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材简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产生新物质。因此对新物质的观察与辨别是确定化学变化的关键要素。本课将引导学生在前一课观察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变化的基础之上,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并且通过变化现象与产生物质的观察与分析,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有新物质产生,且同一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物理变化的发生。【学情分析】在前几课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会关注到物质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等,同时他们也会产生“改变颜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吗?”“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等疑问。本课他们将有机会对物质变化产生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与考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同时渗透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需要合适的条件这一隐藏概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实验中发现新物质的产生。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5\n难点:能通过观察蜡烛燃烧和加热白糖实验,认识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教学准备】教师:蜡烛、蜡烛底座、玻璃片、玻璃杯、试管夹、火柴、护目镜、白手套、白砂糖、金属勺、牙签(以上物品每组一套)、教学课件、贴纸。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课件出示火柴燃烧图片)问: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你能通过实验发现新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吗?(生交流)2.(ppt出示蜡烛和白砂糖)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很常见,今天我们用蜡烛和白砂糖这两种常见物质,通过实验来研究它们的变化过程中有没有产生新物质。[设计意图:聚焦研究目标,明研究主题。]二、探索(预设25分钟)(一)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材料准备:蜡烛、火柴、玻璃杯、玻璃片、试管夹]1.ppt出示点燃的蜡烛,问:“蜡烛在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吗?怎样证明我们的想法?我们可以怎样研究?”学生交流。2.出示实验方法,先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悬空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方,观察玻璃杯内壁的变化。再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让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观察玻璃片的变化。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3.请学生交流实验中的注意点,教师ppt出示温馨提示。(1)实验前戴好护目镜。(2)玻璃杯悬空倒扣时不能把蜡烛封闭。(3)注意安全,不用手触摸刚加热的玻璃片。(4)仔细观察,及时记录。4.学生进行探究活动。5.交流汇报。教师: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吗?你这样说的证据是什么?小组上台交流,组间交流补充。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5\n教师小结后提问,“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固态的蜡烛会变成液态的蜡流下来,火焰熄灭冷却后流下来的液体蜡又变成了固态,这个现象是什么变化?”学生做出交流。[设计意图: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观察白糖加热的过程中观察的更仔细,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二)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材料准备:不锈钢勺子、白砂糖、蜡烛、火柴]1.ppt出示材料,加热白砂糖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你打算怎样研究?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2.教师小结。在勺子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白砂糖的变化。要注意安全,不要被烫伤。及时观察记录。思考白糖在加热过程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3.学生进行探究实验。4.交流汇报。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吗?5.教师小结: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加热过程中白糖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这是有颜色的新物质。加热后散发到空气中有特殊气味的是新物质。最后产生的黑色物质是新物质。[设计意图:让学生养生仔细观察,乐于思考的好习惯,为下一环节寻找身边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做好铺垫。](三)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1.ppt出示燃烧的蜡烛、加热后的白砂糖,问:像蜡烛、白砂糖这样在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现象,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产生新物质的变化?2.学生交流。3.课件出示钢铁生锈、虾煮熟后变化的图片、烘培蛋糕视频、以及相关化学变化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三、研讨(预设7分钟)1.学生交流研讨:化学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2.提问:哪些变化是有益的?哪些变化是有害的?学生举例。3.教师出示视频与文字资料供学生研讨交流。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5\n4.小结:化学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有些是有益的比如:用面粉做蛋糕,牛奶做酸奶,有些是有害的比如铁生锈、垃圾燃烧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变化的意义,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探究的兴趣。]四、拓展延伸(预设3分钟)1.学了这节课以后,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物质都在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了新物质,有一些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还伴随着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是有益的,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是有害的。2.课后去观察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化学变化,并仔细观察在变化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设计意图:为下一课的内容做好铺垫。]【板书设计】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现象新物质发光发热有火焰玻璃杯内侧有液滴点燃蜡烛玻璃板变黑(水、二氧化碳、炭黑)变液体有焦味有气泡加热白砂糖黑色固体(焦糖、二氧化碳)………………【作业设计】1.所有的化学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2.白砂糖在加热过程中没有产生(C)。A.炭B.焦糖C.水D.二氧化碳3.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4.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5\n附:学生学习材料钢铁生锈:钢铁生锈,是因为铁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接触就会生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如果不及时除去铁锈,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被腐蚀得更快了。面粉烘培蛋糕:用面粉烘制蛋糕的过程中,酵母中的转化酶、麦芽糖酶和酒化酶等多种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将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糖、氨基酸、有机酸和脂类等。脂类使面团具有一定的芬芳,二氧化碳让面团变得蓬松、多孔、柔软、有韧性。淀粉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为麦芽糖,所以面粉在发酵后有糖化或液化的现象。各种有机酸以乳酸为主,使面团呈现酸性,发酵温度越高,糖分越多,乳酸发酵越快。虾煮熟变红:虾体表的颜色主要是由其甲壳真皮层中的色表细胞所决定的。虾被煮熟变红是由于虾的外骨骼的色素区内含有一种虾红素(也叫虾青素),该色素原为橙红色,可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相结合,变为其他颜色。当蛋白质被破坏、变性或与虾红素分离时,颜色即变为原来的橙红色,因此虾煮熟后外壳会变为红色。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