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创新设计】2022高中物理 2.4 摩擦力每课一练 教科版必修1

首页 > 高中 > 物理 > 【创新设计】2022高中物理 2.4 摩擦力每课一练 教科版必修1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创新设计】2022-2022高中物理2.4摩擦力A每课一练教科版必修1(时间:60分钟)题组一 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1.关于动摩擦因数(即滑动摩擦力和弹力的比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成正比B.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C.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有关D.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接触面积有关,但具体关系不能确定解析 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情况有关,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接触面的材料等,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压力大小均无关,故C对,A、B、D都错.答案 C2.如图2410所示,A为粗糙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410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解析 若A、B速度不相等,两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满足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具有滑动摩擦力,若速度相等,则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存在摩擦力.答案 ABD3.如图2411所示,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  )图2411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6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解析 运动员向上、向下都是匀速运动,且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总是向上,大小等于其重力.故C正确.答案 C4.如图2412所示,物体在F=10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质量m=5kg,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m/s2)(  )图2412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解析 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则摩擦力的大小为f=μFN=μmg=0.2×5×10N=10N;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 A题组二 对静摩擦力的理解5.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略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解析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确;根据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可知,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故C正确;正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而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B、C.答案 BC6.如图2413所示,两块木板紧紧夹住木块,一直保持静止,木块重为30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左右两端的压力F都是100N,则每块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6图2413A.30N,方向向上B.20N,方向向上C.40N,方向向下D.15N,方向向上解析 木块相对木板相对静止,受到重力作用,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两块木板对它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都为15N,竖直向上.答案 D7.(2022~2022河北高一期中)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2班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m冠军,如图2414所示,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1、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1、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2414A.f1向后,f2向后B.f1向前,f2向前C.f1向前,f2向后D.f1向后,f2向前解析 当该同学奔跑途中,后脚用力向后蹬,人才向前运动,正是由于地面给后脚有个向前的静摩擦力,使运动员能向前运动.而当前脚向前跨时,正是由于地面给前脚有个向后的静摩擦力,否则运动员会向前滑动.所以前脚受到地面的向后的静摩擦力.答案 C题组三 摩擦力问题的综合分析8.(2022四川成都期中)关于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变大摩擦力就一定变大D.摩擦力变大弹力就一定变大解析 物体间有弹力,还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以及接触面粗糙才有摩擦力.则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A错误;有摩擦力,物体间必定存在相互挤压,一定有弹力,B正确;静摩擦力的大小和弹力大小没有关系,故C、D错误.故选B.答案 B9.如图2415所示,一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重力为200N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6图2415A.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B.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NC.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ND.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N解析 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时水平推力为F=90N,由平衡条件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N=G=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故A正确,D错误;当小孩用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地面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大小等于推力,即为100N,故B错误;当木箱保持静止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木箱滑动后,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错误.选A.答案 A10.(2022绵阳期末)如图2416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左端用轻绳与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左端固定,用一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一端连接木块右端,另一端连接一砝码盘(装有砝码),轻绳和弹簧都与水平桌面平行.当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0.5kg时,整个装置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力大小为3N.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减小到0.1kg,取g=10m/s2,此时装置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图2416A.弹簧伸长的长度减小B.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C.木块向右移动D.木块所受合力将变大解析 开始时,A受到向左的弹力3N,绳的拉力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5N;故木块还受到向左的2N的静摩擦力,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2N,当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减小到0.1kg,木块受到向右的2N的摩擦力,仍然静止.答案 B11.(2022四川成都期中)重为G=400N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120N,动摩擦因数为μ=0.25,求:6(1)如果要使木箱运动起来,施加的水平推力F1至少要多大?(2)如果用F2=150N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运动一段时间后要维持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应把水平推力换成F3,则F3多大?解析 (1)因fmin=120N,故水平推力F1≥120N则F1至少为120N.(2)因滑动摩擦力f=μmg=100N故要匀速运动,必F3=f=100N.答案 (1)120N (2)100N12.如图2417所示,一个M=2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0.1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4.5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取10m/s2,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图2417(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kg的物体时;(3)只在桶内加入m1=0.33kg的砂子时;(4)只在桶内加入m2=0.5kg的砂子时.解析 (1)因为m0g=1N<fmax,m处于静止状态,受静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得f1=m0g=1n.(2)在m上再放一个m′=3kg的物体,m仍静止,仍受静摩擦力f2=f1=m0g=1n.(3)因为(m0+m1)g=4.3n<fmax,故m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f3=(m0+m1)g=4.3n.(4)因为(m0+m2)g=6n>Fmax,故物体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F4=μFN=μMg=4N.答案 (1)1N (2)1N (3)4.3N (4)4N13.(2022四川宜宾期中)如图2418所示,将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4kg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g=10m/s2)图2418(1)此时木块B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f1是多少?B的下表面所受的摩擦力f2又是多少?(2)桌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3)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推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这时,A6对B的弹力有多大?解析 (1)f1=0,f2=F1=16N.(2)f=μN,f2=16=μ(GA+GB),μ=0.2.(3)A对B弹力F只需要克服B与地面滑动摩擦力f:F=f=μN,N=GB=40N,F=8N.答案 (1)0 16N (2)0.2 (3)8N6</fmax,m处于静止状态,受静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得f1=m0g=1n.(2)在m上再放一个m′=3kg的物体,m仍静止,仍受静摩擦力f2=f1=m0g=1n.(3)因为(m0+m1)g=4.3n<fmax,故m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f3=(m0+m1)g=4.3n.(4)因为(m0+m2)g=6n></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