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灰雀》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灰雀》,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目录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八、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灰雀》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课文。本课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的教育下把抓来的灰雀放回大自然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课程旨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蕴涵于文中的这种情感。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这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也由字词句向篇章过渡。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对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有所感受,但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四、说教学重难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教学重点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难点五、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采用情境创设法、角色互换法、读写结合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小组交流、自悟表达中体会情感。教学时除了抓住两个人物这条主线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从整体到部分地阅读课文,最后再整体阅读。另外,对于课文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在讲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之后,老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反复体会列宁爱鸟之情深深打动了小男孩。那诙谐幽默的话又教育了小男孩,也教育了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列宁没去问小男孩的用意,体会小男孩单纯可爱,诚实的美德。指导学生课前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不理解的记下来。分角色朗读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六、说教学过程(共2课时)第一课时板块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出示灰雀图片:1、同学们,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这些灰雀,你们在生活中有见过吗?(生自由发言)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灰雀》,让咱们一起去看看它们有什么故事吧。(揭示课题)3.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板块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惹(rě)人”、“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宁”“诚”都读后鼻音。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明确:2—13自然段是课文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板块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4.巧设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板块四、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提示: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3.学生描红、摹写。4.抄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课文。1.指名朗读课文。2.指导朗读对话。(1)同位分角色练读。(2)指名戴头饰分角色读。(3)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部分。3.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些什么想法?4.小结: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环节二、精读课文1.灰雀真是“惹人喜爱”啊!课文中列宁和小男孩都喜欢灰雀吗?(允许学生出现不同的答案,不急于下结论,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默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你的依据,用(符号)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用(符号)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准备和大家交流讨论。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1)体会列宁爱灰雀:你从哪儿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的?先读句子,再说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以下语句:①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②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从而感受列宁的急切心情。③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引导、鼓励学生想象列宁说这些话时的心情,体会列宁对丢失的灰雀的担心和惋惜。读出语气。(2)体会男孩爱灰雀:重点从对话中体会:(课件出示)──“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没……我没看见。”──“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①没看见──男孩爱灰雀,把灰雀捉回了家。想独占灰雀,谎称没看见。②一定会飞回来的──听了列宁的话,男孩心里是怎样想的?他为什么这样说?3.分角色朗读对话。4.讨论:列宁和男孩都喜爱灰雀,但是爱的方式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爱?5.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灰雀的对话,紧接着就写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填空(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课件出示)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的灰雀,不再地唱歌,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与列宁的谈话,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把它送回树林里去。”6.体会列宁爱男孩:(1)男孩真的把灰雀放回公园了吗?哪个词语证明了?(果然)结合上下文理解“果然”的用法。(2)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3)学生讨论解答。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喜爱。(4)指导朗读: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人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环节三、总结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我懂得了:(1)要像列宁一样善解人意,尊重、爱护小孩子;(2)要像小男孩一样诚实,知错能改;(3)爱护小动物,给它们自由。环节四、拓展延伸1.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七、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体会,对文本价值取向的体会,而这些都立足于对文章反复的阅读,立足于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基础之上,融会自己的情感入境。这样让学生充分阅读,深入思考,促使学生把理解语言文字与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文中寓道,道中显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积极有效地评价,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但我在教学中,评价方式太过单一,只有师评,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自评与互评的机会,这样做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