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学要求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重点)4.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的语句。(难点)教学课时 两课时。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件。一 图片引入,激发兴趣1.展示列宁的照片,指名让学生谈谈对列宁的了解。(出示课件2)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n3.(出示课件3)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片,我们来和图片上的这只灰雀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板书题目:灰雀)教师: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灰雀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故事主人公的情况,解释题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 初读感悟1.展示自读要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4)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2.学习生字、新词。教师指导读准生字、词语。(出示课件5)列宁 胸脯 惹人喜爱 仰望面包渣或者 可惜 诚实3.指名让学生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教师适时指导。4.学生自由读,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课文,互相评价。5.分角色朗读课文。三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习生字。(出示课件6)郊 养 粉 谷 粒 男 或者 冻 冷惜 肯 诚2.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形声字识字。如“粒”,植物的一部分,“米”是表义的,“立”是表音的。另外“冻、惜、诚”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记。(2)形近字辨析:“养—羊”。\n(3)组词识记:郊外、粉末、谷子、男生、或者、寒冷、肯定。3.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4.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5.依据小组长的汇报,教师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养”:羊字头的三横长短有变化,间距均匀,注意第八笔是竖撇。“谷”:注意上面的“八”不宜写得太长,应注意避让和穿插。“男”:上下结构,“力”撇舒展。6.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7.展示学生作品。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元识字,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写字,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四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读,体会灰雀的可爱。(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列宁喜欢灰雀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出示课件7)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指导朗读,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4.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5.这样惹人喜爱的灰雀,第二天竟然少了一只,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n 1.教学本课生字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如“粒”“惜”;还可以通过形声字辨析记忆:养—羊。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教学。2.对列宁的介绍要简单明了,使学生对列宁有所了解即可,不必深入。3.初步感知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对灰雀的描写,感受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对它们的喜爱之情,为下文灰雀不见了,列宁担心并寻找埋下伏笔。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2.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3.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的语句。课件。一 激情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它们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里了呢?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自由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话是列宁说的话,哪几个自然段话是小男孩说的话。在文中找出来并作上标记。2.灰雀不见了,列宁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n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出示课件9)(指导朗读)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3.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0) (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2)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4)会飞回来?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都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爱)4.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灰雀去哪儿了吗?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出示课件11) (1)没……我没看见。(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3)一定会飞回来!引导学生思考:男孩后来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呢?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起初男孩犹豫不决,现在男孩鼓起勇气下定决心,一定要放回灰雀。指导朗读,感受小男孩此时的心情。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对话,指导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5.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小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6.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读出对话的语气。\n三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在列宁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又在枝头歌唱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11~13自然段。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1)学生质疑,讨论交流。(2)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之后,没有直接批评男孩,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这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及男孩的诚实与天真。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小男孩的诚实和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与呵护。3.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4.课堂练笔。(1)课堂练笔的要求。(出示课件12) 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2)学生交流。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四 拓展延伸1.这个故事写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于是和男孩交谈,用温和的语言感化对方,使其主动还灰雀自由。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个别交流。2.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n 1.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展示灰雀的图片让学生喜欢上灰雀,与书中列宁和男孩对灰雀的喜爱产生共鸣。接着创设问题情境: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到哪里去了呢?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课文中“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男孩的关爱”这条爱的“主旋律”,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列宁和男孩的语言和行动,引导学生用“读对话、看行动、猜心理”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这种浓浓的爱。25 灰 雀惹人喜爱列宁 小男孩每次……都要…… 没看见经常带…… 一定会飞回来可惜 果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