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带目录)附单元概要、知识点汇总

资料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附单元概要分析、知识点归纳单元目录1古诗词三首2乡下人家3天窗4*三月桃花水口语交际:转述习作:我的乐园语文园地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1《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的其中一首田园诗。这首诗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场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父母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满辛劳,也充满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词。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因此,课堂中重点是引导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吟诵、想象画面等体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四、教学策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目标导学法、以读代讲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五、教学过程板块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将走进范成大向我们展示的充满自然美的田园生活。2、读诗题,解题意“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3、《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板块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认识生字:【出示课件】杂、稀、蜻、蜓。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板块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个人自由朗读。(2)指名试读,评议。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出示课件】(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小结: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板块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交流学法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预设: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预设: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预设:还可以问老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2.学生自学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日长:天长了。)(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出示课件】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板块五、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示课件】(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示课件】(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3)读诗思考:【出示课件】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板块六、再读古诗,交流探究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出示课件】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二)、研读品味,理解诗情。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通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探究诗意,了解诗情,步步深入,层层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不足之处: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如下:古诗的朗读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后应该在古诗朗读的节奏、韵律上下功夫。可以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带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真正喜欢古诗,喜欢朗读。《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教学难点: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三、教学策略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四、教学过程板块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1.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2.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宿:住宿,过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板块二、初读古诗 (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2.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这里有几只美丽的蝴蝶,想和你们交朋友,认识它们的小朋友就请站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看课件)读生字词“住宿、徐公、篱落、疏疏”。3.刚才读字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然后全班齐读。4.刚才小朋友们生字词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把这些字宝宝送回诗中,请你们正确流利地把诗读一读。5.指名读,小朋友注意听音是否读准,再指另一名学生读。6.这几位同学读得真好。请你们照着他的样子,读给同桌听。7.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给大家听;齐读。板块三、逐句指导朗读,感悟诗的意境美。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1.(出示课件)小朋友,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两行诗,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老师可用手势带学生回答)。联系学生的回答,解说词语(篱落:就是围园子的篱笆;疏疏:指围篱笆的竹棍隔得很开。篱落疏疏就是讲围园子的篱笆很稀;小路,诗中的“一径”指的就是一条小路;未成阴:指树枝上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盛,不能遮挡太阳。)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4.是呀,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儿已经落下来,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这景色真美呀!谁能来把这种美读出来呢。5.指名读,根据情况由老师或朗读得好的同学带读;(疏疏,要读得轻;深,要读得慢来表现小路很长很长;未成阴,要重读。)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然后,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比比,看谁读得更美。6.过渡  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诗人杨万里,忽然他眼前出现了更加有趣的画面,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课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学生回答。是小孩子在追黄蝶(那他们是怎么追的呢?)飞快地跑(是的,诗中“急走”就是飞快地跑的意思)2.现在你就是那个小朋友,你喜欢的黄蝶就在不远处,想抓到它吗?(想)那就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吧!3.指名读。(根据读的情况,指导学生读这句诗时,要重读“急”和“追”)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齐读。师:看得出你追黄蝶跑得很快。还有谁来? 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上黄蝶了。5.小朋友捉住蝴蝶了吗?(没有)6.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飞入菜花无处寻)7.(看课件)为什么会无处寻?(黄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黄色的,地里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黄蝶飞进花丛中躲起来,所以很难找到。)8.看着小朋友在这美好的春天追赶着黄蝶,诗人杨万里会是怎样的心情呢!(高兴)9.是呀,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又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他也不由得高兴起来,请你自己把这两句多读几遍,读出那种高兴的心情来!10.请想来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再四大组比赛读。点评:你们读得真有趣呀!我听了也高兴起来。板块四、诵读古诗,表现古诗的意境。1.过渡。老师忍不住想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配乐朗读)2.老师读得怎么样?(出示课件)谁来说一说?(有感情)是的,陈老师读得有轻有重,还注意了停顿,你们想不想比老师还读得好呢?请你们分小组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老师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进行指导。)3.现在谁来挑战老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老师先肯定学生的勇气,再引导学生点评。注意诗的节奏、轻重,有感情地朗读。)听后再指名朗读。4.全班齐读,老师点评。5.古人经常用歌的方式把诗唱出来。老师也给这首诗谱上了曲子,你们想听吗?老师唱诗。6.你们想学唱这首歌吗?老师教唱诗歌。7.指导背诵,看图背诵,引背(篱落……树头……儿童……飞入……)8.同桌互背互听,全班齐诵古诗。板块五、激发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1.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写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古诗。我们再来欣赏他的另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晨他在净慈寺外看到的景色。2.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诵读,指名学生读,齐读。3.今天小朋友们都学得很认真,请你回家把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古诗有感情地背诵给爸爸妈妈听。五、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1.注重诵读指导。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2.图文结合,读中理解诗意,悟出诗情。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感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不足之处:在朗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今后应该多联系生活,谈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感情朗读,多多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认识、读写本课生字词,适时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3.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4.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边写边提醒:写字像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齐读课题。2.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师板书“清平乐yuè”,并齐读)“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想象一下: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清凉舒适。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3.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学语文就要这样。指读:清平乐村居4.师介绍:“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光听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2.学生自读课文。提醒: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3.检查初读。谁来都给大家听?(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五笔是点,最后一笔是撇,别忘记写。“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长短不一,“言”字上面一横最长。4.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5.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词的特点: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片;词是押韵的。)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没有哪个字、哪个词语、或是哪个句子不理解。有问题吗?有了问题,怎么办?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学生自主学习。7.交流释疑。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预设:“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那就是说“翁”指老公公。“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奶。翁媪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预设:谁知道“溪东”这个词的意思?预设:“锄豆”这个词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联系上下文。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锄豆就是锄豆子地里的杂草)我们可不能被文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过,我们总是在错误中长大的。(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1.我们理解了一部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生齐读。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非常想读。师用清新的语调读,力求读得入情入境。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词”也叫长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小”“草”“媪”,发现了什么?(第一、二、四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相同,都有“ao”)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感受一下。(生读)我们看词的下片哪些字押韵?(东笼蓬)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这首词有意思吗?我们再读一读。(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谧之美1.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生简介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2.品环境(1)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品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一二两句?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词人为什么说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2)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课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3)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老师告诉你们: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生齐读。3.品人物(1)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请接着读下面。(2)这一家一共有几口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预设:①品小儿我最喜欢小儿,因为他很可爱。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儿可爱呢?我说:“你是个无赖,你高兴吗?”为什么?那作者为什么说小儿是“无赖”呢?(活泼、可爱)是的,古代有许多词的意思到了现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古今词义的差别,今后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词。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儿可爱呢?品“卧”。“卧”是什么样的姿态?“卧剥莲蓬的样子”能想象出来吗?(很专注,很认真,还会哼着歌,一会儿还会仰着,高兴就打个滚,摇头晃脑,晃动着小脚,侧着身子,用手托着头……)师生小结提升:是的,小儿卧的姿势可多了,他愿意仰着就仰着,愿意……师引说:他是多么——快活、愉快、自由自在、幸福、惬意……难怪冰心奶奶说,“除了宇宙,世上最可爱的就是孩子”,就是你们,就是这个小儿。谁来读读这句?②品大儿和中儿喜欢大儿,因为他很勤劳。喜欢中儿,因为他会编织鸡笼。会编织鸡笼,那就是说他——心灵手巧(板书:大儿:勤劳中儿:心灵手巧)③品翁媪师讲解:虽然他们年岁逐增,青春不再,容颜已老,可是童心未泯。人们常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其实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样可爱。前面有同学提出“相媚好”这个词不懂(课件出示图片:突出“相媚好”)。你们看图,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亲热地聊天,这就是——相媚好。“相媚好”指两个人很亲热地说着有感情的话。他们嘴里操着吴音会说些什么呢?老人们,这么亲密地、甜蜜的说着话儿,拉着家常,这就是——相媚好。如果此时大儿、中儿、小儿听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一家人生活得怎样?(幸福、甜美、快乐、温馨、自由自在、与世无争……)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干自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你们向往这样的生活吗?师引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仅仅是“翁”和“媪”醉了吗?还有谁醉了?(诗人、我们)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让我们也醉一回吧!(放音乐,配乐朗读)让我们闭上眼睛,记住这首《清平乐》。听了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画,仿佛听到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这首《清平乐》!(五)、拓展延伸,写话练习出示这首词的画面,提出写话要求。1.配乐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2.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字。3.集体交流交流讨论: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4.背诵这首词。三、板书设计四、教学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1、教给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运用已知的方法去学习别的诗歌。2、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古诗词,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古诗词的意思,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来回答,老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不足之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没有参与到小组讨论,说明上课没有照顾到个别学生,以后会多鼓励这样的学生。其次,学生上课中的精彩发言没有及时给予个性表扬,只是运用“很好”这个公式话的语言来应对,这点以后也要改正。再次,没有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这三首诗词,下次应注意。最后,整节课没有涉及写的环节,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好的句子处用语言来扩写,来体会古诗词的精妙特点。2《乡下人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屋檐、构成”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概括内容。能和同学交流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景致。3.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是“生动形象”的,能找出这样的句子摘录积累。4.感受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美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和赞美。5.能写一写自己眼里的乡村景致,表达自己的感受。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三、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我选择了导读法、图示法、情景教学法等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充分体会乡下人家自然、质朴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2、学法终身教育的理念并非要求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而是让学习者更多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真正使他们学会学习。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学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读感悟法、对比法、读结合法、读写结合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情景体验,导入音乐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掌。听过这首歌吧,这首歌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今天我们就踏上乡间小路,哼着乡间小曲,嗅着乡间花香,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板书课题】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轻声读课文,长句子和生字一定要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另外,读的时候还要试着边读边想象画面。开始吧!(生读课文)2.孩子们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吗?(快活 美好 诗情画意 独特 迷人 别有风趣)3.作者的感受怎样,你能找到么?一起读读这些句子吧。(生读)板块三、品读语言感受美景1.那我们沿着乡间小路去寻找你所喜欢的独特、迷人的风景吧。(先组内交流)【课件出示:阅读1-6自然段。建议:①默读,想象你看到了哪几处乡村风景。②自由轻声读,想象你最感兴趣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把能表现这一处风景独特、迷人的语句勾画下来。】2.全班交流(每组出一位同学谈谈)请一同学读自己勾画的句子,并谈谈喜欢的原因。①生一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A、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别有风趣的装饰”是怎样的装饰?(别有风趣的装饰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B、请大家看图【课件出示:瓜架】谈谈你看到了什么?(颜色丰富数量多种类多形状不一)C、高楼大厦门前蹲着的石狮子,竖着的大旗也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把它搬到乡下人家屋子前,你感觉怎样?(不协调)正因为有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我们才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吧!(生齐读)②生二读“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生评价)  原因:A、“探”字写出了春笋快速生长的样子。B、用了拟人手法。C、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淘气、顽皮的“笋娃娃”。那么多的“笋娃娃”一下子蹦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生齐读)③生三读“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还有喜欢这处风景的吗?我们一起读吧。原因:A、耸着尾巴的雄鸡像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B、鸡妈妈负责。威武的鸡爸爸,带领着负责的鸡妈妈和好学的鸡宝宝嬉戏、觅食,多么幸福的一家子,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话吧。(生读)④生四:我喜欢门前的几株花,因为它们绚丽。⑤生五: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⑥生六:我喜欢秋天纺织娘的歌声,因为它能送人们进入甜美的梦乡。这么多的独特迷人景物这是让人流连忘返,还想回味回味吗?【多媒体展示:文中描绘的图景】其实咱乡下的风景还多着呢!想看看吗?【多媒体展示:配合乐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出现图片:金灿灿的菜花、绿油油的麦田、流淌的小河、竞相开放的桃花梨花、扑鼻的花香、温情的小院、别有风情的瓜架、悠闲的鸡鸭……】我们一起欣赏了乡村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色,想象乡下的冬季又会为我们呈现一番怎样的景象呢?(组内相互交流)小结:乡间美景真是看都看不够,我们不由得发出了和作者一样的赞叹:(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块四、延伸拓展【多媒体出示】课后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下来。板块五、作业布置小练笔: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我们今天的乡间之旅就要结束了。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打开本子,把你想到的乡下冬天的景象写下来。四、板书设计《乡下人家》独特热爱自然迷人五、教学反思品读感悟贯串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指名读、评读、抓住重点词感悟读、齐读、引读等方式交错使用,最后配乐读。这样不同层次的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不足之处:整堂课下来也有不足之处,如:自己对课前的教学辅助工具准备检查得不够充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超出了自己的预想,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能灵活应对,心理素质还需提高。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安排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先自读,边读边画边写体会;然后抓住重点词感悟读、齐读、引读等方式交错使用;最后欣赏读、配乐读,把读贯串于整个教学。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理解。3《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藉、蝙”等生字,理解“慰藉、恶霸”等词语;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想象能力。4.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5.让学生通过朗读领悟作者感情。6、深刻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难点:理解8、9自然段中难懂的句子,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三、教法学法这篇文章文笔生动流畅、情感真挚,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远。由于写作时间已久远,现代儿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引导质疑、情景创设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同时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针对课文难点,运用演化、发掘策略,通过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自主默读等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其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得到心灵的熏陶。四、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但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课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场面,他们司空见惯,觉得平凡无奇,不能深入体味文中的意境。五、教学过程板块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1、师:每当阴雨天,我们出不去屋子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窗外,你都看到过什么?那么茅盾在童年里看到的和你一样吗?这几我们来学习矛盾的散文《天窗》。认识茅盾:出示茅盾的资料。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其他同学正音。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5、齐读全文,体会感情。板块三、课堂小结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再读课文吧,去感受乡下孩子因天窗丰富多彩的生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在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2、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A、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1)师: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板书: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课文从下雨时、晚上两个时间写了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什么说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请同学们自由读4、5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2)汇报第4自然段,还有谁想读?读完后,问: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①“不愉快”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1、2句)感情读②“失落”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理解比喻句,体会到屋子的静和黑,感情读3)(第5自然段)是呀!还迷恋外面世界的精彩,却被关进黑得地洞似的屋子,多扫兴呀!但聪明的孩子们发现天窗,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自由读、指名a、汇报(看见了雨脚)(板书:看见雨脚)师:雨脚卜落卜落得跳体会到什么?(欢快)(看见了闪电)(板书:闪电)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b、师:大家开动脑筋,孩子们还会看见什么?(生:流星;萤火虫;月亮„)c、师:是啊!我也跟着看到了这一切美好的事物!这寂静漆黑得地洞似的屋子又能把孩子们怎么样呢?孩子们的心长了翅膀、孩子们的想象可以飞翔!请问:是谁?让孩子们的心长了翅膀——(生:天窗。)师:又是谁,让孩子们的想象可以飞翔?(生:天窗。)d师:透过这小小的天窗,孩子们由自己看到的点点滴滴又想到了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多读几遍,开始吧——生:读书。)e生:汇报——(孩子们由看到的雨、闪电,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指名读、齐读,想象画面,指名说(风像狮子一样的吼叫,雨像千万条鞭子打向地面,雷就像有人重重敲响的锣,电就像就像利剑划破了夜空„„把我们带进的一个风雨交加的世界!)师: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是的,想象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比真实强烈十倍、百倍,甚至上千倍、上万倍的效果!(板书:想象到无穷无尽)这位同学们,把你感受到的想象的威力读出来。3、生:(读第5自然段)a、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风雨交加的世界吧(出示视屏)师:我们都来通过读,一起感受想象的威力吧。(齐读)b、师:同学们,被关进黑得地洞似的屋子的孩子们还失落吗?还难过吗?(不)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高兴)是谁?让他们快乐起来的?(天窗)所以说,此时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齐读这句话)总结方法: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找透过天窗孩子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读好。4、(第6、7自然段)过渡:雨天,透过天窗,孩子们由自己丰富的想象感受到了外边世界的精彩;晚上孩子们又会得到哪些精彩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自学6、7自然段。汇报①6自然段(生:从“逼”“偷偷伸出头来”体会出孩子内心的不情愿和无奈)出示图片,指导读(师:当夜幕降临,孩子们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告别了池塘边、河滩旁的玩耍,被逼上床休息的时候,那是多么的不情愿和无奈啊!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指导读。)②孩子们透过天窗又看到什么?(一颗星、一朵云、一条黑影)③一颗星、一朵云、一条黑影,让活泼会想的孩子们想到了什么呢?生:(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师:谁有补充?生:(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师:是的,你会从那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引读)——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师:你会从那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引读)——生:(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a、师:读到这儿,我想问大家,作者在这部分的表达时,为什么要用上一系列的“也许呢?(生:因为孩子们还没来得及看清楚,黑影就消失在视线,不能确定,只能猜测„„)师:同学们到位的理解印证了作者“用词准确”的特点。b、我还想问问:这掠过的黑影,孩子们为什么不想到它也许是可爱的小鸡、也许是漂亮的蝴蝶、也许是勤劳的蜜蜂„„(生:小鸡、蝴蝶、蜜蜂这时已经睡大觉了,蝙蝠、夜莺、猫头鹰是在夜出来活动的。)师:是的,想象贵在丰富,更难得的是合理。c、(结合情境指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造句)d、师:(引导想象)小玻璃上面掠过的这条黑影,你想到了什么?(生:太白金星的拂尘、来寻食的野猫、娥姐姐的丝带、悟空的金箍棒、主人遗弃的可怜的小猫、利波特的神)5、师:读了孩子们既丰富又合理的想象后,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屋子里黑压压的,孩子们很无奈,但天窗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师:用读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生:读弟7自然段。(生:通过学习我知道天窗是非常神奇的。)师:用读把你的感受到的神奇体现出来。生:(读第7自然段。)师:读得真好!像这位同学一样,我们都来美美地体验天窗在晚上给孩子们带来的一切美好!生:(齐读第7自然段)6、同学们,当这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展开时,黑暗、(恐惧孤独、寂寞)离孩子们——(生:远去!)师:而留在孩子们心中的只有这——(生: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师:所以说此时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齐读这句话)三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天窗》这篇课文,知道课文围绕“天窗”写了(生看板书说)三、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五、板书设计《天窗》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看见想象雨脚闪电星云无穷无尽六、教学反思《天窗》这篇课文意义深刻,由于写作时代离现在孩子的生活较远,他们可能没有书中孩子们的这种感受,因此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备课时,我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孩子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针对“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通过品词品句品段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我让学生将孩子们看到的,想到的结合自己的经历划一划,说一说,读一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在渗透“想象”写法指导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品读悟出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雷电的猛厉,云彩的奇异变幻,读懂了作者的想象主要是在颜色、大小、形状、数量等方面展开,十分合理。这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自主地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阅读教学方法的确能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使阅读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4*《三月桃花水》教案一、教材分析《三月桃花水》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春水图。课文篇幅虽然较短,但由于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多种句式,语言优美,适合学生反复品读,积累语言。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本课生字词。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2、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四、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认字、读书就行了,还要根据教材分析内容的不同,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分析之外的东西,发展学生的思维。即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创造思维的培养。挖掘出教材分析中隐藏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思维等容易忽视的问题。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绚  弦  纤  和(多音字)  袅  茵  掬  裹(衷)  淌(躺)  犁(梨)  瓣(辩)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三)、再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3、教师引导:“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四)、布置作业:1、感情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第二课时(一)、检查朗读情况: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如果没有明显的错误,就不要否定学生或幼稚或离谱的回答,因为这是孩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即使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教师要重在适当引导,而不是强调唯一答案。也可以就此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完整、准确地表达。)(二)、学习课文: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2、课件展示。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5、小组自学: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6、教师提问:课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  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三)、拓展: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2、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什么?(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2、形近字组词:梨  鞠  纤  瓣  鸟  裹  琴犁  掬  迁  辩  袅  衷  铃辫     衰辨五、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什么声音?竖琴沉醉什么光芒?明镜六、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包括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性的自学朗读和课后巩固性的朗读;课堂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熟悉生字词的字音,初步了解课文意思、课文结构,以及初步感知课文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让学生有感情、有意境的朗读。另外在本文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在预习中,在朗读中,在小组活动中,在各个思考问题的设置和回答的过程中,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再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串讲课文,教师只要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学生就能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的与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口语交际:转述》教案一、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转述》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利用生活中的平常事,让学生转述别人的一件事、一段话,通过这听与双向互动的过程,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创设多种情景进行多种方式口语交际,充分开掘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资源,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有用的口语交际基本能力。二、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转述,掌握转述的基本要求。2.根据要求进行转述训练。3.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要求进行转述训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四、教法和学法1.创设情境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安排给学生交际的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在交际中体验语言的魅力,获得身心的愉悦和美感。2.授人以渔听得悦耳,得顺口,品出味儿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终极目标,口语交际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听及交际的方法,并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学会交际。3.迁移实践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迁移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五、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但在表达的清晰性和准确性方面有待提高。因此,课堂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的快乐,的享受,明确了转述的几点要求,把转述的内容清楚。五、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出交际话题1.导入新课。(1)师引导:同学们,昨天老师让课代表转达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谁来,昨天课代表代替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呢?(2)示例:与家长一起观看《朗读者》节目,并将家长的观后感转述给老师。2.师指名转述作业内容。3.转述家长的话。(1)师引导:你们的家长了哪些观后感呢?(2)生自由转述家长的话。4.师小结: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请人把话转告给别人,这叫“捎话儿”,也叫“转述”。(课件出示课题:转述)5.引导明确转述要求。(1)师引导:刚才向老师转述了家长的话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都已经学会了转述,那谁能转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2)根据生交流情况总结转述注意事项。课件出示:听清要点,不遗漏主要信息。得明白,注意人称的转换。要有礼貌,注意话的语气。6.师小结:转述时要听清楚要点,不要遗漏重要信息,同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让别人听明白你的意思,就是一次成功的转述。【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同学转述课代表的话,学生转述家长的话,不知不觉就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学生都兴致盎然。(二)创设情境,落实交际要点1.根据通知,练转述。(1)师创设情境:今天回家,有个通知需要你们转告给家长。①课件播放广播通知。②师引导模拟转述:现在老师当你们的家长,谁来将这则通知转述给我?③师指名转述,师生评议。(2)读通知,练转述。①生自由读一读通知。②生转述,师生评议。2.看范例,练转述。(1)播放小伙伴转述的视频;师生评议。(2)小组练习。【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设置梯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转述,逐步落实3个转述要点。(三)延伸话题,锻炼交际能力1.创设情境练习。(1)师引导:在生活中,除了转述通知,转述的内容还有很多。如果对方需要你转述的内容很多,你没听清,或记不住时,怎么办?(记住要点)还可以怎么办?一下听不清怎么办?(预设:请他再一次)转述时还要注意什么?(预设:要有礼貌)(2)师生合作表演。①情境一:星期天,爸爸妈妈不在家,这时有人打电话来……a.师生合作表演。(表演内容:请你妈妈于明天上午九点带上身份证和四张一寸彩色照片到公司开会)b.师生评议。②情境二:指名暂时离开教室,以听不到教室里的谈话为宜。a.师在教室内:“请你告诉××,让他将教室里的那盆凤仙花先浇点水,然后搬到外面晒晒太阳。”b.××回到教室,师指名向××转述。c.生评议。2.教师小结: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转述者。(1)师引导:要想做一个优秀的转述者,必须做好哪两件事呢?(预设:听和)引导生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听,怎样。(2)生交流后师总结要点。(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听:集中精神听,不随便插话,边听边思考。:普通话,礼貌用语,声音响亮,自然大方。【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以听训练为基础的,对学生的听技能进行反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关注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交际的态度与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口语交际的“三维目标”,使学生在长期的口语交际训练中,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七、板书设计《口语交际:转述》清晰、清楚、准确、主要内容重要内容七、教学反思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我主要做到了以下两点:1.课前准备,让学生得到训练。这节课我精心设计了两个课前准备:让课代表布置作业以及让学生转述家长的观后感。真正的转述就此开始了。这样的课前准备,不仅是一个课前调查,还是一个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有效尝试。这样的训练有充分的情感基础,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进入训练状态,这就是实践的作用。2.从课内到课外,真正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我注重引导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还重视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端正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习作:我的乐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明确“我的乐园”的写作内容。2.写出乐园的特点,以及乐园给自己带来的快乐。3.运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法,表达对乐园的喜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写出乐园的特点,以及乐园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运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法,表达对乐园的喜爱之情。三、教法和学法1.通过思维导图,明确怎样选择材料,清楚自己的乐园的样子,“我”最爱在那儿干什么,以及表现了“我”怎样的快乐。2.将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大家,并回忆“我”在乐园里最爱干的事,列出提纲。3.能根据提纲书写习作并尝试修改。四、学情分析在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仿写范例”“列提纲”等环节,让学生都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欢乐,同学们,你们的乐园是哪里呢?(引入)2.组织同学交流介绍。(学生各抒己见)现在,让我们以“我的乐园”为题开始这次习作之旅吧!(板书课题)(二)、启发思路,讨论交流。1.打开思路。你的乐园都有哪些呢?是“满是玩具的房间”“村头小河边的草地”,还是“班级图书角”“自己家的院子”?或者是“学校的篮球场”“爷爷的菜地”?……(学生自由讨论)2.汇报交流。(1)引导学生先出自己最喜欢的乐园是哪里。(2)乐园有什么特点?(此处可作细节描写)(三)、习作指导。1.阅读感受。先来读一读表格中的内容。指名读。读后交流:“村头小河边的草地”上都有什么?小朋友喜欢在这里做什么?2.整理思路。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在那儿你最喜爱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让我们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开始小组交流。3.写作提示:写之前可以仿照课本中的样子,做一个表格。写完后把习作读给同学听,让他们来感受你的快乐。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四)、习作点评。1.选出两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班级进行点评。2.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在那儿你最喜爱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注意语言通顺、用词恰当等。(五)、习作小结。我们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园,抓住乐园的特点,写出了乐园里做的事情和获得的快乐。(六)、延伸活动。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画出对方作文中所刻画的具体场景。(看看是否刻画到位)七、板书设计我的乐园整体概括环境描写(不必---也不必---单是---)局部细写趣事描述(动作、生气、童趣)八、教学反思这节课堂下来发现学生因生活单调、积累不足,特别是城市的小学生上学放学绝大多数都是由家长接送,这种“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模式,使小学生缺乏应有的所见所闻和社会生活积累。此外,由于独生子女的因素,许多家长都是走着坐着和孩子在一起,不敢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甚至和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也很少,造成小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之一,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侧重引导学生时刻关注身边的事物,以积累创作素材。第一单元教学概要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组成。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2.本单元重点:(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比如,《古诗词三首》中的提到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乡下人家》中的“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天窗》中通过透过天窗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快乐的天窗赞美。《三月桃花水》中“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表达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乐园》,要写出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爱在你的乐园干什么,你的乐园带给你什么快乐。写之前学会仿照表格列一下提纲。3.本单元教学建议: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1古诗词三首本课介绍了三篇关于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重点是能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3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2乡下人家本文介绍了乡村的景致和乡下人家的生活,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21.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练习说话,写出自己眼里的乡村生活。3天窗21.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2.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本文主要写小时候乡下房子里的天窗给“我”的影响,重点是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4三月桃花水本文讲了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光芒耀眼的特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学会抓住关键词、借助联想品味语言情境。口语交际:转述本次口语交际是学会转述,重点是能够清楚、正确地转述。11.弄清要点,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2.注意人称的转换。习作:我的乐园本次写作的题目是《我的乐园》,重点是写出乐园的样子及带给什么样的“我”的快乐。2分析例文,总结写作方法技巧,再练习写一写并修改。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从关键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学习词语了解几个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并能自主选择图画仿写一段话。积累和理解《卜算子.咏梅》重点是练习写句子和片段,理解并积累《卜算子.咏梅》。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一、多音字剥 扎 藉切 和 旋二、易混的多音字bō(剥削)xīng(兴奋)guān(鸡冠)剥兴冠bāo(剥花生)xìng(高兴)guàn(冠军)Shuài(率领)jié(慰藉)hé(和平)率藉和lǜ(效率)jí(狼藉)hè(应和)三、易读错的字。锄豆(chú)朴素(pǔsù)捣衣(dǎo)一瞥(piē)绮丽(qǐ)谈心(tán)四、字形1.形近字宿(住宿)碟(碟子)璃(玻璃)蔬(蔬菜)赖(无赖缩(缩小)蝶(蝴蝶)篱(篱笆)疏(稀疏)懒(懒惰)沟(天沟)遵(遵守)风(大风)耸(耸立)会(开会)构(结构)蹲(蹲下)凤(凤凰)茸(茸毛)绘(描绘)骑(骑马)泯(泯灭)说(说话)摊(摆摊)帐(帐篷)寄(邮寄)眠(睡眠)锐(锐利)滩(沙滩)账(账单)2.听写词语。徐公店杂兴蜻蜒茅檐翁媪篱落剥莲蓬屋檐构成装饰凤仙顺序照例率领觅食踏步倘若和谐催眠曲慰藉锐利河滩帐子闪烁蝙蝠霸气猫头鹰复杂天高地阔五、近义词绮丽~秀丽 装饰~装扮 朴素~朴实华丽~华美 独特~奇特 率领~带领和谐~融洽 沉醉~沉迷 照例~照旧关闭~封闭 慰藉~安慰 猛厉~猛烈扫荡~横扫 锐利~锋利 奇幻~奇异 真切~真实 阔达~开阔应和~响应 确实~实在 闪闪烁烁~隐隐约约霸气十足~盛气凌人 明洁~明净 和谐——协调辛苦——辛劳照例——照旧率领——带领装饰——点缀活跃——活泼绮丽——艳丽2.反义词辛苦——安逸独特——平凡甜蜜——苦涩真实——虚假活跃——呆板复杂——简单明洁——暗淡纤细——粗壮镜利——退纯无处➝到处 可爱➝讨厌 朴素➝华丽独特➝普通 辛苦➝安逸 吃惊➝镇定纤细➝粗壮慰藉➝打击 猛厉➝温柔扫荡➝保护 锐利➝迟钝 真切➝虚浮阔达➝狭隘 复杂➝容易 闪闪烁烁➝清清楚楚明洁➝暗淡 绮丽➝朴素  沉醉➝觉醒六、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闪闪烁烁 甜甜蜜蜜 如雾如烟方方正正 清清楚楚 欢欢喜喜 工工整整②含有数字的词语:霸气十足一清二白 成千上万 百发百中 横七竖八③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天高地阔大同小异 古往今来 前思后想 惊天动地④形容霸道的词语:霸气十足飞扬跋扈 横行霸道 强词夺理 蛮不讲理七、佳句积累1.拟人句(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描写了雨后春笋萌发的情景,“成群”写出了笋很多。(2)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这句话体现了桃花水的多情。2.比喻句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这句话把“声音”比作“小铃铛”,把“光芒”比作“明洁的丝绸”,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事物的喜爱之情。3.含有关联词的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仿写:不论你的语言,不论你的肤色,只要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就都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八、重点句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这句话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景物产生的一系列丰富的想象,赞美天窗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5.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活泼会想的孩子们能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四个“更”字,让我们知道天窗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慰藉,还能引发孩子们对于外界的好奇心。九、课文理解。1.《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写了初夏、晚春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清平乐·村居》从作者对农村清闲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2.《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又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3.《天窗》通过描写乡下人在屋顶上开个小方洞,装块玻璃成了天窗,变成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三月桃花水》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十、阅读推荐篇目:李汉荣《山中访友》 推荐理由:《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抒情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