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部编四上语文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案及反思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四上语文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案及反思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4.利用整合、比较和拓补等策略,加深对诗歌的领悟。5.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品味,体会诗中的英雄精神和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利用整合、比较和拓补等策略,加深对诗歌的领悟。2.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品味,体会诗中的英雄精神和家国情怀。[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重点)一、简介常识,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到唐朝达到了顶峰,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唐诗还出现了很多类型,比如:描绘自然田园风光的田园诗、表达人们离愁别绪的离别诗、表现边塞军旅生活的边塞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三首》,前面两首就是边塞诗。一首是——《出塞》,还有一首是——《凉州词》。2.简介《出塞》《凉州词》这两首诗题目的含义。出示:塞,指边塞、关塞。从广义上说,并不都在边疆,也泛指某些军事重地。唐代诗人用《塞上》《塞下》《出塞》《入塞》等乐府旧题为诗者甚多,内容大多写我国东北、西北和北方地区的战斗、生活。5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凉州歌的唱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武威市,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凉州词(曲)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有描写战争、抒发爱国情怀的,有表达浓烈的思乡、思亲之情的,有描述奇丽的边地自然风光的,有展现凉州独特的异域文化的……是边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简介两首诗的作者。二、诵读古诗,把握节奏1.请大家根据以往学习古诗的经验,自由诵读这两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生自由练习诵读。师巡视指导。3.指名朗读,相机评议。如有必要,则老师示范。4.师生合作诵读。形式一: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以此类推,或交换。形式二:师读每句前四字,生读后三字,以此类推,或交换。5.全班齐读。三、检查“独学”,走向共学1.学生说说预习时关于这三首诗已经知道了哪些信息,是怎么知道的。2.在学生已知诗意的基础上,教师抛出核心问题:为什么编者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呢?3.学生自由读这三首诗,试着自主去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4.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猜测三首诗的共同点。四、精准“导学”1.引导学生继续读这三首诗,思考:诗里有没有涉及人物?并圈出关键词。2.学生汇报:“龙城飞将”和“项羽”,并谈谈对这两个人物的认识。3.适时补充“李广”和“项羽”的信息,让学生明白,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的著名英雄。4.重点读《凉州词》,看看能不能在这首诗中发现“英雄”。(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意思,初步得出结论:《凉州词》写的也是英雄,只不过是无名英雄。)第2课时[课时目标]1.利用整合、比较和拓补等策略,加深对诗歌的领悟。(难点)5 2.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品味,体会诗中的英雄精神和家国情怀。(难点)一、深度“研学”1.三首诗都写到了“英雄”,有有名的英雄,也有无名的英雄。接下来我们要深入诗的字里行间,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感受英雄的风采。(请学生再次读读这三首诗,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首深入研读,看看能不能有新的发现。)2.学生分成三组,每组研读一首诗,主要任务:(1)圈出关键字词,结合“英雄”主题,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2)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然后试着把自己的发现简要地写下来。3.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巡回指导、参与,并相机和学生交流。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引领。二、体会《出塞》一诗英雄之“艰苦卓绝”《出塞》一诗,体会英雄之“艰苦卓绝”可以抓以下几处关键词句来分析:1.“龙城飞将”不是指李广一个人,而是指所有参与守边的将士。2.“秦时明月汉时关”,从时间维度来说明边塞将士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镇守边关,确保国家平安。教学时紧扣“秦时”“汉时”加以体会。(相机补充相关历史资料加以说明)3.“万里长征人未还”,抓住“万里长征”和“人未还”深入分析、感受。三、感悟《凉州词》一诗之“豪放情怀”《凉州词》一诗,感悟英雄之“豪放情怀”可以抓以下几处关键语句:1.“葡萄美酒夜光杯”:体会边塞将士乐观、豁达的态度。2.“欲饮琵琶马上催”:通过推敲“欲饮”“马上”“催”,感受将士战场的生活,并和前一句加以比较。3.“醉卧沙场君莫笑”:紧扣“醉卧”一词,深入体会将士“豪气干云”,纵使在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他们照样痛饮、狂欢,谁奈其何?4.“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句更是震撼人心。原来,醉卧沙场的将士早就知道战争是要死人的,早就做好了死亡的准备,视死如归。这就是英雄情怀!四、领会《夏日绝句》一诗之“悲壮气概”《夏日绝句》一诗,领会英雄之“悲壮气概”,可以抓以下几处关键词句:5 1.“人杰”:结合项羽生前做的几件大事来佐证,如,“巨鹿之战”“鸿门宴”,让学生知道,项羽是真正的男子汉、勇士。2.“鬼雄”:联系项羽之死,是“自刎乌江”,不是被敌人杀死,他本来是可以活下来的。(拓展相关资料)3.“不肯过江东”:紧扣“不肯”一词,向学生讲明项羽不愿过江、不愿苟活的高贵精神和英雄气节。五、总结“延学”1.回读这三首诗,读出既相同又不同的情感。(采用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和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最后熟读成诵。)2.出示本单元人文要素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学生结合这三首诗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告诉学生要心装祖国,热爱祖国,随时为国奋斗。3.简要拓展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一些英雄的资料,激发学生课外去搜集歌颂英雄的诗歌,阅读讲述英雄故事的书籍。4.小结本课的学习方法。[教学板书]21古诗三首5 [教学反思]古诗学习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肤浅地停留在对诗意的领会的层面,也不能满足于“贴标签”式的解答,应该深入其中,触其灵魂,品味感触深刻而精确的思想、情感。因此,在结合三首古诗交流英雄主题时,我始终“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言语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不断进行推敲、品味、咀嚼,从而获得语言的情味,深刻悟得“英雄”的不同内涵、风骨和气韵。此外,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既升华了本课的人文主题,又和本单元的其他三篇课文一线串珠地勾连起来,使看上去似乎无关的古诗、现代文,“一脉相连”“一气相通”。更重要的是,古诗学习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去搜集、去阅读同一主题的诗和书籍,这是一种“大语文”教学视野,这也恰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和目的所在,即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走向阅读。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