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教六上数学第6单元百分数9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第二课时教案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苏教六上数学第6单元百分数9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第二课时教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列方程解决两个单独量之间关系的百分数应用题教材第104页的内容。1.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2.通过学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1.能依据题中的关键句分析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来正确列出方程。2.能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来正确列出方程。课件。写出下面各句中的数量关系:(1)九月份比十月份多用电30%;(2)女生比男生多20%;(3)实际比原计划节约了2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课件出示例11师:读题,理解题意:谁来说说题目中的信息和所求问题?学生交流并说说题目的意思:钱大伯培育了480棵松树苗,比计划多20%,问题是原计划培育松树苗多少棵?师:根据给出的信息,把下面的括号补充完整(课件演示),思考:谁是单位“1”,它是未知的还是已知的?师:结合给出的信息和上面的线段图,找找题中隐含哪些数量关系? 生:计划培育的棵数+实际比计划多培育的棵数=实际培育的棵数。师:比计划多20%,我们还可以怎样理解?提示:计划培育的棵数是实际的多少倍?生:原计划培育的棵数是单位“1”,比计划多20%,我们可以看成实际是计划的1.2倍(1+20%)。师: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你还能写出不同于上面的等量关系吗?生:计划培育的棵数×(1+20%)=实际培育的棵数。尝试列方程。师:根据等量关系,如果用方程的方法解答,我们设哪个量为x呢?为什么设这个量为x?生:比计划多20%,这里的20%是以计划培育的棵数为单位“1”,计划培育的棵数不知道,所以设计划培育了x棵,则实际比计划多培育了20%x棵。师:根据设出的未知数和等量关系,你能自己尝试着列出方程吗?自己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后点名板演。(规范解题步骤)解:设原计划培育松树苗x棵。 x+20%x=4801.2x=480x=400答:原计划培育松树苗400棵。师: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解:设原计划培育松树苗x棵。 (1+20%)x=4801.2x=480x=400答:原计划培育松树苗400棵。师: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学生自己验证并交流。(注意提醒方程的解没有单位名称)1.看图列方程并解答。2.某工厂12月份用天然气440立方米,比十月份节约20%。十月份用气多少立方米?3.对比练习。(1)某工厂六月份用水6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用水25%,五月份用水多少吨?(2)某工厂六月份用水60吨,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水25%,五月份用水多少吨?4.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售价300元,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本20%。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总体上是盈利还是亏本?盈利或亏损多少元?某商品如果按现价18元出售,则亏了25%,原来成本是多少元?如果想盈利25%,应按多少元出售该商品? 课堂作业新设计1.40只 2.550立方米 3.(1)48吨 (2)75吨 4.亏损,亏了25元。思维训练24元 30元教材习题教材104页练一练美术组 舞蹈组比美术组少的 舞蹈组 美术组有50人练习十七1.x=30 x=36 x=0.8 2.500万元 3.(1)10千克 (2)10千克思考题 16人列方程解决两个单独量之间关系的百分数应用题例:钱大伯培育了480棵松树苗,比计划多20%,原计划培育松树苗多少棵? 计划培育的棵数+实际比计划多培育的棵数=实际培育的棵数计划培育的棵数×(1+20%)=实际培育的棵数解:设原计划培育松树苗x棵。  x+20%x=4801.2x=480x=400答:原计划培育松树苗400棵。    (1+20%)x=4801.2x=480x=400 解答“两个单独量之间关系”的百分数问题的教学,安排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最后一节,足以看出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本节内容和单位“1”已知的百分数问题也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清楚如果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只有单位“1”未知时,设这个单位“1”的量为“x”列方程解答。本节课的方程有两种列式依据:一种是依据算术方法的原理来列方程,另一种是根据倍数关系来列方程。两种不同类型的方程,其原理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教材只给出了前者,没有给出后者,有其道理,可以降低难度,但是该方程向后延伸的路就没有了,如果偏重后者,那么与旧教材的老路就无异了。看来,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由前者导向后者,告诉学生,也可以列后者一样的方程,但是其意义与前者不同。我们应该以前者为基础,但以后者为延伸,不能偏向某一方,否则这样都对我们的教学不利。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