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7铸剑课件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7铸剑课件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7课 铸 剑\n满江红刘克庄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诗海探珠\n【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赏析】这首词的上片从对往日军营生活的回忆写起,“磨盾鼻”三句,显示出自己写文书时的文思敏捷,倚马可待;“晓嘶”和“夜渡”相对,表明强敌压境,战斗紧迫,对仗工整。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翻滚,高大的战船正在抢渡,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两军交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n最后“有谁怜”三句,是借“李广难封”这一典故表明自己曾经满怀壮志,最后却是无功而归,充满怨愤和遗憾之情。下片是抒写诗人心中悲凉深沉的哀叹之情,第一句说那些抗敌恢复的方略和军中生活的记录,已经零落殆尽,而自己也没有心思去整理,只能靠着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表达的都是一种无奈之情。“生怕”两句写出过去遭遇给作者留下的伤痛,不但自己不谈,而且连客人也要避之。末句感叹自己如今壮志未酬身先老,运用了曲笔的手法。\n整首词在慷慨淋漓之中满含悲凉深沉之哀叹,恰当地表现了英雄失志却又不甘寂寞的思想。【思考】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n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美文佳作欣赏第7课 铸剑\n基础自主学案\n\n\n三、词语辨析(1)狐疑·怀疑狐疑:狐性多疑,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怀疑:心有所疑;疑惑。例:当前,正是在这种“怀疑一切”心态支配下,人们对食品、药品安全倾向于相信一切坏消息,而对一切好消息都满腹狐疑。(2)温柔·优柔二者都有柔和的一面。温柔: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情温顺体贴。优柔:犹豫不决,不果断。\n例:①世界各国对伊朗选举的表态都很谨慎,美国总统奥巴马“温柔的回应”,也表明美国政府已接受伊朗的选举结果。②要建立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机制,失去冷静,就可能使处理方法失之偏颇;优柔寡断,有可能坐失良机。(3)吞食·蚕食二者均有“吞掉”的意思,但速度、规模不同。吞食:吞吃。蚕食:像蚕吃桑叶那样一点一点地吃掉,比喻逐步侵占。\n例:①灾难吞食了几万条鲜活的生命,震塌了难以数计的房屋,但却压不垮中华民族挺直的脊梁。②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13日驳斥了该国媒体近日有关“中国蚕食印度领土”的报道,表示印中边境地区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一些所谓的问题源于两国的“见解”不同。\n四、词语释义①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稀有,独一无二。②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③杳无音信:没有一点儿音信。④雉堞:城墙上呈凹凸状的矮墙。又叫女墙,俗称城垛。⑤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⑥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n⑦不共戴天: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⑧面不改色:形容一点都不害怕。⑨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⑩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n五、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原祖籍河南,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以“鲁迅”为笔名。\n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n2.资料链接《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主要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等。面临死亡的威胁,出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目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n六、整体预知\n课堂互动探究1.眉间尺在进城准备刺杀大王的时候,与一个少年发生争执,这个少年及周围的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作者在这时写出这样一些人,有什么用意?【提示】“干瘪脸的少年还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了贵重的丹田,必须保险,倘若不到八十岁便死掉了,就得抵命。闲人们又即刻围上来,呆看着,但谁也不开口;后来有人从旁笑骂了几句,却全是附和干瘪脸少年的。[文脉·探究]\n眉间尺遇到了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这样地经过了煮熟一锅小米的时光,眉间尺早已焦躁得浑身发火,看的人却仍不见减,还是津津有味似的。”从作者的描绘中可以看出,这些人是一些无聊的看客、闲人,他们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十分愿意欣赏别人的难处与尴尬,以此排遣自己内心的空虚与无聊。\n作者在这时写出这样一些人,一方面以此表现眉间尺涉世不深,不会机智处理问题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一种冷酷的社会现实,眉间尺——一个就要去完成复仇大业只有十六岁的少年,是孤独的,没有什么人能理解他的举动。2.鲁迅在“三头相搏”后精心安排了“复仇完成以后”的情节,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试分析小说前后两个高潮之间的关系;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发生了什么变化。\n【提示】①“三头相搏”是前一个高潮,使黑色人和眉间尺的人格与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②“复仇”主题鲁迅式的思考与开掘都是从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于是出现了后一个高潮,“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③前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后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消解为无,无效,无意义。④小说显然出现两个调子:悲壮、崇高和嘲讽、荒谬。鲁迅塑造黑色人勇士宴之敖者是有意识地自况,是自己与旧世界作决绝战斗的内心精神的形象外现。\n《铸剑》是象征主义的,表现了鲁迅思想的“忧愤深广”、“孤独感”和打破“铁屋子”的坚韧的战斗精神,而不是浪漫主义的。唯此,我们方能体味出《铸剑》放射的悲剧精神的撼人力量。3.小说重点塑造的黑色人宴之敖者的作用是什么?【提示】一方面,眉间尺与黑色人其实是复仇者成熟前后的两个阶段。眉间尺为报父仇而被迫改变了原有的优柔性情,变成了穿戴着中国古代衣冠的复仇天使——宴之敖者。\n另一方面,黑色人则是作者塑造的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身上注入了鲁迅自己的主体精神,他身上反映了鲁迅善良无虑的儿时到忧患重重的成年,在与黑暗势力殊死搏斗中“性情大变”,最终成为“这样的战士”这一心理历程,是这一过程的艺术化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所追求的坚定信念及其冷静的头脑以及彻底强烈的复仇精神。4.这篇小说中的眉间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n【提示】眉间尺爱憎分明,有一腔热血、孝顺又勇于复仇;但是却意志不坚、懦弱盲目、性情“优柔”,复仇有勇无谋。小说中最明显表现其性情优柔、意志不坚的情节是“深夜杀鼠”。语言上两次用“好!该死!”“活该!”来表现他的疾恶如仇。但是就小小的一个老鼠,他居然“换了六回松明之后”才将其杀死,并有三次觉得老鼠“很可怜”,老鼠死后他又觉得“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还“蹲着,呆看着,站不起来”。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善良也是罪恶”,因为“善良是对邪恶的最大纵容”。\n眉间尺就是这样,如果革命者的意志与思想如他一样,那么革命根本不可能成功,这也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能被袁世凯窃取的原因,所以他自己无法复仇,他母亲不住叹息。另外,他杀鼠的过程中,又表现出国民劣根性:拥有看客心理,冷漠麻木、自私残忍、举棋不定——鲁迅对他是既怜且恨,有同情有批判。同时眉间尺复仇又很盲目,没有计划性,复仇时又表现出焦躁、莽撞与惊慌,所以在街市和南门外都没能复仇,甚至都无法靠近仇人身前。\n5.本文的主题是十分冷峻与严肃的,但在文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滑稽的人和事,他们的出现与本文的主题是否矛盾?【名师点拔】这种情节表面上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但鲁迅所描绘的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其他作品中并不少见。这些闲人,正是愚昧麻木的国民,他们深受重压而至死不悟。不仅残害自己还束缚别人。文中写道,七天之后,是落葬的日期,全城很热闹,城里的人民,都奔来瞻仰国王的“大出丧”,“百姓都跪下去,祭桌便一列一列地在人丛中出现。\n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怕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然而也无法可施”。这就是鲁迅曾在“幻灯片”中见到过的民众,是作者深爱着但又憎恶的“路人”。他们与为“复仇”而献身的眉间尺和黑色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强烈的反差。作者借此来表现自己作品中多次出现的一个主题,那就是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改造国民性的必要与艰巨。6.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n【名师点拔】在回顾自己的半生经历时,鲁迅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南腔北调集》)怀疑什么?怀疑的就是那些假革命者,他们假借革命的名义,杀害了多少无辜而天真的革命者。他深切感到:“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n(《坟·娜拉走后怎样》)辛亥革命果实之被篡夺,秋瑾、徐锡麟等的壮烈牺牲,袁世凯大杀革命者,“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直到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以及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血泊中……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反抗的、复仇的怒火。《铸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构思的。作者就是要通过本文,来表达出自己强烈的“复仇”精神。\n[细剖·深析][楼主]鲁迅笔下的人物很多,除了阿Q、祥林嫂等能反映当时的中国人民普通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请你列举一二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沙发]在《孔乙己》中,作者多次写到酒店里的酒客戏弄嘲笑孔乙己,而每一次都是建立在孔乙己的难堪、羞辱和心理痛苦之上。\n这些看客不但不同情,还残忍地嘲笑讽刺他的“新伤疤”或讥笑他没能捞到个秀才,总是拿他的落魄不幸取乐。这笑声带来的“快乐的空气”实在令人心酸。[板凳]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而在这些人听厌了之后,又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之以又冷又尖的笑,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n[三楼]在《药》里,小说真正的英雄夏瑜怀着“这大清是我们大家的”信念,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地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的一切崇高的理想和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不难看出,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看”,他的小说正是对当时的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当时的中国人民由于长期沉浸在这个无情的残害人性的社会中,不知不觉成了麻木的看客,成了戕害他人尊严和生命的罪人。\n精彩简洁的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写作素材积累技法借鉴\n在《铸剑》中作者善于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前面的人圈子动摇了,挤进一个黑色的人来,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不言语,只向眉间尺冷冷地一笑,一面举手轻轻地一拨干瘪脸少年的下巴,并且看定了他的脸。”这个句子写出了黑色人的特点,强调了他的“瘦”,给人一种坚毅、冷酷、严峻的印象。\n随堂练笔选取生活中你所熟悉的一个人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00字。\n1.课内素材开发鲁迅写《铸剑》眉间尺的复仇故事,并非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它在我国有着比较悠远的历史。对此,鲁迅先生也不讳言。就在上引《致徐懋庸》的信中,他说:“《铸剑》的出典,现在完全忘记了,只记得原文大约二三百字,我是只给铺排,没有改动的。素材积累\n也许是见于唐宋类书或地理志上(那里的“三王冢”条下),不过简直没法查。”限于当时的资料条件,鲁迅先生忘记了这则故事的出处,而且一时又难以查到,在给年青作者的私函中,鲁迅先生说了实话,表现了十分难能可贵的求实学风,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学术风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不过,他提到的“三王冢条下”,还是给我们寻找这则故事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三王冢”即“三王墓”,它是晋人干宝所撰小说《搜神记》中的著名作品。\n[适用话题]此材料可用于“善于创新”、“古为今用”、“借鉴与超越”等有关材料作文中。\n2.鲜活素材速递吕清森,三十年山路巡线人生红白线是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最困难的66千伏的输电线路之一,蜿蜒于群山密林之中,一直是离地最高、环境最差、巡护难度最大的一条线路,线路全长47公里,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左右,几乎是每一个小山头就有一个铁塔,最高的一个铁塔位于海拔1100米高的山上。\n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桦甸供电分公司送电检修班工人吕清森所从事的巡线工作要求每次巡线每个铁塔必须都要走到,有时候山洪暴发、积雪覆盖还要绕道,这样一来吕清森至少攀山越岭需要步行200公里以上,而且每个月必须保证要巡线一次,巡线下来至少需要5~7天的时间。吕清森31年如一日,坚持巡护吉林地区海拔最高、环境最差、巡视难度最大的66千伏红白线(红石到白山)。他每月徒步巡线超过200公里,累计行程超过7万公里。\n他总结形成并运用“采光巡线法”等行之有效的巡线方法,及时发现供电缺陷5000多件,确保输电线路连续安全运行无事故,累计为企业减少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适用于“成长如蜕”、“阅历使人丰富”、“坚守”、“执着”等有关话题。\n美文佳作欣赏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鲁迅?王锡荣鲁迅的文字中就是有一种凛然的正气,容不得一点污泥浊水。读多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分辨友与敌、人与兽、是与非、正与邪的能力。\n眼下已是21世纪,鲁迅也谢世70多年了,为什么还要去读70多年前的鲁迅?我们已经读了他几十年,难道还没有读够?鲁迅真的值得我们无止境地阅读吗?不是有人说,鲁迅没有长篇小说,作为作家他“戳不住”吗?不是还有人说鲁迅的文字半文不白,读起来疙疙瘩瘩,文理不通吗?还有人指出鲁迅爱骂人,尖酸刻薄,对冤家“一个都不宽恕”,缺乏和谐精神,甚至提出“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吗?\n又有人指出鲁迅对中医、京剧有偏见,说鲁迅受了苏联的骗,因而替苏联鼓吹,说鲁迅是毛泽东捧起来的,而之所以捧鲁迅,全是为了政治斗争需要。某愤青甚至说,我们花了两千年才推倒一个孔子,难道还要再花两千年推倒一个鲁迅吗?对鲁迅的非议多了。反正如今是破除偶像的时代,又是造星时代,破了精神偶像,造了娱乐明星。鲁迅在当下,也几乎成了娱乐明星。不论正面负面,不管是非曲直,只要吸引眼球。\n许多人不是炒鲁迅,而是借鲁迅炒自己。循此逻辑,诸般高论出现也就不奇怪了。确实,今天网络文化铺天盖地,信息爆炸,五花八门的稀奇物事充斥眼帘,慢条斯理的传统阅读早已过时。但是,我们究竟应该读什么书?除了调节神经的快餐文化、随看随扔的速朽文字,究竟还有没有值得我们沐手敛衽、诚心捧读的书?问题在于书有无阅读价值,究竟以什么来衡量?我想至少要有两点:\n一曰思想价值,二曰文学价值。书是否值得永久读,也只要两点:永久的思想价值和永久的文学价值。孔子已经死了2000多年,还在被人读得津津有味。从孔子到鲁迅之间,无数曾经时髦的人们被历史淹没了,鲁迅之后无数人也已经或将要被历史所淹没,而鲁迅文章仍然为无数人所爱读。为什么?因为他有深刻的思想和隽永的文笔。鲁迅对人性的逼视,对人类灵魂的拷问,让每个读者坐不住。\n当别的思想家在意识形态层面苦苦思索时,鲁迅的目光却审视着比意识形态更深一层的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性。鲁迅的深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鲁迅的文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连敌人都不得不暗暗折服。有谁能够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面对黑暗、暴力、侵略、屠杀而横眉冷对,转而给以致命的一击?这就是鲁迅作为“民族魂”的价值。比之那些无病呻吟、忸怩作态、顾影自怜,“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的缺钙文字,其生命力怎可同日而语!\n且说,有人谓鲁迅文章有语病,半文不白,疙疙瘩瘩。其实是极大的误解。要知道,这已经是对古文的巨大变革了!巨擘迭出的那一代人,用的可都是这样的语言啊!而鲁迅是当时公认的用得最好的一个!没有鲁迅这代人对古文的挣脱,我们至今还在“之乎者也”呢!用这个来否定鲁迅,就否定了那整整一代人,也否认了自己的历史。说这话的人,以为自己比鲁迅高明,其实已经数典忘祖了。老实说,有些地方是他自己没有读懂。\n至于说鲁迅因为没有长篇小说而“戳不住”,那还是“玩笑只当它玩笑”好。谁不知道世界文学巨匠契诃夫、欧·亨利等人,都是写短篇小说的!其实,鲁迅根本就不想当作家,他只是想把中国人的灵魂描绘出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什么小说,什么散文诗歌,对他来说,只是匕首和投枪,用以与黑暗肉搏的。对于“作家”这个名目,鲁迅不屑一顾。“戳不住”论,未免小家子气了。再说到鲁迅的“骂人”,被他骂过的人委实不少。\n不过,别忘了鲁迅是在一个可诅咒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可诅咒的地方,周围是可诅咒的黑暗,“骂”正是鲁迅与黑暗的“无物之阵”对抗的手段之一。其实,人们现在是只看见鲁迅骂人,而没看见别人骂鲁迅更刻毒,甚至向权势告密,那是可以危及鲁迅性命的!其实,鲁迅之“骂”,多出于民族社会利益的考量,而不是一己的恩怨。至少是他认为碍着人民的“牙根”了,不骂不足以匡扶正义、警世戒俗。\n多年来,有人老在说:鲁迅是人不是神,不要神化鲁迅。这说得对。可是,人们一面这样说,一面却要求鲁迅从不犯错——只要从鲁迅那儿发现一点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惊小怪咋呼起来。鲁迅早说过:人要完人,那么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了。是人就有局限性,就有缺点,有偏见。没有缺点就成怪人了。可有的人就喜欢拿了放大镜来看鲁迅的缺点,却往往只是捕风捉影。生活中的鲁迅肯定受过别人的骗,也肯定有偏见。\n【赏评】文章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鲁迅”为题,详细阐明了今天我们读鲁迅的原因。文章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作者列举当今世人对鲁迅的种种非议来引出对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隽永的文学性的探讨,作者指出:“鲁迅的深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鲁迅的文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连敌人都不得不暗暗折服。”因而,今天鲁迅的文章仍然为无数人所爱读。接着,作者对于当今世人对鲁迅的种种非议的观点做出一一批驳,并在批驳中阐明自己的观点。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边破边立,分析深刻而有针对性。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