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下册第三单元《自然资源》教案、单元概要、知识点归纳

资料简介

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单元概要、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自然资源》目录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10.煤、石油和天然气11.开发新能源12.善用自然资源第3单元《自然资源》单元概要分析第3单元《自然资源》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自然资源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这种依赖性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加强。自然资源还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保证。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的自然、经济、社会及生态属性等相互关联并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安全的总体态势。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过度向自然索取,同时将资源转化为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树立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资源科学,不仅是为了研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资源,协调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和同理心,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过程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当引发的社会问题感到忧虑。另外,通过前五年的学习,他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常见的自然物质,因而具备开展自然资源教学的认知和心理基础。然而,小学生不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只是各种产品的使用者。他们不熟悉生产制造所需的各种自然资源,因此对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特征、分布缺乏了解。他们不知道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甚至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肆意糟蹋和浪费人类共有的资源的现象。因此,让他们从小认识自然资源的有用性、有限性、整体性和社会性,有利于形成崇尚资源保护的价值观,养成资源节约型生活方式,以科学观念参与社会决策并解决资源安全问题。本单元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建立关于自然资源构成、用途、有限性等方面的整体认识,通过一系列模拟实验、探究实验、科普阅读、互动研讨,使学生初步具备识别身边各种自然资源的能力,能区分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并将“从我做起,善用自然资源”的新生活方式普及到每一个适龄儿童。通过查阅和分析资料,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需的资源和能源,认识到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我们需要节约能源,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通过联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调查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物品重复使用等情况,学生尝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增强珍爱生命、热爱自然、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本单元内容趣味性强,活动可操作性强,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课课有科学思维活动、实验探究活动,有精编的科普阅读材料支持学生学习,符合该年龄段学生认知水平。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观察、实验、阅读、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了解地球上的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知道一些自然资源是可再生的,一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可回收或可再利用的资源,树立回收或再利用资源的意识。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说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保护资源的举措。15.2人类生存需要不同形式的能源。描述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知道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描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知道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了解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些举措。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侧重认识自然资源的构成、多用性与有限性,由《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新能源》《善用自然资源》四课组成。按照由点到面、由微观到宏观、先现象后本质、先观念后行动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识别各种自然资源入手,聚焦到认识化石能源,延伸到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后回到资源安全、善用自然资源的人地协调观念,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建构起本主题的核心概念:“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辨识生产牛仔裤等物品用到的自然资源,根据资源的物质种类给身边的自然资源归类,并借助科普阅读进一步认识距离日常生活较远的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聚焦常见的化石能源,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借助阅读认识化石能源的成因,模拟石油开采方法,最后查阅资料认识它们的更多用途和异同。《开发新能源》则指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先向学生介绍新能源,认识利用太阳能的产品,再通过制作太阳能小车并探究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影响因素发现提高能效的一些措施,最后借助阅读资料初步认识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常见的新能源。《善用自然资源》首先帮助学生发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接着呈现日益严重的自然资源短缺问题,以实例让学生懂得应采用减少消耗、重复使用、回收利用的方法应对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四、单元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2)能详细说明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因和异同,举例说明新能源的构成和利用方式。(3)乐于探究石油开采装置、光电板、双层玻璃的应用效果。(4)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短缺现象,列举多个力所能及保护自然资源的举措。五、单元活动导图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12煤、石油和天然气13开发新能源1-24善用自然资源2总课时5-6单元教案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自然资源》的第一课时。通过前几年科学课的学习,这节课所讲的这些自然资源对学生来讲都比较熟悉。本课重在让学生注意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离不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一些间接利用到的自然资源,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有关自然资源的信息,表述探究结果。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物品的生产会用到那些自然资源资源,了解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自然资源。第二部分,通过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分类整理,进一步了解自然资源。第三部分,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整理记录整理有关热带雨林、海洋自然资源的信息。【学情分析】通过前五年的科学课上的学习,学生其实已经对很多自然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深刻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了解热带雨林、海洋等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有关自然资源的信息,表述探究结果。六年级学生在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具有了初步学会使用思维导图帮助整理归纳知识,在本节课中多次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归纳整理,提高学习效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描述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2.了解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科学探究: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获取有关自然资源的信息。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有关自然资源的信息,表述探究结果。科学态度:1.对有关自然资源的问题具有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描述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了解热带雨林、海洋等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有关自然资源的信息,表述探究结果。【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活动记录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谜语导入新课:揭示自然资源的概念1.我们先来看个够超级简单的谜语:平的像镜,清的透明,热了变气,冷了变冰?2.学生齐声:水3.其实我们地球上还有我们很多像水一样的资源?你还知道哪些?4.学生补充:太阳、风、矿物、土壤……5.这些资源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在自然界中这些可以被我们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矿物等,它们被称为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设计意图:利用一个简单的谜语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水引出其他自然资源并揭题。]二、探究新知:自然资源的作用(一)分析生产一条牛仔裤用的自然资源。1.老师手里有一条常见的牛仔裤,咱们先来一起分析下生产这么一条牛仔裤要利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生1:牛仔裤要用到棉花加工的棉线制成的,棉花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师补充:这属于生物资源,更精确的说棉花是植物资源。)生2:拉链、纽扣是金属做得,它们属于矿产资源。……3.除了这些容易发现的,还有些不容易发现的资源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小小的提示:(1)棉花是白色,但大多数牛仔裤都是蓝色,这是因为牛仔裤在生产过程要?(染色),要用到?(染料)有谁知道染料的生产要用到什么自然资源?天然染料来源:动、植物、矿物。人工染料来源:石油、天然气。(2)牛仔裤从工厂生产出来能突然到我手上吗?需要汽车来?(运输)运输环节有需要什么必不可少的资源吗?(石油)(3)棉花的生产过程有消耗其他的自然资源吗?水、土壤、阳光4.大家瞧这么一条小小的牛仔裤居然要用到这么多的自然资源,可见自然资源与我们密不可分。[设计意图:先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逐步分析一条牛仔裤的生产要用到哪些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容易发现的自然资源老师需要加以引导。](二)分析其他物品用到的自然资源:1.你们能参照着刚才分析牛仔裤的例子,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分析教室或书包里某件物品可能用的资源,并记录在活动记录单上。2.生观察探究物体并记录3.交流反馈4.师总结;大自然中这些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有着不同的用途,有的和物品制造有关,有的和能量有关,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它们。[设计意图:再让学生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的去探究身边其他的物品又用到了哪些资源?引导学生们注意到我们身边的物品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而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三、整理归纳:自然资源的分类1.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自然资源,你可以给它们分分类吗?你们准备怎么分?2.生交流反馈3.如果要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来这五大类来归类,你觉得该怎么分?4.生上黑板演示。5.这些自然资源中有哪些能为我们提供能量啊?6.太阳、风、石油、煤、海洋……[设计意图:引导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给众多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四、阅读与拓展:1.看样子大家对很多自然资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有2个对大家来说可能有些不那么熟悉的自然环境分别是:热带雨林和海洋,请同学打开书本阅读第27~28页的阅读资料,了解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相关知识,并试着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概括这2种环境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自然资源。2.学生分析、记录并交流展示。3.小结: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所蕴含的自然资源也会有所不同。4.早在2001年联合国缔约国文件就明确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分析一下刚才的上述资料,你觉得海洋资源为何会成为21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想法。5.小结:陆地上的自然资源有很多已经被我们人类过度开采,而海洋是我们新的寄托,它也给21世纪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各种不同的资源!可以说21世纪的人已经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所以海洋成了21世纪人的希望!同时也在暗示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才能拥有更好的明天![设计意图:利用自学、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出热带雨林、海洋所蕴含的多种多样的资源,进一步巩固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并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同时并升华意识到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保护海洋资源的重大意义。]【板书设计】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植物矿物海洋石油太阳土壤……分析自然资源的作用10.煤、石油和天然气【教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自然资源》的第二课时。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了解到这些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现代生活与自然资源密不可分。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煤、天然气、石油是什么样的这个话题引入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社会的这三大能源支柱。第二部分,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通过阅读资料的呈现,引导学生在图文学习中认识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因,都是由古代生物被掩埋和沉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生物以及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具有不可逆性。第三部分,模拟石油开采,在动手探究中理解石油开采的原理。实验中小石子模拟岩层,食用油模拟岩层中的石油,通过往里面灌水的方式增加底部压力,利用油的低密度特性使其浮于水上,并使油从导管排出。第四部分,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用途,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发现三种能源在各自领域内的不同用途,显示出能源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最后综合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交流三种能源的异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平常已经能够对生活中的事物有所关注,对社会科技的发展有所关心,现代社会中能源的运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学生对煤、石油和天然气是有认知基础的。石油开采的模拟实验更多考虑的原理的理解,实验本身的操作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能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能力较强,模拟实验中能对应分析实验对象与模拟事物的关系,能把现象和原理迁移到真实情境中,会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推导出结论,具备了一定的解释能力,并乐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2.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科学探究:1.能基于对相关科学事实的梳理和分析,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原因作出合理的推测。2.对探究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成因感兴趣。3.会做石油开采模拟实验,能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调整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内愿意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认识到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能意识到能源矿物的不可再生性。3.树立珍惜能源矿物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教学难点】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原因作出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模拟石油开采实验装置:广口瓶、小石子、食用油、长颈漏斗、玻璃导管、橡皮塞。【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ppt出示图片)提问:同学们,车子在马路上行使需要燃料,你知道它们都是借助什么燃料在工作吗?(汽油、柴油、电、天然气等)[设计意图:利用熟悉的汽车来引发话题,引起学生对能源的兴趣,汽车工业的发展很好地展现了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这也是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性问题。]2.一般小汽车加汽油、重型工程车加柴油,汽油和柴油是常见的汽车燃料,你知道汽油和柴油又是从哪来的吗?(石油中提炼出来的)3.最近几年出现了天然气汽车,它的车身里藏着一个天然气罐,需要的燃料是天然气。最近,电动汽车在马路上也越来越多见,它的能量又来自于什么呢?(电动汽车需要电能。)4.我们常规的发电方式就是火力发电,也就是用煤炭燃烧来发电。你看,仅仅是人类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的能量来源就涉及到了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它们三者是目前人类社会的三大能源支柱,今天我们来学习《煤、石油和天然气》。5.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要问呢?梳理问题,分类汇总,大体上应该是关于成因、开采及用途等几方面。[设计意图:本课教学更多涉及的是知识性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想一想我希望了解些什么、哪些问题是我不懂的?开始之前的认真思考,可以让后续的学习更积极更主动,提高学习的效益。]二、科学探究(一)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什么样的呢?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煤块是石油标本,各小组同学先来观察一下,看看它们是怎样的?2.学生小组活动进行观察。3.那么天然气是怎样的?老师没办法带来实物,我们结合图片,来了解一下。4.谁来说说你观察到的它们的特点?(煤是固体,黑色,块状;石油是液态,黑色,看上去黏性很大;天然气气态,燃烧的时候呈现蓝色火焰)[设计意图:煤炭和石油在学生的生活中不常见,有机会的话还是建议让学生亲自观察一下实物,在观察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观察中学生也能获得更多信息,比如也可能在煤块上看到植物的印迹、发现石油的粘稠特性等。](二)认识成因1.那么,煤、石油和天然气是怎么形成的呢?谁对此有了解的,先来说一说。2.下面交给各小组一个任务,学习“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示意图,说一说它们的形成过程。3.小组学习,教师巡视。4.哪个小组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发现呢?5.交流,小结:(1)煤的形成:几亿年前,在湖边有大量的植物体堆积,并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高压作用,经过亿万年,变成了煤。后来地壳运动,有的煤层露出地面。(2)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后沉积到海底,逐渐被掩埋,慢慢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因为密度低所以向上移动,在地壳中形成储油层和天然气层。6.讨论:这些能源矿产在形成上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7.交流:相同: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变成的,而且都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高温高压下的变化。不同:煤炭更多是由古代额植物演化而来,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的动物或植物变成,而且环境是在海洋下。[设计意图:对一组相关度比较大的事物进行相同和相异的讨论,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能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比较和分析能力。]8.那么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太阳有什么样的关系呢?9.交流并小结:煤、石油和天然气因为都是由古代的生物变化而来,而生物的成长离不开太阳,所以追根溯源,它们三者的形成都与太阳能有关,它们在燃烧时会转换为光能、热能或动能,而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能释放出比煤更多的热量。[设计意图:建立三者与太阳能的关系,这是在树立能量守恒的意识。](三)模拟石油开采1.这些能源的成因其实很复杂,在亿万年的时间里生物遗体被掩埋,在地表深处发生了物理化学包括生物的一系列变化才得以形成,那么,现代人要开采石油,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吗?2.观察开采石油的图片,说一说你所了解的石油开采。3.师生交流。4.石油到底是怎么开采上来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讨论实验方法和设计原理。(1)在广口瓶中倒入食用油,加入小石子,用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食用油代表什么?小石子代表什么?为什么要塞紧瓶口?)(2)将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穿过橡皮塞,分别伸入瓶底和瓶中部,把与玻璃导管相连的橡皮管另一端放入空烧杯中。(3)向长颈漏斗中缓缓倒入红色水。猜一猜: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5.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6.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油会从导管里排出来?7.那么真实世界中,人们到底是如何开采石油的呢?通过一小段视频,我们来了解一下。[设计意图:石油的开采主要是依靠地壳内部的压力,把油从地底下压出来,后期内部压力减少,影响出油量的时候,会采用往内部灌水的方法,增加压力,让油浮起来,这是一种常规的采油方法。]8.那么煤和天然气又是如何开采的,你知道吗?猜一猜。继续观看视:《煤的开采》、《天然气的开采》9.在煤和天然气的开采视频中,你捕捉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呢?[设计意图:本课认识研究的对象有三种,当学生研究了解了石油的开采原理后自然而然也会产生煤和天燃气如何开采的问题,这里的猜想,既是对前面成因学习之后的一个检验,也是对之后学习内容的一个启动,后面继续采用观看小视频进行学习的方法,获得准确的资讯,提高学习效益。]三、拓展延伸1.我们刚才从成因、开采等方面展开了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了解认识,人类想方设法得到这些能源,在最近几百年的时间里,对它们的开发利用达到了极致,那么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到底发挥了哪些用途呢?小组讨论一下。2.学生交流,老师补充概括:煤:火力发电、生活用煤、蒸汽机车用煤、冶金用煤、建材用煤石油:炼制汽油、沥青、润滑剂、化纤面料等天然气:制造氮肥、天然气汽车、燃气灶等3.我们发现,我们的工业生产、衣食住行其实跟这些能源都有密切关系,它们不仅作为燃料,而且成为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温室效应”,引发温度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恶果,我们国家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国家已经在为“减排”做十分努力。同学们,我们小学生可以为“减排”做什么?大家交流,全课总结。(低碳出行、公交车出行、不开无人灯、空调温度设置,夏天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碳中和”、“碳达峰”,从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点滴努力汇聚成巨大的进步。]【板书设计】10.煤、石油和天然气被掩埋古代生物遗体高温高压11.开发新能源【教材分析】《开发新能源》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自然资源》的第三课时。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自然界有许多自然资源,并为我们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同时也知道了煤、石油、天然气能我们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但这些能源即将面临枯竭。本节课带领学生认识生活中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路灯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了解其中的原理。第二部分,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通过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法、得出结论等过程,发现太阳能小车速度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第三部分,认识常见的新能源,书本通过资料的形式展示,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常见的新能源,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并引导学生对开发新能源展开思考。【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平常能关注生活,知道太阳能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应用,但对为什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不是很清楚。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六年级的小学生仍然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前面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初步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会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推导出结论,乐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本课的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积极思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新能源2.知道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3.通过阅读资料,认识一些常见的新能源。科学探究:1.能对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提出自己的猜测2.能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3.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知道光电板受光面积和受光角度能影响太阳能小车的速度。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2.在科学探究中,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研究思路。3.在科学探究中,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太阳能的实例思考新能源的开发与运用。【教学重点】认识新能源,知道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太阳能小车,秒表,卷尺,新能源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出示太阳能路灯等图片)同学们,图片上的是什么?2.学生交流:路灯3.在我们校门口就有几个,它和普通的路灯有什么不同?4.学生交流:它是利用太阳能来照明的。(板书:太阳能)教师追问:它是怎么做到的呢?(是靠哪个装置?)5.学生回答:利用太阳能光电板6.教师小结:太阳能光电板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起来,供路灯照明。7.(PPT继续出示图片)这些呢?8.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回答的完整性太阳能灶是利用太阳能收集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光电板将太阳能(光能)转化成电能,推动汽车的电动机。……[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路灯作为本课的导入,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初步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原理。]9.教师小结: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还真多啊,你还知道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例子吗?10.学生交流:太阳能热水器等:11.为什么要利用太阳能呢?12.学生交流:环保、省钱、安全13.(PPT出示文字)我们地球的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面临着即将枯竭的问题,人们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像太阳能这样的能源(板书:能源)。我们把像太阳能这样在新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称为新能源。[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和交流,让学生明白了人们为了应对常规能源即将面临枯竭的问题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揭示本课课题。]二、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一)做一辆太阳能小车1.利用太阳能还能做什么呢?看老师这里有个小玩具,把太阳能光电板安装在小车上,就可以为他提供动力了,看(展示)2.老师的太阳能小车怎么样,你们想来做一个吗?3.小组拿出材料,进行组装4.哪个小组做的小车跑的快?下面我们来比一比,你们准备怎么比?5.学生交流:同时从起点出发,看谁先到达终点。看10秒钟谁走的远6.很好,大家都注意了比赛的公平性,你还需要什么工具?7.学生交流:秒表,下面我们进行比赛8.学生比赛,交流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老师制作的太阳能小车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制作完后比一比,为后面发现并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做铺垫。](二)探究1.刚才第6小组跑的最快,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吗?2.学生提问:为什么他们做的小车跑的最快呢?太阳能小车跑的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呢?3.是啊,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谁来猜一猜4.学生进行猜测可能和光电板的受光面积有关,是怎么样的关系?(面积越大,得到的太阳能越多,跑的越快)可能和光电板的照射光的面积有关?是怎么样的关系?(照射面积越大、得到的太阳能越多、跑的越快)可能和有关5.想不想来研究一下呢?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感兴趣的因素进行研究,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研究,我们要先完成实验设计的这些部分(PPT出示)。6.学生进行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7.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我们小组的问题:小车的速度与光电板的受光面积有关,我们的假设:受光面积越大,小车速度越快改变的条件:光电板的面积大小不变的条件:光电板的受光角度实验方法:第一次用一个小的光电板,第二次用大的光电板8.对于这样的设计,其他小组有补充吗?9.你还需要哪些材料?还有其他不同的实验设计吗?10.学生交流11.实验设计我们已经完成了,下面我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测12.学生实验,收集数据13.得出结论,交流发现我们发现光电板的受光面积越大,跑的越快,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我认为可能是因为得到的太阳能多我们发现光电板的受光角度90°的时候,跑的越快,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得到的太阳能多14.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光电板的面积和受光角度都会影响太阳能小车的速度。还有其它因素也会影响小车的速度吗?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设计意图: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并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结论、交流发现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但知道了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更是锻炼了自己各项能力的提升,提高了科学素养。]三、认识其他新能源1.同学们,除了太阳能这种新能源外,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新能源呢?2.学生交流,简单介绍3.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小组里看一看,说一说,完成活动记录,等会我请大家来介绍介绍。4.学生小组内阅读资料,填写记录5.学生交流:新能源种类来源作用是否丰富风能中国北部地区、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可用于发电蕴藏量巨大,资源丰富地热能来自地球深处的地热可取暖和发电储存量大,资源丰富生物能薪柴、玉米、藻类、稻壳、动物粪便、生活垃圾可用于取暖和发电、生物燃料资源十分丰富6.看来大家对新能源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使用新能源,当然也可以开发更环保的新能源。期待大家的发现。[设计意图:阅读资料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问题式、任务式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学生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新能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树立了节约常规能源和使用新能源的意识,希望他们课后会继续关注新能源,并在有朝一日能开发新能源。]【板书设计】11.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12.善用自然资源【教材分析】本课承接本单元前面三课,重在探讨自然资源的保护,起到指导生产生活的作用。学生将认识到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有的可再生,有的不可再生;将意识到人类正面临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并结合具体事例理解三种守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减少消耗、重复使用、回收利用,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学会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自觉做一个保护自然资源、善用自然资源、负责任的公民。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课文直接告诉学生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第二部分,通过阅读材料认识人口增长带来更大资源需求,列举了水、粮食、能源等资源短缺的现象,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枯竭将难以补充,再运用前面所学知识深化对自然资源短缺带来的种种问题的认识。第三部分,认识守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共安排了四个小活动:一是给守护自然资源的做法分类,交流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是如何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二是分析一座现代建筑是如何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三是体验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善用自然资源的新材料、新技术;四是阅读资源回收利用资料,以纸、易拉罐、废塑料回收为例说明可减少消耗的资源,最后让学生交流更多的自己知道的善用自然资源的做法。【学情分析】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和同理心,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过程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当引发的社会问题感到忧虑。然而,小学生不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只是各种产品的使用者。他们不熟悉生产制造所需的各种自然资源,因此对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特征、分布缺乏了解。他们不知道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甚至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肆意糟蹋和浪费人类共有的资源的现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简单区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2.认识到自然资源短缺日益严重。3.知道应该如何减缓自然资源短缺。4.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了解到自然资源短缺会威胁人类生存。科学探究:1.能够自主设计实验,体验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2.能够用科学的语言记录整理实验数据,表达探究结果。科学态度:1.能够尊重实验证据,实事求是。2.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也能坦然接受他人的意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树立回收或再利用资源的意识,自觉行动,保护资源。【教学重点】知道如何减缓自然资源短缺。【教学难点】能够自主设计双层玻璃保温效果的对比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铁架台、烧杯、温度计、带孔硬纸板、热水。【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复习: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哪些自然资源?2.PPT出示各种自然资源的图片,请同学们帮老师分分类。3.你是怎么分类的?为什么这么分?4.师简单小结: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还能顺利过渡到给资源分类,从而引出对“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认识。]二、认识到自然资源日益短缺1.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煤、石油、天然气,既然它们是不可再生资源,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们在地球上还剩余多少,还能再用多少年。2.原来煤、石油、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资源这么短缺,难怪我们要去开发新能源。不可再生资源这么短缺,是不是可再生资源我们就能放心地无节制地使用呢?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4页。认真阅读的同时思考这些问题:①哪些可再生资源也面临短缺?②为什么自然资源会面临短缺?③自然资源短缺对人类生存有何影响?4.交流。5.教师小结:是啊,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不管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所有的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的困境,人类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用到自然资源,一旦自然资源枯竭,人类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设计意图:通过几组数据,学生能更加意识到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可再生资源是否可以无节制地使用”形成矛盾冲突,在自主阅读资料后发现原来不管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所有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三、如何减缓自然资源短缺1.除了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去寻找开发新的能源,面对资源短缺,我们该怎么办呢?2.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资料卡,每两个小朋友一份资料卡,请大家认真阅读,可以轻声在小组交流。待会我们请同学们当小老师到前面来介绍。3.学生阅读。4.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适时追问)①减少消耗——尽可能少用(除了冰箱,你还在哪些电器上看到过这个标记?光盘行动你做到了吗?)②重复利用——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你使用过哪些一次性用品,怎么做才能少用?)③回收利用(哪些能够回收再利用呢?现在你知道我们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5.同学们发现没有,人类为了继续生存发展,是不可能不使用自然资源的,我们做的减少消耗、重复利用、回收利用这些其实都只能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速度。6.PPT出示“垂直农场”图片,这个农场和我们以前看到的农场不太一样,想一想,这样的农场和减缓自然资源短缺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卡片,通过全班交流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大方交流、认真倾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探究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1.其实垂直农场就像我们的高楼一样,都是减少消耗土壤资源。很久以前平房是最常见的,后来发展到五楼、六楼的房子,现在我们的房子可以三十几楼。2.也正是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科学家不仅想在高度上改变房子,现在还设想造一栋特别的房子,可以大大提高自然资源地有效使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3.出示“特别的房子”,小组讨论:这个房子如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4.交流。5.这个双层玻璃窗有什么用?为什么要用双层?6.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一下呢?7.教师完善学生的设计方案,并提醒实验中的注意事项。8.学生实验。9.交流实验结果。10.小结:双层玻璃保温效果更好,用这样的玻璃设计房子,我们住在里面会觉得更温暖,可以减少空调等物品的使用。希望这样的房子能早日普及到家家户户。[设计意图:由垂直农场过渡到“未来的房子”,让学生明白不仅是从空间上提高自然资源地利用,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增加资源利用率。自主设计实验帮助学生找到证据证明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更好。]五、全课总结1.今天,关于自然资源,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感想?2.是啊,所以为了人类的长期发展,我们要善用自然资源(揭示课题)。3.今天,在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些人类善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下课后能接着探索,多看书,找到更多善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或例子,我们下节课再来分享。[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学生本课的学习情况,最终揭示课题,刚好是对全课的一个总结。]【板书设计】12.善用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面临短缺减缓减少消耗重复利用回收利用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多种多样的白然资源》第九课《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1.我们可以根据现阶段能否再生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2.根据资源类型,给自然资源归类,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第十课《煤、石油和天然气》1.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2.煤是远古植物被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变化形成的,煤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3.我们可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水的动能、沼气、原子能等。第十一课《开发新能源》1.几种有开发前景的的新能源:潮汐能、核能、地热能。2.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越往里面温度越高。3.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第十二课《善用自然资源》1.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2.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