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使用42张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使用42张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使用42张

  • 2022-08-01 09:22:02
  • 42页
  • 26.96 M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n导入新课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n作者简介开国上将杨成武●生平: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成就: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代表作品:《杨成武军事文选》《忆长征》《反攻进攻曲》《战华北》《新的使命》《回忆录》。\n写作背景伟大的征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n文体知识回忆录回忆录,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它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全面研究断代史、学术成果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n文体知识回忆录文亲笔回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字忆录回表忆口述回回忆录主人公不亲笔撰写,而是采用自己口述、他现录忆录人记录整理的方式。形画册回是图文并收,以画为主,对自己或他人一生的总体记录,或式忆录是对一段重要岁月的精彩回顾。在对主人公进行回忆访谈的同时进行视频拍摄,之后经专业视频回的影视编辑、剪辑技术,结合主人公以前的照片、影像以及忆录其他资料,通过添加音乐、专业的播音人员解说而制作成的视频形式的回忆录。\n文体知识回忆录可直接叫《××回忆录》;也可写成常规的记叙文标题,如标题《我在山东十六年》;还可采用双标题形式,如《难忘的岁月—在抗美援朝的日子里》。①交代写作缘起。即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写回忆录。如果是现写实中的某一事件引起了回忆,可将这一触发事件描述下来,引作开头出正文。②直接交代背景。如一些革命战士写的回忆录,一开要头就写“那是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直奔中素心题材。这部分是写作的重心所在。回忆录一般以时空变换、人物行动、主体物品等为线索进行叙述和描写。有总结型、评论型、展望型等多种写法;也可不专门写结尾,结尾让文章自然收束。\n文体知识回忆录写是有组织的集体写作方式。撰者一人叙述,多人帮助记录整作公撰理,查找核对资料,分头撰写成章。因是组织行为,在事件方叙述上具有原始资料的权威性,在叙述方式上也最讲政治。式是个人化的写作。撰者亲历亲为,所述之事,印象深刻,情私撰感真切,在叙述上多以情节生动、描写细腻见长。优点亲闻,亲见,亲历,是第一手资料。优①时间久,因记忆不清会带来误差;②有个人利害在其中,缺有意夸大或缩小历史的真实情况;③受政治环境影响,带有缺点点某种政治偏见或偏激情绪;④受地位局限,对事情了解不全面,结论不一定准确。\n文本分析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8段):我们终于抵达了吴起镇。第二部分(第9-20段):我们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歼灭了蒋介石派来“追剿”的二马骑兵。第三部分(第21段):与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消灭了千佛山的一股反动民团。第四部分(第22段):离开吴起镇,前往陕北甘泉,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胜利会师。第五部分(第23-31段):回忆在吴起镇时,“我”与黄开湘在前往参加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途中遇到了邓小平同志。第六部分(第32-46段):全军干部会议召开,毛主席发表讲话,大家受到鼓舞,最后进行全体会餐。\n文本分析叙事线索《长征胜利万岁》记述事件的线索是什么?好处是什么?1.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从整体上说,文章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由先到后组织材料的:写红四团到达吴起镇,作者交代了时间为“10月18日这一天”;写毛主席等到吴起镇用了“没隔多久”来表示时间的延续;在记述吴起镇战斗时分别以“10月的一天早晨”“8时整”来提示时间的变化;记述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又以“吴起镇战斗之后”交代了时间。从局部来说,文章也多次点明时间的变化,比如写中央召开会议,分别以“太阳快要出来”“天刚蒙蒙亮”“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来交代时间的变化。2.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可使文章脉络清晰,符合回忆录文体的一般要求,也符合读者的认知习惯,有利于读者阅读。\n文本分析内容概括1.文章具体描绘了哪几个场景来记录长征胜利这一伟大历史时刻。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先后详细描绘了红军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场景,表达了对长征取得胜利的欣喜和激动之情。\n文本分析内容概括2.仔细阅读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说说这些论述主要讲了哪些内容。(1)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时间。包含了总的长征时间、战斗时间、休息时间、行军时间。(2)总结了红军长征途经地。共走过十一个省,走了二万五千里,是前所未有的长征。(3)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成就。占领几十个城镇、筹款数百万元,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4)总结了红军长征的困难。路途遥远,敌人围追堵截,说不尽的艰难险阻。(5)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n文本分析手法分析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找出具体语句并简要分析。(1)(第4段)“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环境描写。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天空是蓝盈盈的,优美的自然环境营造了队伍进入小镇的欢乐祥和的氛围。\n文本分析手法分析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找出具体语句并简要分析。(2)(第17段)“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场面描写。作者对战斗场面的描写非常精彩,也很有条理。先写对走在前面的敌人兵团的攻击,这个团被打得“七零八落”,之后又重点写了团里的马,“狂奔乱跳”。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n文本分析手法分析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找出具体语句并简要分析。(3)(第24-30段)“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然后问:‘你们驻扎在哪里?离这儿多远……我点着头说:‘好,我回头派人给送去。’”语言描写。这段对话写的是邓小平同志从作者所在队伍拨一批布用。邓小平同志全程用商量的语气,毫无上级对下级的命令语气,“我”对首长的要求满口答应,积极配合,整段对话气氛融洽、和谐,体现了革命首长平等待人、平易近人的品格。布都是用来给下级同志做衣服,体现了首长对下属的关心爱护。\n文本分析手法分析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找出具体语句并简要分析。(4)(第34段)“会议还未开始,会场里熙熙攘攘,许久不见的同志相互寒暄、敬礼、握手。我找了一个靠墙的地方坐下。”环境描写。对会场情况的简单介绍,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许久不见的同志相互寒暄、敬礼、握手”等内容,反映了同志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n文本分析手法分析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找出具体语句并简要分析。(5)(第44段)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也许是由于刚才骑马狂奔出了阵汗,衣服湿了,现在骤然一热,我身不由己地打了一个寒噤,但还继续听着毛主席的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景物、心理描写。适当加入自己的感受,如“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这里还写太阳“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用景物描写烘托会场的热闹气氛。\n文本分析手法分析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情感的写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在本文综合运用,交织细密。记叙、描写中融入抒情、议论,可以增加感染读者的力量。本文是回忆录,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记叙了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总结长征的意义宣布长征的胜利等事件。在记叙过程中,运用场面、运用、心理描写及侧面描写来表现红军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记叙中融入抒情、议论,更好地表达了长征胜利后作者的喜悦之情及对革命烈士的追思及对革命美好未来的向往。总之,全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使全文中心突出,情感充沛。\n文本分析形象分析1.本文是回忆录,属记叙类文体,找出文中形象较为鲜明的人物,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特点的。示例:邓小平(文中的邓小平是一个爱护战士、平易近人的首长。)①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从邓小平同志与“我”的交谈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②“小鬼”这一亲昵的称呼,更拉近了邓小平同志与战士们之间的关系,显得他尤为平易近人。③“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则是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邓小平同志丝毫没有首长架子。\n文本分析形象分析2.这篇文章展示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①文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形象;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消灭反动集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③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④通过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形象。\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1.结合毛主席的讲话,谈谈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1)红军长征胜利创造了历史。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2)长征是宣言书。长征的胜利宣告了红军战略转移取得了成功。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1.结合毛主席的讲话,谈谈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3)长征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1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4)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5)长征的胜利证明了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只有跟着共产党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成功。\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是虚无缥缈的抽象事物,而是依托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而存在,其基本要素来自一个个具体的生动的案例,因而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是红军战胜千难万险的根本保证,也是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之源。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独立自主精神、乐观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以民为本精神,构成了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理想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开展革命斗争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是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坚定的崇高的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受住了艰难险阻的考验,最终取得了胜利。\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始终坚守的底线,没有这种精神就必然丧失革命的热情和强大的力量。在长征途中,为了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红军在宣传上做足了功夫,要求每人每天都写一条至五条标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比如,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印发了《为抗日讨蒋告工农民众爱国战士书》等文告、传单,积极组织人员等深入城乡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和主张,成功组建了由周素园任司令员的贵州抗日救国军。\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是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体现出来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比如,飞夺泸定桥就是一个最好的案例。1935年5月25日,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之后,国民党的军队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作战指令。红四团接令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与敌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独立自主精神,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在长征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后,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依靠自身力量和智慧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重大问题。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后,就召开了事关中国革命走向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了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常委中再进行分工、取消“三人团”、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等重大决定,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乐观主义精神,一直是支撑红军笑对困难、积极向上、保持朝气的重要精神营养。尤其是在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面对国民党军和地方武装围追堵截的生死考验,同时还要经历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抱持消极的情绪和悲观的心态是不可能完成革命任务的。然而,各种艰难困苦并没有把红军压垮,反而激发了其革命斗志和前进动力,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充分展现了红军锐不可当的革命锐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实事求是精神,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制胜法宝之一,确保了其方针、政策、军令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赢得革命胜利的保证。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的实事求是精神,主要体现在对作战方针、土地革命、革命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实践上。比如,遵义会议否定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适应了革命的需要;打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等土地革命的口号,赢得了贫苦百姓的大力支持,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作出了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一系列正确的命令;等等。\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团结协作精神,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带领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秘密所在,充分体现了坚决服从中央、自觉执行命令、始终团结一心的良好精神风貌。其中,最能体现这种团结协作精神的,是红五军团、红九军团掩护中央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以及朱德、刘伯承极力拥护中央北上方针而使张国焘分裂主义未能得逞的大局意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是全军上下得以顾全大局、团结一心、致力革命的根本前提,维护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权威,确保了红军长征的顺利进行。\n文本分析思考探究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以民为本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充分维护、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红军责任所系。长征伊始,红军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要求“坚决地与脱离群众、破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对于不能教育的破坏纪律的坏分子,应给以处罚”;在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传唱着一首《红军纪律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个个要实行”;进入贵州后,红军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要求杜绝一切侵害群众、脱离群众的行为;等等。红军所到之处,真正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尊重群众、爱护群众、帮助群众,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n文本分析写作特点1.叙事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课文写的是长征胜利完成前的事情,作者选取了到达吴起镇、痛击二马骑兵、甘泉会师、邓小平借布、全军干部会议等几件事。全军干部会议是对长征的总结大会,是叙述的重点,因而详写,痛击二马骑兵,是长征途中的最后有战,标志着国民党“追则”计划彻底失败,有其特殊意义,所以作者也进行了详写。其余几件事略写。另外,甘泉会师在时间上是在全军干部会议之后但作者把全军干部会议放在文章的最后,作为重点叙述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n文本分析写作特点2.叙议结合,通过议论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行文中,作者适时地插入议论,有的是对红军战士的总体的评价,有的是对党的干部、党的政策的评价。如:第3段,写红军长征经过千山万水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坚韧顽强;第7段,写红军战士重新见到苏维埃这个名字的激动之情,表现了战士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第10段,阐明了红军对敌斗争的政策和原则;在全军干部会议上,“你们一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你们最辛苦了!”一段议论,高度赞扬了毛主席、周副主席、张阳天总书记等领导人为革命事业不辞辛劳、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在叙述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议论,宜扬党的政策,突出了人物的品格,深化了文章的主题。\n文本分析写作特点3.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口语化特色。文章句式灵活,多用短句感叹句,就像作者在和读者面对面交谈,亲切自然。文中的叙述语言,对话,特别是和老首长邓小平的对话,口语色彩鲜明。如“我与大队长黄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这一句,就是典型的口语。“我”和邓小平的对话,更是朴实自然,“是的,上交了不少,还留了一点”“讲妥了,一言为定!如有多,还可以给机关同志添件衬衣”,如话家常。\n文本分析写作特点4.善于运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如:“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灿烂的阳光,蓝蓝的天空,烘托了欢快的气氛,突出了红军战士进人吴起镇的兴奋、激动心情。写甘泉会师,“虽然那天天降大雪,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是热乎乎的”,以寒冷天气反衬战士们内心的激动。\n技法点拨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n技法点拨场面描写在场面描写中,人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很多个,也可以是一件事物。但是要以人物描写为主,场面为辅。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1、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n技法点拨场面描写2、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n技法点拨场面描写3、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n技法点拨场面描写\n技法点拨场面描写这时的我,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过分,好不容易胡乱套齐了衣服,背包却怎么也打不上,脑门上急出一层汗。打了拆,拆了打,折腾了两三次就是打不好。心里一慌连手指也给缠了进去。最后干脆一咬牙,横七竖八地给被子来个“五花大绑”,就往肩上一扛,跳下地,拖拉着鞋,冲出门外……【简析】这就是一个场面描写,有特定的时间:到军营的第四个夜晚;特定的地点:军营里。人物是新兵们,细节描写就是“我”打背包的事件。在栩栩如生的画面里,让我们看到手忙脚乱的新兵的状态。\n总结全文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