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年秋六上语文教案: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2022年秋六上语文教案: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3.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查找鲁迅先生相关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悄然陨落,但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质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他是谁?(课件出示鲁迅先生图片)(板书:鲁迅先生)这节课,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再次走近鲁迅先生。(板书完善课题)2.明确目标: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圈画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这节课我们除了弄懂我们不理解的问题,还要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读学习提示。课件出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结合资料和同学交流: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回顾方法。(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我们要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带着问题边读边圈画有用信息,并运用这些方法快速默读课文。\n(2)小标题比段意简练,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为短语。(3)我们可以抓关键词句,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来感受人物形象。【设计意图】以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思路清晰。温习阅读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板块二快速默读,概括事件1.默读梳理。(1)速读: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段落之间用空行隔开。明确:哪几个事件是用段落之间的空行隔开的?(2)归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注意,小标题比段意更简练,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文中的关键词句。2.交流反馈:学生多元表达,教师相机板书。(板书:谈《水浒传》笑谈“碰壁”除夕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3.明确写法。(1)过渡:这五件事情都是周晔对鲁迅先生生前的回忆,而如今先生却躺在了万国殡仪馆。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2)点拨:先写鲁迅先生逝世,众多人来悼念他,再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的事情,说明此文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板书:倒叙)【设计意图】以小标题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明确文章的写法,有助于训练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便于下个环节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板块三借助资料,理解课文1.梳理问题: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圈画出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我们来交流一下。预设:为何伯父去世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为何伯父那么大的人,走路还会碰壁?为何车夫脚上不穿鞋?2.借助资料,解决问题。(1)自主解决: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解决“为何伯父去世会有那么多人前来吊唁”。明确:伯父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们爱戴。(2)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资料,集小组的智慧解决“为何车夫脚上不穿鞋”。\n小组讨论明确:当时社会黑暗,百姓过着穷苦的生活。(3)引发讨论:为何伯父那么大的人,走路还会碰壁?(学生初谈“碰壁”)【设计意图】“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借助相关资料,自主合作,层层推进,由易渐难地解决心中的疑问,学生学会合作分享,答疑解惑的能力得到锻炼。板块四抓关键词句,感受形象1.自主感悟:默读课文,认真想一想: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请同学们圈画关键词句,在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2.交流反馈。(相机板书)预设:(1)谈《水浒传》:鲁迅先生对晚辈的关心。课件出示:●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小结:通过鲁迅先生的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的率真、有趣,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晚辈的热情关怀、谆谆教诲。(2)笑谈“碰壁”: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乐观斗争的精神。课件出示:●“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①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说“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结合我们前两课的学习以及阅读到的资料,说说“四周黑洞洞的”是指什么,“碰壁”又是指什么。明确:“四周黑洞洞的”指当时社会的黑暗;“碰壁”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屡遭挫折和迫害。②指名读,鲁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③从他幽默的话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④小结:从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用幽默的话语暗示自己的身世遭遇,显示出他对困难和敌人的轻蔑,体现了他的自信与乐观的精神。(3)除夕放花筒:鲁迅先生慈祥而又率真。\n课件出示: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①提问:这是对鲁迅先生的什么描写?(神态描写)②齐读这句话,感受鲁迅先生的慈祥与率真。(4)救助车夫:鲁迅先生对贫苦人民的关心。①思考: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这些句子是对鲁迅先生什么方面的描写?课件出示:●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②质疑:读到这些句子,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预设:为何“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③小结: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现出他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心,他为天下穷人的无出路而忧虑,同时又为自己无力解救苦难中的穷人而叹息。(5)关心女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①从哪里感受到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②女生读:读出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感激之情。3.升华过渡:这样的伯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课件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1)学生齐读,提问:“别人”指的是哪些人?(2)过渡:就是这样一位伯父,一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伯父,他就这样离开了,想到这里,小周晔——课件出示:\n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①齐读这句话。②课件出示鲁迅先生葬礼图片,思考:a.如果你是黄包车夫,在葬礼上,你会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呢?b.如果你是女佣阿三,在葬礼上,你又会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呢?c.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补充巴金的《悼鲁迅先生》)4.总结所得。同学们,通过周晔对伯父的回忆,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你对鲁迅先生有了哪些更加深刻的认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结合旧知,感知人物形象,注重将感悟和朗读相结合,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和对人物形象的体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刻。【板书设计】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业设计】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周晔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整个教学过程较为开放,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自主感知人物形象。\n1.自主学习,合作共读。本着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起穿针引线的辅导作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疑,自主感知人物形象,整节课完全向学生敞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妙语连珠,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2.借助资料,深入探究。学生对文中的社会现象认知不够,想深入理解文章中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是比较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课前让学生大量查找背景资料,课中学生借助资料释疑解惑,教师补充资料,由易渐难,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水到渠成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