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案

首页 > 初中 > 化学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3、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过程与方法①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②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重点:①建立溶液概念②认识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难点:①从微观上认识溶液②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关键点:溶液的特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九寨沟的风景图片,配以容中尔甲的歌曲《神奇的九寨》,画面定格在溶液章头图上导入新课。通过音乐及优美的画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教材中溶液单元章头图就是九寨沟的风景图片。溶液的形成和特征探究活动一:探究溶液的形成展示:蔗糖溶液、食盐溶液、CuSO4溶液。蔗糖溶液、食盐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呢?(多媒体展示溶液的微观形成过程)⑴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分析溶液形成过程⑵分析两种溶液的特征⑶推出溶液的初步概念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溶液设计实验(向上述溶液中加硫酸铜溶液,或将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等)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溶液。⑷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用学生熟知的物质配制溶液来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宏观现象和对其组成微观粒子的分析,初步形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比较抽象,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更加直观。溶液的组成启发:上述溶液谁被溶解?谁能溶解其它物质?⑴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⑵总结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引导小结:m溶液=m溶质+m溶剂v溶液<v溶质+v溶剂⑶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媒体展示)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应重过程。4/4溶液溶质(溶解前状态)溶剂(状态)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固体)水(液体)碘酒碘(固体)酒精(液体)稀硫酸硫酸(液体)水(液体)稀盐酸氯化氢(气体)水(液体)溶质和溶剂的判断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巩固了溶质和溶剂的概念;二是让学生发现常见的溶质、溶剂的判断规律;三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溶质和溶剂的判断,让学生初步体会事物的相对性。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启发:从上表中溶质栏目所填写的内容看,你发现了什么?从溶剂栏目所填写的内容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媒体展示溶剂栏目各种溶剂的状态)引导学生发现:⑴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⑵固液相溶、气液相溶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⑶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课件展示:溶质和溶剂的辨证关系,并帮助学生理解。设疑: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性相同吗?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又是怎样的呢?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观看视频:植物油,碘放入不同的溶剂中学生实验:在三支试管中做三个实验—将一两粒碘、高锰酸钾、几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水中,观察现象。(课件展示):溶质溶剂溶解情况碘水碘难溶于水碘酒精碘溶于酒精高锰酸钾水高锰酸钾溶于水高锰酸钾汽油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植物油水植物油难溶于水植物油汽油植物油能溶于汽油对比学生实验及视频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不同。小结:影响溶解的因素是溶质和溶剂探究活动三:探究酒精能否溶于水设疑:同学们还记得刚才所做的三个实验吗?让我们在已做过的三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酒精能否溶于水。学生设计实验并交流设计方案(课件展示):本环节对教材上安排的实验进行了重组和增添,注意了学生分组实验和视频实验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实验的简约性,消除了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实验过多过滥的弊端。学生实验和视频实验的分段进行,为学生发现影响溶解的因素带来了便利,既保证了探究活动的流畅性,又保证了探究活动的实效性。4/4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酒精实验现象:振荡前和振荡后液体没有分层;静置后液体也没有分层。结论:水和酒精能互溶。引导小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溶剂;当溶液中有水时,水无论多少均是溶剂。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得出两种实验方案:既可以向碘和水的混合物中加酒精,也可以向高锰酸钾溶液中加酒精。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生实验二次应用的思想。学生在前面所做的实验,得到了再一次的利用。通过上述水、酒精、汽油等不同溶剂的实验探究,学习了“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溶液的用途多媒体展示溶液的用途图引导小结:⑴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⑵医疗上的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⑶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提供植物所需的养料。⑷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能加快反应的速度。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到学习溶液的现实意义。联系溶液的实际应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激发了学习兴趣。乳浊液及乳化现象探究活动四:探究乳浊液及乳化现象观察上述植物油和水混合物的试管中液体振荡前后、静置后的现象,向这支试管中滴加两三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比较两种浑浊液体:(多媒体展示)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振荡前的现象振荡后的现象静置后的现象把液体倒掉后试管是否干净?水和植物油分层浑浊分层否水、植物油、洗涤剂分层浑浊浑浊但不分层是⑴建立乳浊液及乳化的概念。⑵思考:用汽油去油污及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引导小结:前者是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后者是乳化现象。⑶介绍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展示)应用举例:用洗方粉洗衣,用洗发水洗头,用洗洁精洗餐具等)运用对比探究的思想,通过对比建立乳浊液及乳化的概念,通过对比了解溶解和乳化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对比分析,学会归纳总结。运用上述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实验,再一次体现了实验的简约性。多媒体展示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体会到生活之中处处存在着化学。练习测评(课件展示)4/4巩固提高1、判断正误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②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③一杯食盐水,它的下部分比上部分咸。④20ml酒精和20ml水互溶,溶液体积是40ml⑤碘酒中,碘是溶质,酒是溶剂2.下列属于溶液的是()⑴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⑵酒精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⑶植物油滴入汽油中振荡后的液体⑷蔗糖放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⑸蒸馏水⑹酒精3.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现在向10g水中加5gNaCl,溶质的质量是,溶液的质量是__4.Zn溶于稀硫酸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是__溶剂是__5.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选做)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在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溶剂是____。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在稀盐酸中,溶质是,溶剂是_____。在碘酒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______。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此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纠正学生对溶液的错误认识,解决本课题的易错易混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锻炼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应用新知识的能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还想探究的内容是什么?有关溶液的其它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让学生学会归纳、学会总结。扩展思维,增强探究欲,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板书设计课题1溶液的形成定义:物—散—物—混。(要点)特征:均一稳定组成溶质溶液m溶液=m溶质+m溶剂v溶液<v溶质+v溶剂溶剂用途影响溶解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等乳浊液及乳化现象:简洁直观的板书设计,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体现出概括性、指导性。设计理念:本节课重在体现一个“探”字,以合作探究激发求知,渗透科学方法;突出一个“动”字,以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落实一个“用”字,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最终实现一个“主”字,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体发展。4/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