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历下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第1页(共6页)历史试题(2020.1)第I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中学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场“保护历史根脉,珍爱人类共同遗产”的历史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题: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据报道,在陕西省考古中首次发现与半坡遗址同时代的祭祀遗迹。如果半坡原始居民用“祭祀天地”的方式庆祝粮食丰收,他们祭祀所用的粮食作物应该是A.水稻B.玉米C.粟D.红薯3.“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立伟业,雄立东方。”诗中被奉为“始祖”的是A.盘古、皇帝B.黄帝、炎帝C.黄帝、大禹D.炎帝、大禹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人面鱼纹盆B.司母戊鼎C.毛公鼎D.兵马俑5.在殷墟,讲解员指着一些刻有文字的残片说:“这些文字内容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B.确立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D.推行郡县制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以“尊王攘夷”为旗号,结为联盟,抵抗夷狄,其中最早称霸的诸侯是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8.《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第2页(共6页)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升的原因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实施了分封制D.大一统局面的形成9.如果把“夏朝建立”“武王伐纣”“诸侯争霸”与“各国变法”作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可以是A.人类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0.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11.战国末期“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由此可以看出与“秦为首强”有重要关系的事件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文景之治D.苻坚改革1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这是琅邪石刻中反映秦始皇功绩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赞颂了秦始皇的功绩是A.统一度量衡B.统一思想C.统一文字D.统一六国13.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陈胜、吴广起义B.秦朝的暴政C.修建阿房宫D.项羽、刘邦起义14.《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对外战争B.增加徭役C.焚书坑儒D.休养生息15.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大一统”第2页(共6页)C.“光武中兴”D.“王与马,共天下”16.“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始皇统治时期C.汉高祖统治时期D.汉武帝统治时期17.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A.汉武帝B.霍去病C.卫青D.张骞18.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漠北战役后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C.班超出使西域后D.丝绸之路开辟后19.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B.发明印刷术C.改进造纸术D.发明“麻沸散”20.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成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是A.《史记》B.《汉书》C.《黄帝内经》D.《齐民要术》21.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22.一位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面的示意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是A.西晋B.前秦C.北魏D.北齐2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与这段材料相关的成语典故是A.卧薪尝胆B.纸上谈兵C.四面楚歌D.投鞭断流2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景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第3页(共6页)A.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B.社会比较安定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5.“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A.贾思勰B.刘徽C.祖冲之D.郦道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3分)请任选一幅图,列举出该学派的名称、代表人物及政治主张。(6分)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摘自《国史大纲》(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在教育方面留下了哪个“绝大的影响”?(3分)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广少奎《中国教育活动通史》(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思想变革出现的重要意义。(4分)第4页(共6页)27.(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BA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1)请填写完整材料一中A、B位置的职务名称。(4分)该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哪一政治制度?(3分)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3分)为解决此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材料三著名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3)请依据材料三概括钱穆的观点。(3分)第5页(共6页)28.(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3分)材料二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司马光《资治通鉴》(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3分)依据材料概括“魏主”改革的主要措施。(4分)并结合所学说出此次改革起到的作用。(4分)材料三“这一……交融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王众荦《魏晋南北朝史》(3)依据材料三,归纳“交融”对历史发展的影响。(3分)第6页(共6页)2020.1七年级期末试题参考答案:1.A2.C3.B4.B5.A6.C7.C8.A9.B10.A11.B12.D13.B14.D15.A16.D17.D18.B19.C20.A21.D22.A23.D24.C25.C26.(16分)(1)局面:百家争鸣(3分)图一:道家: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老子、无为而治)图二:法家:韩非、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图三:儒家:孔子、“仁”/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孟子、仁政)(荀子、礼治)(6分)(2)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有教无类。(3分)(3)意义: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社会发展。(4分)27.(17分)(1)A皇帝B丞相(4分)制度: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3分)(2)问题:诸侯国实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3分)措施: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实力‘建立刺史制度(4分)(3)观点:郡县制促进了国家统一(3分)28、(17分)(1)历史现象:民族交融(3分)(2)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3分)措施:说汉语、改汉姓。(4分)作用: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4分)(3)影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空前强盛的隋唐时期奠定了基础。(任意答出1条可得3分)第6页(共6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