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首页 > 小学 > 道德与法治 > 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拥有这篇小说的(  )。A.肖像权B.受教育权C.著作权D.参与权2.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3.公民身份证号码第(  )位为出生日期码。A.1—6B.7—14C.15D.184.(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妈妈给芳芳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它受(  )保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向企业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管理范围。A.民法、行政法、宪法B.行政法、宪法、刑法C.宪法、行政法、刑法D.刑法、民法、行政法5.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nA.来中国旅游的日本游客B.外籍华人C.父亲是德国公民,母亲是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美国6.(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A.公共服务系统B.法律援助C.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D.政府机关7.有人将客户个人信息偷偷出售,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隐私权B.生命健康权C.财产权D.社会保障权8.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求我们(  )。A.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B.正确行使权利,适当履行义务C.主动放弃义务,适当行使权利D.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9.“法律可以严禁遗弃老人的行为,却无法使人们自觉地尊敬老人。”这说明(  )。A.道德比法律的作用大B.法律对道德具有促进作用C.法治和德治要有机结合\nD.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10.办理下面哪件事时不用出示身份证(  )。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取票C.在机场办理登记手续D.在超市购物结账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权威性。2.在家里,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   ),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3.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   ),是中国(   )。5.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   ),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6.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   )。7.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合法的行为受到(   ),违法的行为受到(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8.写出两个你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的义务:(   )、(   )。9.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国公民。10.(   )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国家应当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2.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  )3.宪法宣誓的誓词虽简短,但意义非凡。( )4.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12月4日颁布的。  (  )5.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6.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公民。  (  )7.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已经触犯了法律。  (  )\n8.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  )9.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依法服兵役的权利。(  )10.身份证可以借给有需要的人使用。  (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将下列所宪法条款和对应的场景内容连起来。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n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请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保护人权的事例,并写明体现了哪项人权,至少写2个例子。2.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中引用包拯的话:“法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请谈谈你的理解。3.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正面:               反面:               4.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经出示执法证件,哪些情形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5.作为中国公民,我们走出国门后应该怎么做?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七.材料题(共1题,共12分)1.2018年3月17日上午,宪法宣警仪式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依照宪法第二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规定、庄严宣誓。(1)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吗?(2)请同学们列举两个宣传宪法的好方法。(3)请你编制两条宣传宪法的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18分)1.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n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3.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D5.C6.B7.A8.A9.C10.D\n二.填空题1.国家;强制性2.孩子;学生;顾客;变化;公民3.出生;申请加入;公民4.国籍;公民5.配合;法定义务6.配合7.对错;法律保护;法律制裁8.维护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0.公民身份;国籍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五.简答题\n1.(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未我可以去那里读书,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间动态,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2.只要依法治国,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样就不会有治不好的国家,也不会有顽固不化的百姓。3.签发机关、有效期限;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4.(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5.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六.辨析题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普及日、教育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我国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形成尊重宪法、崇尚宪法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树立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2)示例:①办黑板报;②请法制人员来校做演讲等等。(3)示例:①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②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八.综合题\n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3.(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