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实验验证 B. 提出假设 C. 观察现象 D. 做出结论2.蜡烛(足量)在右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蜡烛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C. 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3.关于空气与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B. 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使转化为呼出的气体C. 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D. 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 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C. 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映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盐酸反映产生氢气D. H2O和H2O2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5.实验室有一瓶忘记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同学们怀疑是二氧化碳.于是,小莉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 )A. 作出猜想 B. 设计方案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6.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5A.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B. 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C. 要学好化学,必须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D. 学习化学,只需死记硬背即可7.能直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气体是( )A. O2 B. CO2 C. CO D. CH48.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 向老师请教 B.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C. 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9.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A. 氮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10.在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 CO2 B. O2 C. H2O D. N211.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以下三种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差别的是( )A. 氢气、氧气、氮气 B. 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C.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D. 水蒸气、氧气、氢气二、填空题12.为了探究蜡烛燃烧的现象,点燃蜡烛灯后,取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请你继续帮忙完成下列实验报告: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点燃蜡烛,将一根火柴横在火焰上方;火柴梗两端最先烧焦.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焰心.________的温度最高.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将一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________13.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始收集气体.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 克/毫升.(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面保持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4.将洗净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放在一个玻璃杯中,往杯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杯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________,(2)________。15.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多少和气温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科学家预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0.028%增加到0.05%,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至4℃.在科学研究中,这种科学方法属于________ .16.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无毒气体,如图所示.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对该气体做出一种假设(猜想),并按你的假设进行探究,填写下表.假设(猜想)________ 验证方法及操作________ 5可能看到的现象________ 结论________ 17.在下列叙述中加点的内容,可能属于①②③中的某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反应现象 ②反应条件 ③结果或结论点燃蜡烛________ ;从导管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 ;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 ;人呼出的气体使玻璃片上出现水珠________ .18.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________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9.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多少和气温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科学家预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0.028%增加到0.05%,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至4℃.在科学研究中,这种科学方法属于________.20.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 为基础的科学,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________,遵守________.要学会观察________ ,准确客观地记录________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1.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________ ,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三、解答题22.在蜡烛燃烧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烛焰伴随着“黑烟”,根据这一现象,有同学猜想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二氧化碳气体,请你分析该猜想是否合理?如果合理,说明理由.如果不合理,说出你对“黑烟”做出合理猜想?并说明你做出该猜想的简单道理.23.当空气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就有害处;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停止,以致死亡.一个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容易积存二氧化碳气体,为保证人身安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人是否能直接进去.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24.某次实验小组同学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有什么不同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查阅资料】二氧化碳的性质:①能溶于水,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不支持燃烧【收集气体】收集吸入和呼出气体【设计方案】用大小相同的两个塑料瓶收集气体方法1:排水收集法先将软塑料瓶装满水,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里面,缓缓吹气方案2:用塑料瓶收集先将软塑料瓶压扁,然后缓缓向里面吹气(1)【提出问题】结合查阅资料,你认为________(填“方案1”或“方案2”)较好,理由是________.(2)【继续思考】若活动小组要检测蔬菜大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请你设计一种收集大棚气体样品的方法:5(3)探究环节1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将粗细相同的________细木条同时伸入分别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塑料瓶中,观察火焰大小的燃烧时间长短.(4)【实验现象】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燃烧火焰小,燃烧时间短.【实验结论】________中氧气含量较少。(5)探究环节2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过程】: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的滴数的________,振荡,观察是否有浑浊现象出现.(6)【观察现象】呼出的气体样品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样品中石灰水无浑浊现象出现.【实验结论】________中二氧化碳含量多.2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