。左胳膊接近手腕处陈旧性骨折,肘部也留有吓人的疤痕。村民发现孩子胳膊骨折,举报到了妇联。目前,小涵继父陶寿平涉嫌故意伤害一案,已由公安机关向检察院移送起诉。如今七岁的小涵在福利院已经生活了半年多,当记者问小涵想不想回家时,小涵摇了摇头说:“在那个家经常挨打,快被打死了”。(1)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哪些? (2)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是什么?小涵身上缺失的是哪道防线? 第13页,共14页 (3)法律给我们特殊的保护,我们未成年人该怎么做? 第13页,共14页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题干说明规则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能更好地对未成年人发挥法律的警示和威慑作用,为惩治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提供法律依据,要求未成年人要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错误,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③错误,观点太绝对。故选:C。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2.【答案】A【解析】题文语句涉及法律的作用,说明了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①②正确;维护社会秩序是法律的作用之一,③错误;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标准之一,④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认真审题,把握法律的作用,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3.【答案】B【解析】题文中,张某因未戴头盔驾驶摩托车而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罚款,说明了违法无小事,违法必究,也说明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①③正确;题文未涉及立法,②不符合题意;张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④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认真审题,把握违法行为的类别及法律的特征,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4.【答案】A【解析】题文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说明了国家通过立法保障乡村振兴,①②符合题意,题文未涉及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不符合题意;题文体现了国家通过立法推进依法治国,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认真审题,把握法律的特征,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5.【答案】C第13页,共14页 【解析】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因此题文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该修正案制定和颁布的过程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正确;A错误,不是法律的特征;BD排除,说法正确,但与题文不符。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的特征。依据教材知识,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等方面分析即可。本题难度中等,重点考查对法律特征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答案】A【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的落实为爱国爱港者治港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利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故①②是正确的;③错误,保障香港公职人员一切合法权益;④排除,材料未体现此内容。故选:A。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了法律的作用,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7.【答案】C【解析】依据教材知识,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分析可知,李某因为故意伤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体现法律特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符合题意;国家公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体现增强宪法意识,A与题意不符;民警的行为是普及法律知识表现,B与题意不符;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是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D与题意不符。故选:C。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认真审题,把握法律的特征,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8.【答案】B【解析】题文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一法律特征,说明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②③正确,符合题意;①④在题干中体现不出,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法律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认真审题,把握法律的特征,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9.【答案】B第13页,共14页 【解析】题干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属于立法活动,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过于绝对,夸大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作用;CD不合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意,把握好法律的特征,选出正确答案。10.【答案】B【解析】漫画反映的是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网络造谣者,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故B正确;AC排除,漫画未体现此内容;D错误,散布网络谣言者要承担行政处罚责任。故选:B。本题考查法律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法律特征,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11.【答案】D【解析】修正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出调整,旨在增强刑法的警示和威慑功能,更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故③④正确;①错误,体现了无论是新制定的法律,还是修改后的法律,都明显更贴近人民生活,更符合客观实际需要;②错误,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故选:D。12.【答案】C【解析】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到了法定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上学;出生后,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父母经营饭店,主动申报纳税等等,这说明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排除,为老人让座不是由法律规定的,是履行道德义务的表现。故选:C。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法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13.【答案】D【解析】题文材料中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说明了犯罪就应承担刑事责任,即使我们年龄小也要学法、守法、用法,故D正确;A错误,违法就应承担法律责任;B错误,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会因人而异;C错误,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故选:D。第13页,共14页 本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树立法治观念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14.【答案】C【解析】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要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分析选项可知,②④方法正确;①错误,当发现有人溺水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施救,但应科学救助.若不讲究策略,贸然下水营救,可能会伤及自己的生命.正确的方法是大声呼救,寻求大人的帮助,或拨打“110”求救;③错误,发生火灾,不能乘坐电梯迅速撤离,否则造成更大的危险。故选:C。15.【答案】B【解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新增政府保护、网络保护。这说明我国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B正确;A错误,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并不等于未成年人毫无自我保护能力;C错误,未成年也要尊法守法,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D错误,因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弱,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不代表他们法律地位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选:B。16.【答案】B【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可知,①正确,中学生应学法尊法守法护法,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②排除,不是从中学生角度;③正确,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升国旗时,都应面向国旗肃立致敬;④排除,国家行政机关等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故选:B。本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树立法治观念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17.【答案】A【解析】预防校园欺凌,学校须重视心理疏导,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优化学生管理,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错误,学校没有厉行刑罚处罚的权利。故选:A。本题考查了防范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信奉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暴力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防范校园暴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18.【答案】C第13页,共14页 【解析】题文材料中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②③正确;①错误,公民无执法权;④的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树立法治观念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19.【答案】C【解析】校园暴力,时有发生,面对校园暴力,当我们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勇敢地与其搏斗,当没有能力时,勇敢说“不”,积极寻求帮助,可采用机智灵活的方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①错误,采取了非法方式维权;④错误,公证的方式不恰当。故选:C。本题考查了防范校园暴力。校园暴力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防范校园暴力,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20.【答案】D【解析】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体现了我国立法与时俱进,有利于让未成年人敬畏法律,对未成年人是一种保护,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故选:D。本题考查对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清题意,明确主旨,把握对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结合具体的题意分析即可。21.【答案】(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3)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善于、敢于和违法行为作斗争。青少年应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22.【答案】(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第13页,共14页 (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23.【答案】(1)①留守儿童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不法侵害。②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3)加强自我保护、珍爱生命、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等。24.【答案】(1)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小涵身上缺失的是家庭保护。(3)①树立法治意识。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解析】(1)此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考查识记能力。属于教材重点识记知识,学生依据教材回答即可。(2)此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考查识记和运用知识能力。第一问:属于教材重点识记知识,学生依据教材回答即可。第二问:分析材料可知,小涵身上缺失是监护人没有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属于家庭保护。(3)此题考查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考查运用知识能力。学生需细审设问,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才能正确作答。学生依据教材从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角度回答即可。第13页,共14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