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一年上册《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资料简介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说课稿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5课《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是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五课。本课要求学生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体验统一使用标准物测量带给比较的公平与方便。通过让学生使用小立方体合作测量较长的物体,渗透合作意识,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感知合作的乐趣。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聚焦板块∶选择标准物来测量。是对上节课探索活动的延续,让全班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来测量。探索板块∶用小立方体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指导学生经历"预测-测量-记录"的科学探究过程。 研讨板块∶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确。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要反思测量过程,思考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拓展版块∶用小立方体来测量家里的物体。巩固运用本节课测量的方法,再次体验用小立方体组合成的工具测量更长的物体时,更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一些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起点、终点、测量时需要首尾相连,用不同学生的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不一样等,学生对于这些现象感到好奇,充满探究的兴趣,同时产生想要比较规范地描述物体长度的欲望。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对科学观察有一定的热情,但动手操作力、识字量、自我控制力、注意力、倾听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都需要培养与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1、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2、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3、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4、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5、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 四、说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教学重点 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尝试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梳理出正确的比较距离的步骤,建构起正确的测量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1、上节课用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结果不同,不能进行比较,需要统一用同一长度的个物体作标准物进行来测量。 2.选择统一的测量的标准物(出示实物回形针、小木棍、橡皮、小立方体)(1)这几种不同的物体,我们选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测量比较好呢?(2)分组讨论标准物并讨论。(3)全班汇报。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几位不同标准物的优缺点。提问: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希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出观点产生的依据)。 (4)教师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 板块二、探索测量桌面子和讲台的长度[材料准备:每小组5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1.预测桌面的长度(1)提问:请同学们预测一下,我们的书桌大约是多少个小立方体呢?(2)学生观察桌面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记录到表格中。 2.制作组合立方体(1)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此问也可在学生测量遇到问题后再问,增强学生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可提前问,减少组织教学的难度。)可以将10个小立方体,用透明胶带粘贴成一组,然后测量,可以提高测量效率。 (2)学生演示制作组合立方体。10个一组立方体,用透明胶连接起来。3.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 4.学生分小组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实验。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1)小立方体制作组合立方体时,每个小立方体要紧挨着,不能有缝隙;(2)测量过程中要也做到首尾相连;重复测量三次;(3)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5.汇总数据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学生上台填写数据,或者汇报后由教师填写。 板块三、研讨实验发现[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小组交流(1)研讨1:同一物体,测量结果一样吗?一样或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一样或近乎一样:采用了同一种物体进行测量;不一样:采用了不同种物体、测量误差、读数出错等,如果是因为读数出错,建议重新测量并读数) (2)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小组内选派一名同学或多名同学准备全班汇报。 2.全班交流(1)每个小组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2)达成共识:对于同一个物体,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测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也可能是采用了不一样的标准单位物体进行测量;用物体比用手测量更准确;对于同一个物体,采用同一种标准单位物体测量的结果基本相同;3.归还小组材料 板块四、拓展1.讨论: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用相同物体测量同样物体,结果相同吗?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同样物体,结果相同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讨论: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学生可能的观点有:用相同物体测量同样物体,结果一样。比手测量更准确。所以测量需要统一标准。 板块五、课堂小结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可以更加简单、快捷地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短;还利用了十进制的方法进行计数。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