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

首页 > 高中 > 政治 >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

  • 2022-07-21 15:22:13
  • 8页
  • 120.58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一、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二、国家性质(即国体)★含义:国体即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是一定阶级的专政。决定因素: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类型: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我国称为人民民主专政)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地位: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最大特点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注意:公民包括人民和犯罪分子)四、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前三种国家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五、我国人民民主★★★本质与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属性:阶级性(民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被统治阶级不享有真正的民主)特点: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真实性,(表现在: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注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说政府的权力或公民的权利扩大或缩小,因为政府的权力或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范围也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只能说人民的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注意:a、要求满18周岁,不分民族、职业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b、是公民选举人大代表、国家公职人员及被选为人大代表、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等)P9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包括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P9★★★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一律平等+权利义务+个人国家)★★★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对公民的要求:a、树立权利意识,珍惜权利;b、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公民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要服从国家利益)四、区分权力与权利: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对应方是服从,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对应方是义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权利为公民所享有;权力不能转让,不能放弃,而权利有的可以转让和放弃。第三框政治生活:有序参与一、我们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作用;e、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二、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a、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b、学习政治知识;c、贵在实践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框题一民主选举一、从选民角度看,选举方式可分为: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从候选人角度看,选举方式可分为: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四种选举方式各有优点,也各有局限性)二、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三、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成员选举都是直接和差额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市级及以上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人员均实行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材料题目中有特别说明的除外)。框题二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一、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包括:(选举+社情+咨询+公示+听证)★★★(1)民主选举(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3)专家咨询制度(4)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5)社会听证制度二、为什么公民要参与民主决策(民主性+科学性+理解实施+责任感)★★★必要性: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往往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8\n意义:a、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b、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c、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d、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框题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三、我国的基层民主:是什么?主要形式是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自治组织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都是基层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由群众直接选举产生,不属于政府部门,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城市社区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为什么?(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实际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②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③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怎么办?(村民怎么自治、居民怎么自治)村民自治的内容:①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②通过村民会议进行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③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进行民主管理④运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对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监督。框题四民主监督:守望共同家园一、公民的监督权是什么?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为什么?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怎么办?或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四个渠道+两个要求)★★1、渠道:①信访举报制度(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2、要求:①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干扰公务活动。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几种民主监督不同方式比较★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与重大事项公示制度都属于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区别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自下而上,居民主动对国家机关的某个决策提建议;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动公示其决策内容,期待公民提建议完善决策。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访举报制度二者都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反映意见。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中公民的目的是帮助国家机关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属于事前行为,所以属于民主决策,;信访举报制度中公民目的是发现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的问题后,小则批评建议、大则申诉、控告、检举,属于事后行为,所以属于民主监督。3、社会听证制度、监督听证会二者都是通过听证会听取意见,但社会听证制度是为了形成正确决策而听取居民意见,属于事前行为,所以属于民主决策;而监督听证会是为了评价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工作的好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而召开,属于事后行为,所以属于民主监督。四、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或主要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有序的政治参与六、如何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①遵守法律、法规、程序参与政治生活;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③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⑤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七、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a、是否遵循法律、法规、程序参与政治生活;b、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c、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P31归纳答题模板:一、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性质、地位+权利、义务+广泛真实+四个权利+遵法有序+主人翁+维护权益+公民意识+决策科学+密切联系+保障权利)(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必要性】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公民应依法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是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的体现;4、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重要性】(分析公民这样做对个人、社会、政府(国家)的政治意义)对国家和社会意义:5、有利于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改进政府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6、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对公民意义:8、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9、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二、公民要怎样做某事?(权利义务+四种途径+遵循法律+三个原则+支持政府+实事求实)★★★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分析公民可以做某事或者应该做某事)8\n2、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生活。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要依法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5、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6、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7、采用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权。8、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与意识。支持政府工作,自觉接受政府的管理,寻求政府的帮助。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框题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政府的职能包括(民主治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a、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b、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c、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d、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犯罪份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生产监管、为经济活动参与者提供公共服务)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a、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b、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④加强社会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区分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与社会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体系:直接为了经济服务的,就是经济建设职能。如基础设施中,招商引资的平台,农村的灌溉设施。为了便民、生活方便的,就是社会建设职能。如美化环境的,居民区的下水道,煤气管道啊,休闲娱乐的广场等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的。)(区分社会建设职能与文化建设职能:科、教、文、体事业涉及硬件设施的属于社会建设职能,涉及文化活动开展等软实力的,属于文化建设职能。)3、我们能感受到的政府的作用:a、政府对社会生活的管理;b、政府提供公共服务。4、公民对政府的正确态度: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P38框题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二、政府为什么要对人民负责?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三、政府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四、公民求助的途径有:单位、社会团体、政府开设热线电话、发展电子政务、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意义: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框题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一、依法行政★★★1、是什么?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行政权力。2、为什么?①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意义:a、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b、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c、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d、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3、怎么办?(怎样依法行政?)A、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程序正当③权责统一B、基本要求:政府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为什么?①政府的一项决策,往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怎么办?①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科学性;②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③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决策过程符合法律程序;④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框题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一、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必要性:①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②权力是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③是政府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2、意义:①有利于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环节);②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执行环节);③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监督环节);④有利于权为民所用,建立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概括)。二、怎样实现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关键是健全对政府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来自政府外部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来自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如上级对下级、监察部门、审计部门。)3、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推行政务公开、阳光工程的意义: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的监督;②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框题三政府的威信一、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a、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8\n的;b、人民政府的工作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权威。二、我国政府权威的体现:a、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声望;c、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d、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三、区别政府有没有权威的标志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接受。四、政府怎样树立权威?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做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归纳:答题模板:(每点都不要直接用于答题,必须展开说明)一、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国家性质+宗旨、原则+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决策民主科学+改进工作+增强意识+保障权利+密切联系+其它)1、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决定的。政府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3、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要具体到某职能)4、是政府依法行政,审慎用权的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5、是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树立政府威信的要求。(有威信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廉洁高效、讲求信誉、为人民服务的政府。)6、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7、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9、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10、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11、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有利于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改进政府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13、其他意义(先答直接再间接,先微观再宏观,先经济再政治,从主体上看包括对人民、对政府的意义)二、政府要怎样做某事?(履行职能+宗旨、原则+依法行政+民主决策+接受监督+政府威信+保障人权+以人为本)★★★1、要积极履行政府职能(要具体到某一职能的内容、如何履行某种职能)。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政务公开制度。4、要审慎用权,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5、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建设诚信政府。6、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树立政府威信。7、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8、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题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一、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最高立法权(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决定权(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等重大事项的通过)、任免权(对国家机关干部选举、任命、罢免的决定)、监督权(对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的审议)。(注意:省、自治区、自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经全国人大授权可制定地方性法规,有立法权,但不是立法机关。)三、人大代表的职权包括: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提、审、表、质)P56—57★★★四、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国家性质+权力行使+代表人民+履行义务+与人民的关系+具体意义)★1.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2.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3.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要依法行使……权,直接参与国家管理。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4.是履行义务的需要,要增强履职意识,提高管理国家的能力和水平。5.体现与人民的关系(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和受人民监督)6.意义(结合材料讲具体意义)五、人大代表怎么做?★★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等。框题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也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体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时少数服从多数。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a、保障人民当家作主;b、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框题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鸦片战争、新亥革命相继失败,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却走向了成功,从政党的角度,说明了什么道理?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政地位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b、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8\n;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二、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政治领导(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原则、规划、政策,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思想领导(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宣传教育)、组织领导(对共产党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指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五、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其实质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六、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1、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2、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3、(意义)(1)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框题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1、共产党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注:毛泽东思想是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等于毛泽东单个人的思想)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6、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框题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a、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b、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e、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协商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与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的职能。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c、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三、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为了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它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归纳答题模板:(每点都不要直接用于答题,必须展开说明)一、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地位+作用、意义)★★★1.党的性质决定;党是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执政方式)4.有利于党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领导地位)6.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作用——“三个才能”)7.党这样做的具体意义(依据材料讲)。二、党怎样做某事?★★★(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指导思想+依法治国+执政能力+先锋模范+民主政治+政治协商+群众路线)1.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8\n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6.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8、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9、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www.ks5u.comwww.ks5u.com三、人大代表为什么做某事?(法律地位+义务+与人民关系)★★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成员(法律地位)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4、人大代表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与人民关系)四、人大代表怎样做某事?(职权+义务+与人民关系)★★1、积极行使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2、自觉履行义务,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3、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框题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压迫与民族剥削的阶级根源消失了,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首要原则)、民族团结(重要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三、民族团结1、为什么?①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②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③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⑤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2、怎么办?(三个原则+自治制度+宗教政策+党的领导+人大制度+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反对民族主义与分裂+公民义务)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⑤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⑦坚持民主集中制,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⑧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⑨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框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二、三级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自治权、其它自治权)。五、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国情+历史传统+分布特点+相互依存+国家统一+当家作主+民族关系+现代化)1、必要性:①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历史特点与现实国情决定的;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为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社会基础;③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适合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为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政治基础。2、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什么取得重大成就?(共产党+政府+民族原则+民族政策)①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执政理念②政府:宗旨+工作原则③民族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④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七、怎样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共产党+政府+人大+政协+公民)①中国共产党: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②政府:切实履行政府职能;③人大: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制度与法律保障;④履行政治协商与参政议政职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建言献策;⑤公民:履行宪法义务,维护民族平等、遵守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框题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一、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教的自由。二、宗教的存在有历史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三、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四、怎样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①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五、我国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六、宗教不是邪教,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综合探究(83页)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c、民主内容和形式统一。P83二、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根据法律规定,选举国家领导人员的程序包括:推荐候选人、讨论确定正式候选人、投票选举等几个步骤。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四个政治制度+保障四个权利+民主集中+科学、民主决策+三个统一+一律平等+共产党领导+借鉴)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②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③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各种监督和制约机制;④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⑥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确保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⑦8\n要坚持共产党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⑧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发展自己。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重点)框题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一、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二、主权国家和国家的主权★★★1、、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2、主权是是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3、国家主权的两个特征:(对内)至高无上性、(对外)独立自主性,只有二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4、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5、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三、国际组织1、是什么?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定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2、类型:依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政府间(联合国、北约、欧盟等)的和非政府间(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四、联合国★★★1、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2、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3、联合国及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它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4、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但也有其局限性。5、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专门机构有利于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世界裁军、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了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框题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国际关系1、是什么?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4、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因为a、国家利益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b、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二、我国的国家利益:★★★1、主要内容: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为什么?(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怎么办?(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平外交+兼顾它国+增强提高+反霸抵涉+新秩序+公民树立、增强、学习、提高、维护、斗争)国家角度: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②中国在坚定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它国的合理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抵制外国干涉我国内政;⑤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公民角度:①培养爱国情感,树立国家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②自觉履行公民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危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的本领。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平的重要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2、二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a、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b、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c、经济全球化,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当今世界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存在这些因素的根源是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4、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即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5、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6、国际新秩序内容: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四个保障)7、和平与发展的关系: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战乱会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分工与合作,抑制战争爆发;经济发展有助于消除不稳定因素,降低冲突和战乱的可能性;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8、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权利义务+联合国宪章+国家利益+新秩序)★★★①各主权国家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②8\n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它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③各国坚定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同时,应尊重其它国家的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④(根本途径)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一、多极化1、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2、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表现: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3、多极化中的“极”是指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多极化是代表一种趋势,不等于多极格局的形成;未来的多极可能包括: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家与地区。4、世界多极化的意义: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世界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二、国际竞争1、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综合国力的含义: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包括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科技力、文化力、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外交力、资源力等。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怎么办?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综合国力;②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科教兴国,发展文化软实力;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重点)第三框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我国的外交政策:★★★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决定因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决定的。3、基本内容:a、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d、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二、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为什么?(中国走和平发展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或原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传统文化+时代主题+和平外交+独立与主权+人民愿望与利益+世界愿望和利益)必要性:①由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允许靠侵略发展自己;②由国家利益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③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符合当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④是落实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重要性(意义):①有利于我国的独立与主权,②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与根本利益;③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2、怎么办?(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或怎样落实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友好合作+综合国力+宗旨宪章+国际环境+国家利益、反对霸权+和平外交+新秩序+个人角度)国家角度: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②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③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切实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遵循联合国的宗旨与宪章;④改善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为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⑤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⑥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它国家的正当利益;⑦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个人角度:a、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b、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c、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3、和平发展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归纳答题模板:★★★涉及我国对外关系上做某事的依据或原因:(或参与有关维和行动、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因或理论依据)(和平外交+时代主题+外交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新秩序+和平发展+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国家义务)①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⑤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⑥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⑦中国政府努力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⑧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⑨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⑩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⑾联合国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⑿主权国家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二、涉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的依据或原因: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②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③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④主权国家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⑤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⑥联合国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⑦由国家利益决定。(若涉及中国,需结合中国走和平道路的原因)8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