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5人应当坚持正义【课内文本阅读】审美鉴赏与创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苏格拉底 亲爱的格黎东啊,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我们首先必须考虑是不是应当照你说的那样做。因为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我认为那些道理还跟过去一样真实,我仍旧跟过去一样重视它们,尊重它们。如果我们在现在的情况下不能说出更强的道理来,我是肯定不会对你让步的,哪怕众人对我施加更大的恫吓,如同以妖怪吓儿童那样,声称要监禁、处死、没收财产等等。现在我们能够怎样研究最恰当呢?首先可以提起你对意见所说的那些话,看看我们是不是有理由说有些意见我们应该注意,也有些意见我们应该不考虑。是不是在我被判死刑前这话说得对,到现在就显然成了空谈,无非是戏言和废话而已?我希望和你一道弄明白,在我现在的情况下,格黎东啊,我们说的那个道理究竟是变了,还是仍然有效,究竟是应当放弃,还是必须遵从。那些思想严谨的人,曾经多次断言在人们的意见中间有些必须高度重视,有些不必理会,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格黎东啊,神灵在上,你不觉得他们说得对吗?从人情上说,你并没有明天就要死掉的危险,你的判断不应该为那种局面所左右。请你考虑一下,你认为我们该不该说,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也不必听从所有的人的意见,有些人的要听,有些人的不必听?你以为如何?这话说得不对吗?材料二:格黎东 说得很对。苏格拉底 那就该重视好的意见,不管那些坏的意见吗?格黎东 是的。苏格拉底 好的意见不就是明白人的意见,坏的意见不就是糊涂人的意见吗?格黎东 当然是。苏格拉底 在这方面,我们该怎么说呢?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是重视一般人的赞美、责备和看法,还是只听从一个人,即医生或教练的褒贬意见?格黎东 只听从一个人的。苏格拉底 那他就该畏惧那一个人的责备,喜爱那一个人的赞美,而不理会众人之见啰?格黎东 很明显。苏格拉底 那他就该照着那一位主管和内行的意思行动、锻炼、喝水、吃东西,不用理会别人的想法啰?格黎东 就是。苏格拉底 很好。他如果不服从那一位内行,不理睬他的意见和赞许,而听信另外一些外行的话,不是要遭到损害吗?6\n格黎东 怎么不是呢?苏格拉底 什么损害呀?哪方面的损害?损害那个不服从者的什么部分?格黎东 显然是他的身体,因为遭殃的是这个部分。苏格拉底 你说得对。别的事情岂不也是这样吗,格黎东?我们用不着一一枚举,可以总起来看。例如正义和不正义,丑和美,好和坏,这都是我们现在所考虑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上我们是应当听从众人的意见,对众人的意见诚惶诚恐,还是应当只听那一个内行的,对他毕恭毕敬胜于他人?我们如果不听他的,就会损伤我们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难道不是这样吗?材料三 苏格拉底 请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是不是在某某情况下可做,在别的情况下不许做?是不是像我们以前曾经多次同意,而且现在刚刚说过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做不正当的事都是既不好又不美的?是不是我们以前的那些主张在这几天里都已经全部推翻了?格黎东啊,我们这些上年纪的人是不是没有觉察到,我们的那些严肃的交谈并不比儿童高明?是不是我们说过的全都确定不移,不管人们是否同意?是不是我们必须承受一些比死刑更加重或者比较轻的刑罚?是不是做不正当的事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做此事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是邪恶的、可耻的?我们要不要这样说?格黎东 要。苏格拉底 那就无论如何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了。格黎东 当然不能。苏格拉底 既然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那就连那个人们所相信的以不正当报不正当也不行吗?格黎东 看来不行。苏格拉底 怎么啦,对人做坏事行不行?格黎东 当然不行,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怎么啦?以坏报坏,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格黎东 当然不正当。苏格拉底 因为对人做坏事跟做不正当的事是一样的。格黎东 你说得对。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谈话一开始,苏格拉底就表明了观点:合乎道理的就听从,不合乎的就不从。B.苏格拉底认为,那个过去为自己所服膺的道理,即使受到死亡的威胁也应该继续信奉。C.苏格拉底提出第一个问题:是应该听从众人的意见,还是应该听从专家的意见?D.“是听从道理”“无可非议的道理”“所讲过的道理”“更强的道理”其中的“道理”意思相同。【解析】 D项,前三个“道理”指正义,第四个“道理”指理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6\nA.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在狱中与格黎东会面,两人对应不应该越狱的问题进行了探讨。B.苏格拉底认为,所有意见都要尊重,尤其符合道义的意见更应该要遵从。C.一个运动员应该听从医生或教练的意见,而不是众人的意见,否则就会损害他的健康,从而反驳了格黎东关于苏格拉底不逃跑众人就会对他产生不好看法的观点。D.正是这种对道义的坚持,成就了苏格拉底的伟大。如果他不是不顾死亡的威胁也要与道义站在一起,那么他的死也就不会为后人所赞叹。【解析】 “所有意见都要尊重”错,材料一中苏格拉底说:“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3.根据材料二、三,下列关于“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苏格拉底创立的问答法原则是:与人辩论时,开始不要讨论分歧的观点,而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取得一致后,自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B.具体的做法和特点是,开头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对方连连说“是”,同时,尽力避免让他说“不”。一开始就说“是”字,会使对方的整个心理趋向于肯定的一面。C.让人作出“是”的反应,并非容易。所以,对提出的问题要经过思考,方法有以下几种:从对方的需要出发,从对方的角度提问;提出常识范围以内的问题;巧妙诱使对方承认己方的立场。D.苏格拉底的谈话艺术就像为人“接生”一样,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源于人的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他的谈话法的最大特点是归谬。【解析】 “最大特点是归谬”错误,应该是“最大特点是诱导”。4.请赏析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答:示例:连用9个问句,节奏一句比一句强烈,语意一句比一句扩展,气势磅礴,酣畅淋漓,表达出苏格拉底对于“正义”的深刻理解与坚持,刻画出一个执着信仰的哲学家形象。【语言文字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5.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下面是苏格拉底与欧西德的一段对话,请根据对话提示,运用“苏格拉底方法”,补充上谈话内容。欧西德 我生平所做之事,没有“不正”的。苏格拉底 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吗?欧西德 能。苏格拉底 虚伪是“正”还是“不正”?欧西德 不正。苏格拉底 偷窃呢?6\n欧西德 不正。苏格拉底 __①__?欧西德 正。苏格拉底 你方才说偷窃是不正,现在又何言正呢?欧西德 以前是对友,现在是对敌。苏格拉底 小孩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味很甜”。小孩吃了,救了性命。这是“正”还是“不正”?欧西德 正。苏格拉底 __②__?欧西德 正。苏格拉底 __③__?欧西德 苏格拉底,我不能回答你了。答:示例:①诱敌而窃敌物,是“正”还是“不正”__②你的朋友因精神失常欲取刀自杀,你将他的刀偷走,这是“正”还是“不正”__③你说“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现在又何以对友呢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张群生不仅军号吹得嘹亮,而且计谋多,刘君连长在烟台峰上指挥战斗时,他出过不少点子。平时,战友们都对他拳拳服膺。B.父爱的缺失和母亲的严厉掌控,让年少的他无所适从、诚惶诚恐。C.盛家的家庭关系中孝道是排在首位的,盛老太太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儿子盛紘对其事之以礼,毕恭毕敬。D.家长对孩子的爱当然无可非议,但缺乏思考的爱,也往往成了骗子收割“智商税”的突破口。【解析】 A项,拳拳服膺:诚恳地信奉。语境中指佩服的意思。运用错误。B项,诚惶诚恐:古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子对皇帝的敬畏。后也用来形容十分小心谨慎、极为害怕不安的样子。语境中指害怕不安,运用正确。C项,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语境中指盛紘对盛老太太非常恭敬,运用正确。D项,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语境中指合情合理,运用正确。7.下面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以余秋雨《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的出现,让散文写作带来新的自信和可能,也吸收了众多曾经游离于散文的读者。A.以余秋雨《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的出现,让散文写作带来新的可能和自信,也吸收了众多曾经游离于散文的读者。B.以余秋雨《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的出现,给散文写作带来新的自信和可能,也吸收了众多曾经游离千散文的读者。C.以余秋雨《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6\n的出现,给散文写作带来新的可能和自信,也吸引了众多曾经游离于散文的读者。D.以余秋雨《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的出现,让散文写作带来新的自信和可能,也吸引了众多曾经游离千散文的读者。【解析】 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介词使用不当,第二分句“让散文写作带来新的自信和可能”中“让”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但“散文写作带来新的自信和可能”不能作为它的宾语,可将“让”改为“给”。二是语序不当,第二分句中“自信和可能”,按照语序应该改为“可能和自信”;三是搭配不当,第三分句中的“也吸收了众多曾经游离于散文的读者”,这句主语为“散文”,显然“散文”与“吸收”主谓搭配不当,可将“吸收”改为“吸引”。故选C项。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新时期以后,散文进一步获得发展空间,无论是题材、文体还是艺术风格都呈现新素质,在处理文学与政治、个人与社会、现实与历史的关系等方面趋于成熟。1985年前后,当小说、诗歌、戏剧出现显著变革,散文写作也逐渐开始寻求变革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后,“散文热”兴起:现代散文作品重刊,各类散文书系、类编、选本层出不穷;散文刊物增多,“晚报”“周末”类报纸几乎都辟有随笔、小品专栏;( );散文一度成为读者日常生活的文化消费品。也就是在这样的变化中,散文再一次靠近大众,成为与读者阅读生活紧密联系的文体。A.报纸专栏为散文写作者提供了创作平台B.报纸杂志增多,在散文阅读方面,给了读者更多的阅读选择C.散文数量的增加,让散文有了进一步发展空间D.散文写作者增多,非职业写作给散文发展带来活力【解析】 解答本题可从补写句子关系密切的上下文分析。首先上下文所用的标点符号都是分号,说明所补写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与原文构成并列关系;其次从内容上看,上文前两个分句分别从“散文作品”和“散文刊物”这两个方面表述,后一句从“散文读者”的角度表述,A、B两项与上下文表述重复,而C项只是从散文数量的角度表述,过于片面。9.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标点使用的问题,请找出来并作修改。我校将举办“书香满校园活动”,特邀请在文学界颇有建树的您参加。活动中您将有幸被安排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并发言。发言时务必把您的大作“唐宋名词鉴赏”展示给学生,曾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在此先致谢忱!答:第一个后引号移至“活动”前。“唐宋名词鉴赏”的引号改为书名号。“有幸”删掉。“务必”改为“请”。“曾在学生中”前面加主语“这本书”。10.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6\n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就复工复产期间渔业安全生产做出部署。《通知》要求严格落实渔船进出港报告制度,对从重点地区返抵和出现发热等症状的渔民,按医学要求进行隔离和检查,并及时向船籍港渔业主管部门报告。且需紧盯渔船恶劣天气防范以及商渔船碰撞等关键环节,重点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安全隐患突出的地区和作业渔船进行重点整治,严厉打击“超员、超载、超风级、超航区”航行和冒险出海作业行为。(1)请为上面的新闻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答:示例:渔业复工复产加强安全监管(2)请概括《通知》内容中的两条要求,每条不超过12个字。答:抓好渔民疫情防控。抓好渔船隐患排查。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