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文言文阅读二文学常识与思想内容理解 知识拓展,深度衔接新知一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因此,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八个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代音乐、古籍注释体例等。文化常识是备考的重点内容,在此归纳一些常见、常考内容,考生可集中精力,重点突破。 (1)官职类 ①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最早的丞相,有史可考的,出现在战国秦悼武王二年。秦以后各朝,时废时设。明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制。 ②太尉:秦汉时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未任命太尉,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③御史大夫:秦朝置御史大夫,汉因之,地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④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⑤除:拜官授职。 ⑥擢:提升官职。 ⑦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迁升、迁授是升级,迁削、迁谪、左迁是降级,迁复指离职后调复原职。 ⑧谪:降职贬官,调往边远地区。 ⑨黜:降职或罢免。 (2)祭祀类 ①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②太牢: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猪)三牲具备为太牢。 ③少牢:古代祭祀只有羊、豕,没有牛,称为少牢。 ④斋戒:古人祭祀之前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称为斋戒。 (3)社交类 ①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行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 ②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礼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③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④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顿首”。 ⑤座次:座位的次序。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但这个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史记·信陵君列传》中的“虚左”即以“左”为尊。 (4)节令类 ①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 ②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日或二日,在该日禁烟火,食冷食。③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之夜,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天晚上相会。古时妇女在七夕节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节。 (5)科举类 ①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钦派。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②会试:明清两代乡试后的次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参加会试的是举人,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③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发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作状元,第二名称作榜眼,第三名称作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例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不正确,“有司”应该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并不是指各级官吏。答案:C解题方法技巧古代文化常识识记“三结合”:(1)结合学过的文言文的注释,由此向外引申;(2)结合资料,分门别类识记各类文化常识;(3)结合文本,联系上下语境理解。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韩晋卿,字伯修,密州安丘人。为童子时,日诵书数千言。长以《五经》中第,历肥乡嘉兴主簿、安肃军司法参军、平城令、大理详断、审刑详议官,通判应天府,知同州、寿州,奏课第一,擢刑部郎中。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还起了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字。 B.童子,指童子科考试。童子科是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汉代已有,始以荐举为主,后增加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书生才称童生。 C.五经,儒家五部典籍的合称。《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 D.刑部,又称“秋官、宪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1.B点拨:“童子”解释有误。根据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新知二思想内容理解 1.筛选文中的信息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离开对信息的关注,读懂字义、词义和句子意思就毫无意义。“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本考点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分析能力的进一步考查。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一般来说,高中阶段对这一考点的考查,着眼于对整个选文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概括。这就要求在整体把握的指导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命题多为选择题,依据文意,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提供选项的正误,特别要注意细节。对设题上常见错项类型必须心中有数,例如人物的张冠李戴、前后颠倒,事件的无中生有、错位杂糅,细节的强拉硬连、添枝加叶,内容的疏漏片面、强加因果,评价的任意拔高、颠倒是非等。这种分析比较往往能把选项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晓错在何处,对在哪里。 选项初定后,一定要把它置于原文,利用前后语境进行比照、查对,或通过上下文词义、句式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语脉、段意来逆推,这样能减少答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保证最终确定的答案一定是正确选项。例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 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的讥讽。 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实情,结果被杀。 思路点拨:要注意A项中的“只是”一词,根据第一段明帝问吴国投降的人,闻名江东的中原地区的名士是谁,对方回答是李安国一事,说明李丰的名声不只是在魏国传播,吴国的人也知道李丰。答案:A 解题方法技巧1.仔细阅读原文,最好按人物的一个个小故事给文章分层。多问几个问题,使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顺序化、网络化。2.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信息(明示的和隐藏的)。应注意分析选文的出处、尾注等内容。此外应结合先前所储存的有关作者的情况、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段耐心地解读,力求读懂、读透。3.细读选项表述,快速固定四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区域,比照两者之间有无异同。尤其要注意细节,注意选项对原文的转述是否等值,发现有出入时一定要对关键词语反复推敲,直至确认无误。 即学即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攫,猩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①夔②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泵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注]①乐正:乐官之长。②夔:人名。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一般用排除法,先确定不符合要求的句子,再看选项,答案就出来了。本文主旨是要具有“察”的精神,对人对事要仔细分析、推究事理。题型:如何解文言文简答题 简答题主要考查对文章观点态度的看法,或是做某事、持某观点的理由,或是思考文中某种现象或人物行为的现实意义,或是概括人物品质,或是体现人物的何种情怀,或是分析某种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或是探讨文中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给人的启示等。例题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节选自《论语·微子》)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 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曲③,无伤吾足。”(节选自《庄子·人间世》) [注]①楚狂接舆:楚国的隐士。②画地:在地面上画出一个圈来。喻指自己束缚自己。③迷阳:指荆棘。④邻曲:屈曲、指道路曲折难行。 同是接舆的话,在《论语·微子》中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而在《庄子·人间世》中却是“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请结合你对孔子和庄子两家学说的认识,简要谈谈他们为何说法不一。 思路点拨:本题以筒答题形式来考查考生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本题选择了两段文字进行比较阅读,一是《论语·微子》中对接舆话的记载,一是《庄子·人间世》中对接舆话的记载。二者记载同样一件事,却出现两种不同的看法: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积极入世;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避世,即以无为来全身远祸。 答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积极入世;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避世,即以无为来全身远祸。 即学即练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酌古论》序 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①,武夫事剑。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胜,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 吾鄙人也,剑楣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来及,与夫既已反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②,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命之曰《酌古论》。 [注]①铅椠:指写文章。②较然:明显。 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答案】是为了探究、参酌历代治国用兵的成败得失,为后人提供借鉴。随堂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6分)开皇九年,春,正月,乙丑朔,贺若弼自广陵引兵济江。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内国无船。弼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广陵,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又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庚午,贺若弼攻拔京口,执南徐州刺史黄恪。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贺若弼乘胜至乐游苑,鲁广达就擒。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闻韩擒虎已得陈叔宝,呼视之,叔宝惶惧,流汗股栗,向弼再拜。弼谓之曰:“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既而耻功在韩擒虎后,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欲令蔡徵为叔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弼置叔宝于德教殿,以兵卫守。辛酉,命贺若弼登御坐,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公。贺若弼、韩擒虎争功于帝前。弼曰:“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不交陈,岂臣之比!”擒虎曰:“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胜计,婢妾曳罗绮者数百,时人荣之。开皇二十年,春,三月,辛卯,贺若弼复坐事下狱,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既而释之。大业三年,光禄大夫贺若弼亦私议宴可汗太侈,并为人所奏。帝以为诽谤朝政,贺若弼坐诛,弼妻子没官为奴婢。(节选自《资治通鉴·隋记》,有删改)(贺若弼)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于言色,由是免官,弼怨望愈甚。后数年,下弼狱,上谓之曰:“我以高颎、杨素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是何意也?”弼曰:“颎,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上惜其功,于是除名为民。(节选自《隋书列传十七》,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营幕被野 被:遍及B.执南徐州刺史黄恪 执:捉拿C.弼置叔宝于德教殿 置:释放D.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 当:判处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C.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B.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C.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D.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4.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贺若弼善战又贪功的一项是(3分)( )A.①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②欲令蔡徵为叔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B.①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②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C.①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②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于言色。D.①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②韩擒虎略不交陈,岂臣之比!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贺若弼先悄悄卖了军中老马大量购买南陈的船只,又大张旗鼓买了五六十只破船,以达到积蓄力量、麻痹敌人的目的。B.贺若弼与韩擒虎互相配合渡过长江,而在取得胜利之后,又为抢夺战功互相诋毁,刀兵相见。C.贺若弼为隋灭亡南陈立下汗马功劳,得以加官进爵,生活奢侈,但贺若弼自以为是,对个人名利耿耿于怀。D.贺若弼的父亲因被陷害而死,死前表明自己的志向并告诫儿子要出言谨慎,而贺若弼急功傲物,终不免杀身之祸。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4分)(2)贺若弼复坐事下狱,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4分)7.请分析贺若弼被杀的原因。(3分)1.【答案】C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着重指导学生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价值观念。置:安置。2.【答案】A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A.介词,用。B.副词,表示肯定/副词,才。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D.连词,于是/介词,通过。3.【答案】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弼”为主语,只能在它的前面断开,排除A、D两项。“于是”和现代汉语意义一样,所以它的前面应断开,排除C项。4.【答案】A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B项,①入城的叙述;②傲物。C项,①争功;②嫉妒心太猛。D项,①军纪严明;②贪功。5.【答案】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贺若弼与韩擒虎互相配合渡过长江”错,原文没有“互相配合”的叙述。6.【答案】(1)随后知道是隋军换防交接,就将已经聚集的军队解散;后来陈朝对此习以为常,不再设置防备。(2)贺若弼又获罪而被捕入狱,皇帝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有三个太盛,嫉妒心太盛;自以为是、贬抑他人之心太盛;目无尊长之心太盛。”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翻译句子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既,之后,随后。交代,换防交接。以为,把……当作。设备,设置防备。(2)坐,犯……罪。数,列举罪状。猛,猛烈、气势大。自是、非人:认为自己对,认为别人不对。7.【答案】(1)嫉妒心太盛;自以为是、贬抑他人之心太盛;目无尊长之心太盛。(2)急功傲物,出言不慎。(3)生活奢侈,家族势力逐渐强大。(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了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结合两篇文章,找出主人公不合常理的行为,从而分析他被杀的原因,要分点作答,结合文章中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开皇九年,春季,正月,乙丑朔(初一),贺若弼从广陵率领军队渡过长江。起先,贺若弼卖掉军中老马,大量购买陈朝的船只,并把这些船只藏匿起来,又购买了破旧船只五六十艘,停泊在河内。陈朝派人暗中窥探,认为中原没有船只。贺若弼又请求让沿江防守的兵士每当轮换交接的时候,一定要聚集在广陵,于是隋军大举旗帜,营幕遍野,陈朝认为隋朝大军来到,于是急忙调集军队加强戒备,随后知道是隋军换防交接,就将已经聚集的军队解散;后来陈朝对此习以为常,不再设置防备。贺若弼又时常派遣军队沿江打猎,人欢马叫。所以贺若弼渡江时,陈朝守军竟没有发觉。韩擒虎也率领五百人从横江浦夜渡采石,陈朝守军全都喝醉了,隋军就攻下了采石。庚午(初六),贺若弼率军攻克京口,抓住陈朝南徐州刺史黄恪。贺若弼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不犯,有士卒在民间买酒的,贺若弼立即将他斩首。所俘获的陈朝士兵六千余人,贺若弼全部予以释放,发给资粮,好言安慰,遣返回乡,并付给他们隋文帝敕书,让他们分道宣传散发。因此,隋军所到之处,陈朝军队望风溃败。贺若弼率军乘胜进至乐游苑,鲁广达被隋军俘获。宫门卫士都四散逃走,贺若弼率军在夜间焚烧北掖门而进入皇宫,得知韩擒虎已抓住了陈叔宝,就把陈叔宝叫来亲自察看,陈叔宝非常害怕,汗流浃背,大腿发抖,向贺若弼两次叩拜。贺若弼对他说:“小国的君主见了大国的公卿,按照礼节应该跪拜。阁下到了隋朝仍不失封归命侯,不必恐惧。”不久,贺若弼因耻于功劳在韩擒虎之后,与韩擒虎互相辱骂,拔刀而出;想令蔡徵为陈叔宝起草降书,又下令陈叔宝乘坐骡车归附自己,但没有实现。于是贺若弼将陈叔宝安置于德教殿内,派兵守卫。辛酉(二十八日),隋文帝令贺若弼登上皇帝的宝座同坐,赏赐给他布帛八千段,加授上柱国,进封爵位为宋公。贺若弼和韩擒虎在文帝面前争论谁的功劳大。贺若弼说:“我在蒋山拼死鏖战,打垮了陈朝的精锐部队,俘虏了陈朝猛将,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于是才平定了陈国;而韩擒虎和陈朝军队几乎没有交锋过,怎么能与我相比!”韩擒虎说:“本来接到明确指示,令我和贺若弼同时合兵攻打陈朝都城,可是贺若弼竟敢提前进军,遭逢敌军便作战,以致将士伤亡很大。而我率领轻装骑兵五百人,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服了任忠,抓获了陈叔宝,占领了陈朝的府库,捣毁了陈后主的巢穴。贺若弼直到傍晚才到北掖门,是我打开城门让他入城的,贺若弼赎罪还来不及,怎么能与我相比!”贺若弼地位高,名望大,他的兄弟们都被封为郡公,担任刺史或者列将职务,家中的珠宝珍玩,不可胜数,婢妾穿戴绫罗绸缎的多达数百人,当时的人都很羡慕他。开皇二十年,春季,三月,辛卯(初二),贺若弼又获罪而被捕入狱,皇帝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有三个太盛:嫉妒心太盛;自以为是、贬抑他人之心太盛;目无尊长之心太盛。”但不久文帝就释放了他。大业三年,光禄大夫贺若弼也私下议论宴请可汗太奢侈,一并被人上奏。隋炀帝认为他诽谤朝政,贺若弼获罪被杀,他的妻子孩子没入官贬为奴婢。(《资治通鉴·隋记》) (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因有武艺且忠烈而闻名,在周任官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妒忌而杀害他。临刑时,他叫来贺若弼对他说:“我一定要平定江南,但这志向没有实现,你一定要完成我的遗志。而且我是因乱说话而死,你不可不引以为训。”接着用锥刺贺若弼舌头直到出血,警诫他讲话要谨慎。贺若弼自认为他的功勋名望在其他大臣之上,因此经常以宰相自任。不久,杨素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贺若弼还是将军,所以非常愤恨,并在言谈脸色上表现出来,于是他被朝廷罢免职务,因而愈加怨恨。过了几年,贺若弼被捕下狱,皇上问他说:“我任命高颎、杨素为宰相,而你经常扬言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深知他们的为人,所以敢说那样的话。”公卿上奏说贺若弼怨恨朝廷,犯了死罪。文帝顾念他战功卓著,特令免除他一切官爵职务,削职为民。(《隋书列传十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9分)李祎,陇西成纪人,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子。祎少有志尚,事母甚谨,抚弟祗等以友爱称。少继江王嚣后,封为嗣江王。景云元年,复为德、蔡、衢等州刺史。开元后,累转蜀、濮等州刺史。政号清严,人吏畏而服之。渐见委任,入为光禄卿。丁母忧去官,起复授瀛州刺史,又上表固请终制,许之。十二年,改封信安郡王。十五年,服除,拜左金吾卫大将军、朔方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寻迁礼部尚书。先是,石堡城为吐蕃所据,侵扰河右。敕祎与河西、陇右议取之。祎到军,总率士伍,克期攻之。或曰:“此城据险,又为吐蕃所惜,今总军深入,贼必并力拒守。事若不捷,退则狼狈,不如按军持重,以观形势。”祎曰:“人臣之节,岂惮艰险?吾则以死继之。苟利国家,此身何惜?”于是督率诸将倍道兼进并力攻之遂拔石堡城斩获首级并获粮储器械其数甚众仍分兵据守以遏贼路上闻之大悦,始改石堡城为振武军,自是河、陇诸军游弈拓地千余里。十九年,契丹衙官可突干杀其王邵固,率部落降于突厥。玄宗遣忠王为河北道行军元帅以讨奚及契丹两蕃,以祎为副。王既不行,祎率户部侍郎裴耀卿等诸副将分道统兵出于范阳之北,大破两蕃之众,擒其酋长,余党窜入山谷。军还,祎以功加开府仪同三司。祎既有勋绩,执政颇害其功,故其赏不厚,甚为当时所叹。二十二年,迁兵部尚书,久之,坐事出为衢州刺史。俄历滑、怀二州刺史。天宝初,拜太子少师,以年老致仕。二年,迁太子太师,制出,病薨,年八十余,上闻而痛惜者久之。祎居家严毅,善训诸子,皆有令名。三子:峘、峄、岘,皆至达官。(节选自《旧唐书·李祎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督率/诸将倍道兼进/并力攻之/遂拔石堡城/斩获首级/并获粮储器械/其数甚众/仍分兵据守/以遏贼路/B.于是督率诸将/倍道兼进/并力攻之/遂拔石堡城/斩获首级/并获粮储器械/其数甚众/仍分兵据守/以遏贼路/C.于是督率/诸将倍道兼进/并力攻之/遂拔石堡城/斩获首级并获粮/储器械其数甚众/仍分兵据守/以遏贼路/D.于是督率诸将/倍道兼进/并力攻之/遂拔石堡城/斩获首级并获粮/储器械其数甚众/仍分兵据守/以遏贼路/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刺史,职官名。古代掌管地方纠察的官,后沿称地方长官,清时为知州的尊称。B.起复,指古代官员为父母守丧期间或期满应召任职,又指降职或革职后被起用。C.敕,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D.薨,古代称帝王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也可用于高等级妃嫔及皇子、公主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祎孝母爱弟,非常重视亲情。他对母亲很孝顺,尽心侍奉;对弟弟李祗等人,尽心抚养,因为友好亲爱受人称赞。B.李祎清正廉洁,受到朝廷重用。他为官清廉严厉,官员和百姓都敬畏信服他,逐渐受到朝廷信任,入朝任光禄卿。C.李祎富有胆略,取得卓越战功。他挥军奔袭石堡城,全力攻敌,大获全胜;后来配合忠王率部讨伐两蕃,擒其首领。D.李袆家教严明,教子颇有成效。他居家严厉刚毅,善于训导后代,儿子们都有美名,李垣、李峄、李岘都做了高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人臣之节,岂惮艰险?吾则以死继之。苟利国家,此身何惜?(2)祎既有勋绩,执政颇害其功,故其赏不厚,甚为当时所叹。二、1.【答案】B “诸将”作“督率”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A、C两项;“粮储器械”是“获”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项。2.【答案】D “薨,古代称帝王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错误,帝王死称“崩”。3.【答案】C “后来配合忠王率部讨伐两蕃,擒其首领”错误,原文为“玄宗遣忠王为河北道行军元帅以讨奚及契丹两蕃,以祎为副。王既不行,祎率户部侍郎裴耀卿等诸副将分道统兵出于范阳之北,大破两蕃之众,擒其酋长”,可见,忠王并未同行,是李祎率军前去打败两蕃的。4.【答案】(1)人臣的气节,怎么能畏惧艰险?我将拼死把这件事做到底。如果有利于国家,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可惜的?(2)李祎建立功勋后,执政的人十分妒忌他的功劳,因此他得到的赏赐不厚重,很被当时的人感叹。解析 (1)惮:害怕,畏惧。以死继之:拼死做完。苟:如果。(2)既:……之后。执政:掌权者。害:妒忌。[参考译文]李祎,陇西成纪人,他是吴王李恪的孙子,张掖郡王李琨的儿子。李祎从小就有志向,侍奉母亲很恭谨,抚养弟弟李祗等人,因为友好亲爱受人称赞。小时候过继给江王李嚣做儿子,封为嗣江王。景云元年,又任德、蔡、衢等州刺史。开元以后,多次转官任蜀、濮等州的刺史。治理政事号称清廉严厉,百姓官吏都敬畏并且信服他。逐渐受到信任,入朝任光禄卿。为母亲守丧辞去官职,丧期未满就被起用任瀛州刺史,又上表坚决请求服满三年之丧,(朝廷)答应了他。十二年,改封信安郡王。十五年,守丧期满,被任命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朔方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不久升任礼部尚书。在这之前,石堡城被吐蕃占据,吐蕃据城侵犯干扰河右。(皇帝)下诏令李祎和河西、陇右两镇商议攻打它。李祎到达军镇,统率兵众,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攻打它。有人说:“这座城占据险要的地势,又受吐蕃重视,现在率领军队深入,贼人必然要合力把守。如果不能取胜,撤退就很狼狈,不如按兵不动慎重行事,来观察形势的变化。”李祎说:“人臣的气节,怎么能畏惧艰险?我将拼死把这件事做到底。如果有利于国家,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可惜的?”于是督促率领众将,兼程前进,联合攻打,就攻下了石堡城,斩得的首级,以及缴获的存粮兵器,数量很大。还分兵把守,来隔断敌人的道路。皇上听到这个情况后非常高兴,才改石堡城为振武军,从此河、陇诸军又向四周开疆拓土一千多里。十九年,契丹衙官可突干杀死他们的首领邵固,率领本部落向突厥投降。玄宗派忠王担任河北道行军元帅来讨伐奚及契丹两蕃,任李祎为副帅。结果忠王没有前往,李祎率领户部侍郎裴耀卿等众位副将分道率兵从范阳以北出发,大败两蕃兵众,活捉了他们的酋长,余党逃入山谷。大军返回,李祎凭借功劳加开府仪同三司。李祎建立功勋后,执政的人十分妒忌他的功劳,因此他得到的赏赐不厚重,很被当时的人感叹。二十二年,升任兵部尚书,过了很长时间,因其他事受牵连出任衢州刺史。不久历任滑、怀二州刺史。天宝初年,拜授太子少师,因年老辞官退休。二年,升任太子太师,制书刚下达,就因病薨逝,终年八十多岁,皇上听说后伤心惋惜了很久。李祎在家里严厉刚毅,善于训导几个儿子,几个儿子都有美名。李祎有三个儿子:李峘、李峄、李岘,都做了高官。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6分)童心说①(节选)李贽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②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有删改)[注] ①李贽一直抨击程朱理学(即文中的“闻见”“道理”)。明神宗万历十四年有人写信说他“以妄乱真,坏教毒世”,李贽大为恼火,写下这篇文章反驳其指责。②矮人:见识短浅的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障:阻塞B.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卒:最终C.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 至:达到D.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 业:文章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吾尝终日而思矣B.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C.言虽工,于我何与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D.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 窃为大王不取也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B.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C.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D.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4.下列句子不能直接证明“童心”重要作用的一项是(3分)( )A.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B.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C.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D.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先对“童心”作出明确的解释,接着探究人的童心失去的原因。B.作者反对程朱理学,认为那些“闻见”和“道理”是读书识义理的障碍。C.如果一个人不具有美好品质和真才实学,也就说不出有道德修养的真话。D.只要发自人的真心,即使那些参加科举的八股文,也能成为千古美文。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4分)(2)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4分)7.请概括人失去“童心”的原因。(3分)1.【答案】C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至文”的意思是“最(极)好的文章”,“至”在这里是“达到极点”的意思。2.【答案】A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A项,均为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既然/连词,常与“又”等搭配,表示并列。C项,连词,即使/连词,虽然。D项,动词,成为/动词,认为。3.【答案】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至文”中“至”是“文”的定语,两者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无……非文”与前文“无……不文”对应,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4.【答案】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是讲述圣人著书立言的目的并非“障其童心”,不能直接证明“童心”的重要作用。5.【答案】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认为那些‘闻见’和‘道理’是读书识义理的障碍”错误,从“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可以看出,作者只是认为阅读那些宣扬“闻见”“道理”的书会成为童心的障碍。6.【答案】(1)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童心已经被阻塞,而后天得到的见闻、道理入主心灵。(2)所以,我对那些发自童心的文章体会最深,实在用不着言必称六经,言必称《论语》《孟子》呢!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翻译句子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所以者何,为什么呢;以,因为;既障,已经被阻塞。(2)因是,由此;童心者之自文,发自童心的文章。7.【答案】①闻见、道理日益增多,并占据了内心。②知道了美名的好处而又想发扬光大。③知道了恶名的丑陋而又想加以掩盖。解析 本题考查了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根据“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可知失去童心的原因是:闻见、道理日益增多,并占据了内心;知道了美名的好处而又想发扬光大;知道了恶名的丑陋而又想加以掩盖。[参考译文]所谓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的杜绝虚假、绝对真诚的本心。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诚的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那么,童心为什么会突然失落呢?在人的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而这些感性的知识一进入主人的心灵之后,童心也就失落了。长大之后,又通过见闻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理性的知识一进入主人的心灵之后,童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所得的道理、见闻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又明白了美名是好的,就一心想要扬名,这样一来,童心就失落了;知道恶名是不好的,便一心想要遮掩,这样一来,童心就失落了。那些道理、见闻,都是通过多读书、多明理才获得的。可是,古代的圣贤又何尝不读书呢!纵然不读书,童心自然存而不失,纵使多读书,他们也能守护童心,不使它失落。不像那些学者,反会因为多读书识理而阻塞了自己的童心。既然学者会因为多读书识理而阻塞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要热衷于著书立说以至于迷人心窍呢?童心一旦阻塞,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成文章,也无法明白畅达。其实,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的话,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童心已被阻塞,而让后天得到的见闻、道理入主心灵。既然让见闻、道理入主心灵,那么说的话就成了见闻、道理的翻版,而不是出自童心的由衷之言。哪怕他说得很精巧,对我又有什么用。这难道不是让假人说假话,办假事,写假文章吗?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也就无不虚假了。由此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肯定信以为真;给假人谈假文章,必然赞赏备至。这可真是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呀!满天下全是虚假,见识短浅的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即使是天下的绝妙文章,因被假人埋没而后人无从得知的,难道还少吗?原因何在?因为天下的好文章,没有不是发自童心的。如果童心常在,那些所谓的道理、见闻就会失去立足之地,那么,任何时代、任何人、任何体裁都可以写出极好的作品来。诗歌,何必推崇古体与选体;散文,何必非得看重先秦。古诗演变成六朝诗,又演变为近体诗;古文也发展为传奇,又演变为院本,又演变为杂剧,又演变为《西厢曲》,又演变为《水浒传》,又演变为当今应科举的八股文,凡是讲求圣人之道的都是古今杰出的文章,绝不能以时代先后为标准,厚古薄今。所以,我对那些发自童心的文章体会最深,实在用不着言必称《六经》,言必称《论语》《孟子》。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5分)庞安常墓志铭[宋]张耒吾尝谓医之在天下,其资生民之用,盖与谷帛等,窃怪世之工其道者何少也。自三代以来,至今以医名世者多矣,其为论说方术大备矣。又尝怪夫世之医者,皆忽而不学。使孝子慈孙,不能无恨于疾苦之际者以此也,可不悲哉!予少多病,世之医往往与之游,率按前人成说而用之,未有心得而能原其所以说者也。而世医不以术易衣食者鲜矣,何暇及此哉!宜工之者寡,而古学之废也。意必有聪明微妙之君子,悯兹学之不振,悼生人之疾疠,独治其道,修其术,而莫或知之者焉。绍圣丁丑,予得罪谪官齐安,而得蕲水庞君焉。其于医,殆所谓聪明微妙者也。君讳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读书,尝问医于父,父授以《脉诀》,君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君时未冠也。已而病聋,君曰:“天使我隐于医欤!”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贯通。时时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有舆疾自千里踵门求治者,君为辟第舍居之,亲视饣亶粥、药物,既愈而后遣之,如是常数十百人不绝也。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亦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戊寅之春,予见君于蕲水山中。视其貌伟然,听其议博而不繁,妙而易晓。告予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也。予欲以其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解》数万言。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古今异宜,方术脱遗,备伤寒之变,补仲景《伤寒论》。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一卷。”吁!其备矣。予问以华佗之事,君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是冬而君痼疾作。明年春而剧。门人请自视脉,君笑曰:“予察之审矣,胃气已绝,死矣。”因尽屏药饵,忽焉韵语数句,授其婿,盖超然达者语也。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年五十八,时二月初六也。(有删改)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孝子慈孙,不能无恨于疾苦之际者以此也 恨:遗憾B.君为辟第舍居之,亲视饣亶粥、药物 居:住所C.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 功:功效D.予察之审矣,胃气已绝,死矣 审:清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窃怪世之工其道者何少也 大王来何操B.予得罪谪官齐安,而得蕲水庞君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予欲以其术告后世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D.因尽屏药饵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都直接表现庞安时在医学领域“聪明微妙”的一组是(3分)( )①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②独治其道,修其术,而莫或知之者焉。③已而病聋,君曰:“天使我隐于医欤!”④君为辟第舍居之,亲视饣亶粥、药物。⑤予欲以其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解》数万言。⑥予察之审矣,胃气已绝,死矣。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⑥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B.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C.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D.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第一段表达了对当时部分从医者的不满,但也相信有“治其道,修其术”的良医存在。B.庞安时医术高明,有仁爱之心,为求医者提供居所,调理饮食,事必躬亲,分文不取。C.庞安时对古代医学理论常有自己的见解,对名医扁鹊的医书、华佗的事迹有客观评价。D.文章结尾处写庞安时痼疾加剧,却能够淡然处之,表现了他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悯兹学之不振,悼生人之疾疠。(2分)(2)视其貌伟然,听其议博而不繁,妙而易晓。(2分)(3)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3分)7.本文第三段中的“吁!其备矣”是作者对庞安时著述完备的感叹。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述作者这样感叹的理由。(3分)1.【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根据上下文语意,“居”在这里应当是使动用法,应该翻译为:使……居住。2.【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考生应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虚词的含义。C.介词,把。A.副词,多么/疑问代词,什么。B.表顺承,相当于“就”/表递进,并且。D.连词,于是/副词,趁机。3.【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信息内容的筛选与整合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②并不是说的庞安时。③是说庞安时耳聋后的感慨。④表现的是庞安时善待病人。4.【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断句的理解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都是“观”的宾语,因此“宜”后断开,排除A、C两项;“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句式整齐,每句后应断开,排除B项。画波浪线句子的译文:我仔细观察植物(药物)的性能及其与人体脏器间的匹配关系,整编排列药物功用的次序,评定药物的寒热性气,分辨药物的阴阳属性,用它们来治疗各种疾病,并著《主对集》一卷。5.【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分文不取”错误,原文为“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是说他并不都收取,并非分文不取。6.【答案】 (1)悲伤医学不振兴,悲伤百姓受疾病之苦。(振,振兴;悼,悲伤。2分)(2)看他的容貌伟岸,听他的言谈渊博又简明(不复杂),精妙又易懂。(其,他的;晓,懂。2分)(3)医术如果真的像(书上描写的)那样,不是人所能达到的,大概是史书记载的无依据(不真实)吧。(若,像;非人所能为也,不是人所能达到的;妄,荒诞、无依据。3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考生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得分点的把握。7.【答案】 庞安时的著述中,有将扁鹊《难经》中深奥的医学理论解说给后人的《难经解》;有研究记录药物性能与人体脏器匹配关系的《主对集》;有对张仲景《伤寒论》遗漏药方和对伤寒症状进行补充的著述;有对古书没有记载的新出现的有效药物,进行研究记录的《本草补遗》。因此,作者才发出这样的感叹。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重点把握语句的上下文内容,并关注全文的信息点,这样才能够在答题时得心应手。[参考译文]我曾经说过,世间的医生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来说,他们的作用大概是和谷物布帛一样的,我私下里奇怪现在擅长医道的人怎么那么少啊。从夏商周以来,直到现在凭借医术而闻名于世的人很多,他们论说医术的著作也很完备了。我又奇怪现在的医生都忽视那些医书而不研习。因此,致使众多孝子慈孙在亲人遭受疾病痛苦,需要救治的时候,留下了许多遗憾,这难道不令人悲痛吗!我小时候身体孱弱多病,因此经常与当世的一些医生交往,(当世的医生)大都根据前人写定的著述来治病,(他们)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不能去推究前人成书立说的原因。况且世上的医生不拿医术作为谋生手段,来换取衣食的人已经很少了,又哪里有精力顾及这些呢!自然擅长医道和医术的人越来越少,而古代的医学传统也荒废了。(但是)我想世间一定会有聪慧明审、精微深奥的医者,悲伤医学不振兴,悲伤百姓受疾病之苦,独自专心研究治病的本领,钻研精进医术,只是目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罢了。绍圣丁丑,我获罪被贬谪到齐安,后来就认识了蕲水的庞安时。他在医学方面,大概就是我所说的聪慧明审、精微深奥的人。庞君名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庞安时小时候读书,曾向父亲求问医学,父亲将《脉诀》给他,庞安时说:“《脉诀》内容浅显,不值得学。”然后,他只选取了黄帝和扁鹊的脉书潜心研究。不久,他便能通晓书中的全部内容,并且时常有自己新的见解,(别人)与他辩驳诘难也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未成年。不久,庞安时因患病而耳聋,他感叹道:“这是(上天)让我退隐为医(潜心研习医术)啊!”于是他更加刻苦地研究《灵枢》《太素》等珍贵的医书,凡是涉及医学内容的多部著作,无不融会贯通。庞安时常常为人治病,一般十有八九都能痊愈。有抱病乘车从千里之外上门来求治的人,庞安时为他们腾出房间,让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稠粥、药品,等病人痊愈后才让他们回家,这样的情况常常是数十上百人不断。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他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也不再为(他们)治疗。庞安时治好了无数的病人,一些患者拿着财物来感谢,他并不都收取。戊寅之春,我在蕲水的深山之中见到了庞安时。(我)看他的容貌伟岸,听他的言谈渊博又简明(不复杂),精妙又易懂。(庞安时)告诉我:“世上的医书,我基本上都看过,只有扁鹊的医术写的最深奥,就是那本《难经》。我想把《难经》里记载的医术解说给后人,所以著《难经解》共几万字。我仔细观察植物(药物)的性能及其与人体脏器间的匹配关系,整编排列药物功用的次序,评定药物的寒热性气,分辨药物的阴阳属性,用它们来治疗各种疾病,并著《主对集》一卷。(对于)古今观点不同有争议的,医术有所缺漏的,(为了)使得伤寒的不同症状能记录得更加详细,我对张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补充。有些药物是后世才出现,古人没有记载,现在的人又不能辨别的,我经过尝试,确认了这些药材的功效,认为医书中不应该遗漏,为此写了《本草补遗》一卷。”啊,实在是太完备了!我曾问他有关华佗的事,他说:“医术如果真的像书中所写的这样,不是人所能达到的,大概是史书的记载无依据(不真实)吧!”这年冬天,庞安时顽疾发作。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病情加剧。他的学生请他给自己诊脉,他笑着说:“我已仔细地研究了,我的胃气衰败,命不久矣。”于是他完全不再服用任何药物。有一天他忽然说了几句韵语给他的女婿,都是些超脱旷达的人常说的话。过了几天,他在与客人坐着谈话时安然辞世,时年五十八岁,时间是二月六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