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 能力训练(91)

首页 > 高中 > 化学 > 2022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 能力训练(91)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化学能力训练(91)1.(16分)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甲、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答: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_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可靠,此空可不填).3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中其一是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且相对活动的金属作负极.一般比较金属活动性时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但也有其它情况.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是在一般酸中的反应顺序.当溶液改为NaOH溶液时,由于Mg不反应,而Al能跟NaOH溶液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NaOH溶液而言,Al比Mg活泼,在该装置中铝作负极.因此,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时,应考虑到对应介质,谁越易跟电解质溶液反应,谁就作负极.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可在两极间连一电流计,根据电流方向来判断,如图所示答案:(1)2H++2e-===H2↑(2)Al+4OH--3e-===AlO+2H2O2Al+2OH-+2H2O===2AlO+3H2↑(3)Mg Al (4)a、d(5)不可靠 在两极之间连上一个电流计,测电流的方向,根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来判断2.(10分)(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试计算:①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通过导线的电量(已知NA=6.02×1023mol-1,电子电荷为1.60×11-19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锌片、银片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锌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银片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重为47g,说明锌片已经被反应掉13g,因消耗的Zn和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可得出:①锌片与银片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氢气所消耗的锌的质量,设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x,m(Zn)=60g-47g=13g.Zn+2H+===Zn2++H2↑65g        22.4L13gxx=13g×22.4L÷65g=4.48L3②通过导线的总电量=×2×6.02×1023mol-1×1.6×10-19C=3.85×104C答案:(1)Zn-2e-===Zn2+ 2H++2e-===H2↑(2)①4.48L②3.85×104C答案:3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