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二信息窗2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案(青岛版六三制一下)

资料简介

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口算和笔算的算理和方法,并能进行相应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借助计数器、小棒等学具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课前播放贝壳欣赏图片。 学具: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引入,发现信息。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看了赶海小朋友的收获,今天的海边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学生可能回答:小朋友用贝壳摆了轮船、帆船和海鸥。 谈话: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课件出示并板书相应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多少个贝壳? (2)摆海鸥比摆帆船少用多少个贝壳? (3)摆帆船比摆海鸥多用多少个贝壳?6\n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的问题也很棒。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列出算式,理解意义。 谈话:要解决“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多少个贝壳?”需要用到哪些信息?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7-32。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 (1)因为要从47个贝壳里面去掉32个。 (2)因为求的是比多少。 小结提升:求轮船比帆船多多少,就要从47个里面去掉32个,用减法计算。 4.同桌合作,探究算法。 谈话:47-32等于多少?想一想,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也可以在本子上写一写。同桌合作,看谁想到的算法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提示: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你们的想法一样吗? 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一起整理信息,提出有关减法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每个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信息的发现和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谈话:谁愿意把你的算法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竖式等三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顺序交流。 1.摆小棒(1)学生展示摆小棒的过程。 请一名同学边说边用小棒板贴贴出摆小棒的方法。 追问:为什么要从4捆中去掉3捆,从7根中去掉2根呢? (教师把3捆小棒和2根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要从4个十里去掉3个十,从7个一里去掉2个一。 (2)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谈话:同学们摆小棒的过程有条有理,小电脑也要象你们一样摆一摆,请大家来当小指挥,6\n教教他,好吗。 学生边说电脑边演示课件。再一次追问:从哪里去掉3捆和2根,为什么这样做? 小结提升:减去32就是要去掉3个十和2个一,所以从4个十里去掉3个十,从7个一里去掉2个一。 (3)用算式表示摆小棒的过程。 谈话:你能把刚才摆小棒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先小组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并板书: 40-30=10        7-2=5     10+5=15   谈话:你能不看小棒就把这个方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4)梳理算法,渗透转化思想。 谈话:47-32是我们没学过的算式,同学们刚才通过摆小棒把它变成了我们学过的几十减几十和几个减几个的方法,很快就算出了得数,你们真了不起。这种把新知识变成旧知识的方法,叫做转化。(教师板书,学生读一遍。) 2.拨计数器(1)学生展示拨计数器的方法。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用大计数器边拨边说过程,其他同学观察。 谈话:同学们同意他拨计数器的方法吗?谁能把他的过程再说一遍。(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去掉3个珠子和2个珠子的过程。) 追问:为什么这3个珠子要从十位上拨去,而这2个珠子要从个位上拨去?  (2)板贴纸质计数器,强化算理。 谈话:老师把计数器贴在黑板上,已经拨好47了,你能在这个计数器上拨去32吗? 引导学生圈出十位上的3个珠子和个位上的2个珠子。6\n追问:你去掉的是什么位置的珠子?为什么这样减去? 小结提升:从十位上去掉3个珠子,就是从4个十里去掉3个十,从个位上去掉2个珠子,就是从7个一里去掉2个一。 3.竖式 师:谁还有其他的方法? (1)学生展示竖式,说说写竖式的方法。 谈话:你听懂他的方法了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引导学生说竖式写法,师在板贴计数器的下面板书:  追问:结合拨计数器想一想,为什么要在4下面写3,在7的下面写2?  (2)学生独立尝试写竖式。 学生独立写在学习纸上,教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的不同书写情况。 (3)全班交流竖式算法。 展示学生竖式,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算法1:先算十位上的4-3,再算个位上的7-2; 算法2:先算个位上的7-2,再算十位上的4-3。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课件演示。) 小结:可以先算十位上的,也可以先算个位上的。 【设计意图】将口算的方法与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的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利用数形结合由直观到抽象,有助于对口算过程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竖式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尊重了学生的想法,鼓励了算法的多样化。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6\n谈话: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计算47-32,仔细观察,竖式的7减2是小棒和计数器的哪一部分?40减30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在小棒图、计数器图和竖式之间画箭头链接,如下图:引导小结:都是从4个十里减去3个十,从7个一里减去2个一。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课件出现计算方法。)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方法。(教师板书课题。) 2.回归情境,解决问题。 (1)解决摆海鸥比摆帆船少用多少个贝壳? 谈话:这个题应该怎么解决?你能开动脑筋,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吗?(课件返回情境图。)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交流竖式: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课件返回,订正答案。)   (2)解决摆帆船比摆海鸥多用多少个贝壳?谈话: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课件返回情境。)学生口答。(课件展示算式。) (3)对比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展示两个问题合在一起。) 谈话:这两个问题虽然问法不同,但都是求摆海鸥和摆帆船所用的贝壳相差多少,所以算法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沟通联系,回归情境,结合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对算法有了整体建构,也有了对两个问题提法不同算法相同的理解,也实现了算法的有效构建。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70页自主练习1、2、3题【设计意图】应用环节由直观到抽象,由数学到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巩固算法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6\n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回顾梳理,反思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梳理,让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和算法进行梳理,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梳理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