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竞赛辅导题一、选择题1.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2.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 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C.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 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B.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8C. 向HCl和MgCl2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D. 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4.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② D. ①②③5.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通入足量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13.2g,则原固体物质质量减少()A. 16g B. 4.8g C. 9.6g D. 11.2g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 溶液变红CO2能与石蕊反应B往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锌粉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滤渣中一定有Cu和Fe,可能有ZnC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Ag+离子8D把质量相同的镁条与锌粒同时放入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中镁条与盐酸产生气体更快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A. A B. B C. C D. D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Fe→Fe3O4 B. S→SO3 C. CO2→CO D. Na2CO3→NaCl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A. A B. B C. C D. D9.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 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10.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A. 点燃混合气体,使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 B. 把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中C. 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把混合气体从一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二、填空题11.O2,CO2,CO是我们本学期化学学习过程中最为熟悉的三种气体,请根据一定的依据对他们进行分类:8分类依据是否①是否具有可燃性COO2、CO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13.“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4. 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1)当打开K1、关闭K2时,可完成用________ (写反应物的名称)制取氧气的实验,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 。(2)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 。(3)在实验(2)中,若用II代替I,干燥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X+Y,反应中若消耗39gNa2O2,生成Y的质量是8g,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II中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81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金属材料、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问题.(1)小童将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的画了一幅卡通画,如图所示,每个卡通人物表示一种金属,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2)小童要用其它方法比较铜、铁、镁的活动性顺序,他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镁丝和铜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择的另外一种溶液是________溶液.(3)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除去铁粉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4)钢铁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含________量不同的铁合金.(5)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单质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该用途体现了单质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________性.(6)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沿右图所示装置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________依次熄灭,由此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7)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防止金属的腐蚀,请你写出一条防止家里菜刀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16.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完成下列表格(文字或图示均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________________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三、推断题17.在下表A、B、C三组选项中,有一组物质能够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选项甲乙丙ANa2CO3CO2CaCO3BNaOHNaClNaNO3CCuOCuSO4Cu(OH)28(1)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 (填序号).(2)写出由乙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写出甲物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由甲生成丙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18.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或溶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其中B可做气体肥料.C由两种元素组成.(1)若A、D都是重要的气态还原剂,E是最常见的溶剂,请回答:①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②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若A中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仅次于铁的金属,请回答:①写出A、D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②D和足量C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19.牙膏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配料成分有摩擦剂、增稠剂、发泡剂等,其中摩擦剂的类型有很多,如CaCO3、Al(OH)3、SiO2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我校兴趣小组想研究牙膏摩擦剂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1、氢氧化钡、氢氧化钠有和氢氧化钙相似的化学性质,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碳酸钠。2、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能较好的吸收二氧化碳和水。3、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作为气体的干燥剂。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具有挥发性。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装置】8(1)【实验步骤】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发现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________;(2)重新连接好装置,并________;(3)在B装置中加入牙膏样品8.00g;关闭K1,打开K2,向牙膏样品中滴入10%的稀盐酸,至________,停止滴加稀盐酸;(4)关闭K2,打开K1,缓慢地通入空气至C中不再产生沉淀;将C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________、烘干后称量其质量;(5)重复实验。(已知此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为碳酸钙,其他成分不和盐酸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实验1实验2实验3C装置中沉淀质量(g)3.933.943.95【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①三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意义是 ________。②实验步骤(4)中缓慢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③若没有A装置,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④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⑤据上表数据,计算该牙膏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6)【实验反思】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填序号)。A. 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B. 在装置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C. 缓缓滴加稀盐酸20.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________;(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________;(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猜想与假设】8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进行实验】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________。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Ⅱ成立(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有 (填字母序号)。A. 原料易得 B. 充分利用太阳能 C. 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21.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和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如图E所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现象为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或“可燃性”).(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具有的________性质.8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