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种树郭橐驼传达标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11种树郭橐驼传【课内文本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病偻,隆然伏行(曲背)B.其莳也若子(爱护)C.根拳而土易(更换)D.勖尔植,督尔获(勉励)【解析】 莳:栽种2.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传,替经书作注的著作。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他的还有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B.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C.吏,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没有品级的官员或吏卒。4\nD.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也指老百姓。在本文中指的是平民百姓。【解析】 这里的传是指传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对应。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解析】 D与正史写法不同,本文是传记兼具寓言性质。但并非议论说教,而是重在托讽。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译文:__大凡种树的特点,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原来的,它的捣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不再去看。__(2)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译文:__我只知道种树而已,治理(百姓),不是我的职业啊。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做官的喜好多发政令,好像很怜爱百姓,却终于给他们造成了灾祸。__5.文章是怎样运用对比和映衬手法的?答:__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植后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治民与种树相映衬,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__【文言基础知识】语言建构与运用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且硕茂,早实以蕃蕃:多B.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繁殖C.勖尔植,督尔获勖:勉励D.故病且怠病:疾病【解析】 D项中“病”意为“穷困”。7.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4\n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且硕茂,早实以蕃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解析】 C与题干中“且”均为“而且”义。A.将要。B.姑且。D.尚且。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故乡人号之“驼”    B.既然已,勿动勿虑C.不抑耗其实而已D.驼业种树【解析】 A项,“故乡”是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的意思;B项,“既然”两个词,“既然这样”;C项,“其实”指“它的果实”。9.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名我固当B.早实以蕃C.其土欲故,其筑欲密D.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解析】 A、B、C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D项为名词作状语。10.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B.故不我若也C.理,非吾业也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解析】 C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名篇名句默写】文化传承与积累11.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__顺木之天__,__以致其性__。”(2)《种树郭橐驼传》中,“__其本欲舒__,__其培欲平__,__其土欲故__,__其筑欲密__”,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3)《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__顺木之天__,__以致其性__。”(4)文章最后一句“__传其事以为官戒__”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5)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__其莳也若子__。__其置也若弃__。”(6)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__能顺木之天__,__以致其性焉尔__。”【语言文字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4\n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一直以来,研究韩柳的人,多数倾向认为二人为挚友,其实不然。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说:“盖韩柳虽以文章互相推重,其出处固不同,臭味亦非投契。”古代“臭味”指气味,是说同类东西气味相同,引申比喻气味相投的同类人。细品韩柳性情和思想,章学诚说的不无道理。__①__,是因为他们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并成就了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其实,__②__。柳宗元是性情温和的谦谦君子,从不随意说人短长;而韩愈疾恶如仇,不平则鸣。而且,__③__。柳宗元在政治上主张民本思想,认为“利安元元为务”;韩愈在政治上持诛民学说,认为“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答:__①许多人把韩柳看成挚友②韩柳是性情完全不同的两类人③二人的政治取向也不一样__13.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柳宗元认为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不仅徒劳无益,还会造成损害;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育人同样要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着主观愿望和情感恣意干预和灌输。答:__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和育人思想。_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