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下册《水遇冷以后》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资料简介

《水遇冷以后》说课稿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新教材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4课《水遇冷以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目录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八、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水遇冷以后》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4课。本课继续探究水的形态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起水遇冷以后,出现“凝结”和“结冰”的现象。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活动,让学生观看“露水”视频,唤醒原有旧知,引发关注。第二部分,引导建立“凝结”的概念。第三部分,承接上一环节,当水的温度持续降低,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第四部分,通过联系生活,了解生产生活常见的水遇冷现象。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已经能有意识地主动去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科学课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已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基础。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产生凝结现象。2.通过实验,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体积会膨胀。3.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针对水遇冷的变化,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水遇冷发生的变化。4.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得出结论。5.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6.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7.在科学探究中,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8.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9.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原理,并思考是否可以进行改进。四、说教学重难点水蒸气遇冷后的形态变化。教学重点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且体积会膨胀。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六、说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三脚架、烧杯、铝箔纸、酒精灯、玻璃棒学生材料:试管、温度计、盐、碎冰、烧杯。板块一、导入新课1、猜迷语(打一自然物)小珍珠,真可爱,花儿草儿身上戴。太阳公公一出来,急急忙忙都躲开。(谜底:露水)2、悄悄问问:①你见过露水吗?②什么时候见过的?③那时的气温是一天中最高还是最低?小结:露水,出现在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3、露水是怎么形成的?(播放视频)傍晚或清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草叶上的小水滴,称为露水。4、拓展: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在高空便是云,在低空便是雾,降落到地面便是雨,落在草木叶子上便是露。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现象和观看视频,了解露水的成因与温度有关。板块二、讲授新课(一)、实验: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1、实验器材: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温水、锡纸等。(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得知,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液体水。)2、实验设计①放上三脚架,摆平石棉网,放上烧杯,加半杯温水,用铝箔纸包住烧杯口,并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②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③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观察发生的现象。3、实验现象:玻璃棒上有小水珠滚动。4、温馨提示①为了加快实验速度和保障安全,请使用温水。②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③在撤离酒精灯时,小心开水烫伤。5、讨论从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明确:烧杯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棒,水蒸气迅速冷却,凝结为液体。6、知识卡片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二)、实验: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回顾冰在0℃时,开始融化为液态的水。水在什么情况下会结成冰呢?(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和体积变化规律。)2、实验设计①在试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②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时为止。③观察试管中冰面的位置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3、温馨提示①温度计不能碰到试管。②首先记录插入水中时温度计的读数。③正确使用秒表计数。④小组分工合作。4、实验观察记录表5、绘制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6、知识卡片: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图方法①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几个时间段。②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差值标上温度值。③将表中各时间段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完成气温曲线图。7、分析数据回答①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②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③试管中冰面的位置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8、我们的发现:一般情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水结冰后体积变大。9、讨论实验中,为什么要在碎冰中食盐?明确:盐会在冰中溶解而发生吸热作用,从而使冰的温度降低。10、小结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板块三、拓展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现象?①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球(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瓶子外壁凝结而成)②水缸里的水结冰后缸裂开(水结冰后体积变大)③水结冰后塑料瓶鼓胀(水结冰后体积变大)④房檐下挂满冰凌(房檐上的雪融化成水,水在0℃结成冰)⑤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室内温度高,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成小水珠)⑤冬天水管容易爆裂(冬天温度低,水管结冰后,体积变大造成的)(设计意图:能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做到学以致用。)板块四、作业布置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水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板块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七、说板书设计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