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8加几n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科书第74~75页的例1、例2、例题3,第75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第3题和练习十四第1,2,3,4题。n教学提示“8加几”与“9加几”在编排上大致相同,但“8加几”不像“9加几”那样作不同算法的探索,而是引导学生把9加几的计算方法迁移到8加几上面来。n教学目标1.能结合现实情景,理解8加几的算理,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算式。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2.通过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关于8加几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在主动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n重点、难点重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算式,会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关于8加几的数学问题。难点: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n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20根,小圆片20个。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20个小圆片。n教学过程u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谈话法、主题图导入、复习回忆导入法等。谈话法: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请学生回答)对!用凑十法计算,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
题:8加几)【设计意图】:这种方法简单有效,符合教育规律,但是并不“出彩”动画主题图导入法:教师:孩子们玩过套圈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先去认识一群套圈的小朋友。播放套圈游戏的视频或者动画后,定格画面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动画制作方法:取主题图左边部分,放大,复制到5张幻灯片,在第一张幻灯片上画一个圆圈,复制到其他四张,调节后面4张圆圈的位置,播放时鼠标连续点击,就可以看到飞动的圆圈套在木棍上。用键盘左键的话还可以看到倒放的效果)复习巩固导入法: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加法,同学们会算下面这些题吗?多媒体课件展示:9+3=9+7=9+6=4+9=9+8=2+9=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抽一道9加几和一道几加9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计算方法。教师:看来同学们对9加几和几加9的题目巳经计算得非常熟练了。今天我们来研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8加几)【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积极回忆,初步感知新、日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u探求新知以下教学接着上面的主题图导入法来开展教学1.教学例题1.师:你从图上都看到些什么?学生回答。师:如果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的数学问题,该怎么列式?引导学生说出:8+5。(教师板书:8+5)师:8+5得多少?估计学生能够回答:8+5=13。师:你是怎么计算出8+5=13的?想想前面我们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你能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来说一说8+5怎样计算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操作,并在小组
内交流自己的算法。组织汇报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下面预设可能只有1@种会被学生说到。)预设1:接着数的方法知道8+5=13。预设2:我把8看成10,10+5=15,15—2=13。师:为什么后来要减2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把8看成10,多看了2,所以最后要把多看的2减去。预设3:先把5分成2和3,8+2得10,10再加3得13。师:为什么要把5分成2和3,不分成1和4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8还差2就是10,5就分2给8凑成10,所以……(课件配合学生的汇报演示“凑10法”)预设4:合起来后,再一根一根地数,一共是13根小棒,所以8+5=13。师:你们这些算法都不错,比较一下,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引导学生比较出“凑10法”最好。教师:这种计算方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以后我们要多多的使用这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完成第74页“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试一试”中的两道题:8+3,8+7。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动手操作的同时,进行数学思考:8加几等于10?5为什么要分解为2和3?6为什么要分解为2和4?促进学生对8加几的算理的理解。【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计算9加几的经验基础,所以在这里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结合9加几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方法亲自去经历8加几的计算过程,深入理解算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8加几,也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2.课中活动:唱歌:青蛙跳水歌。1只青蛙跳下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跳下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跳下水,6只眼睛12条腿。4只青蛙跳下水,8只眼睛16条腿。【设计意图】消除课中的疲惫现象,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利于学习后面内容。3.教学例2师: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一群划船的小朋友(课件展示例2主题图)说说你都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略)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该怎么列式?学生可能会列出4+8,和8+4。(以下以4+8的算式开展教学)师:4+8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预设1:结果一样,也得12。教师:为什么会一样?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先看右边的8位小朋友,再看左边的4位小朋友,列出的算式就是8+4,而人数是没有变的,所以4+8和8+4的结果一样。预设2:用“凑十法”计算得12。教师:为什么把4分成2和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适当的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因为8还差2就凑成10,(有些后进生难以理解凑十法,这句话往往是疏通的关键)所以……教师:孩子们真不错,想了这么多办法来计算8+4。从这些计算方法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几加8和8加几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得数也是一样的,只是加数交换了位置。完成“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试一试”中的两道题:8+8,6+8。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第1排算式为第2排算式填空作铺垫,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然后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4+8”,有利于学生主动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对新知识的学习,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教学例题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群爱劳动的孩子。多媒体课件展示例3情景图。师:你们从图上都看到些什么?知道对话框里说什么吗?师介绍对话框里的话。引导学生既要关注到图上的信息,又要关注到对话框里的信息,并能用自己的话将图上的信息和对话框里的信息连起来说一说:水池边的花盆被小明拿走了7盆后还剩8盆。师:现在要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盆花,该怎么列算式呢?引导学生列出:8+7或7+8。教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引导学生理解:原来的花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被拿走了,另一部分是剩下的,要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盆花,就是把这两部分花合起来,因此就列8+7或7+8。在这里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列式有困难,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圆片代替花盆,看看原来有多少盆花。师:8+7得多少,你能很快地算出结果吗?让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汇报是怎样计算的,其他学生当小评委。学生回答完后,可以指名小评委来评一评刚才的发言,也可以在学生正确回答时给予掌声鼓励,错的指名“小评委”指出错误所在。师:你看,我们用8加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呢。生活中像这种用8加几来解决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组织汇报。抽学生汇报时,其他小朋友注意听问题,然后口头列式解决。【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学习目标在本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运用8加几的知识来解决花盆有多少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其他例子,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所学知识的价值。u巩固新知完成练习十四第1~5题
1~2,4、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第3题让学生完成后,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练习十四第5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转盘中间的数要与每个角上的数相加。教师任意指转盘角上的数,学生快速说出算式和结果。同桌相互进行这个游戏。u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u布置作业课本第76、77页第6~8题。练习十四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汇报看到的信息,然后列式解决图中的问题。订正时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以及计算过程。答案:第6题:9+8=17第7题:888978第8题:11141210317
n板书设计8加几8+5=132310凑十法8+4=128+4=4+8=124+8=12n教学资料包(机动栏目,每个单元至少一个即可)u教学精彩片段课中休息:套圈游戏教师用铝芯皮线做几只圈圈,让学生拿一枝铅笔,相距2米玩套圈圈。教师在黑板上画小棒的方法帮忙统计套中圈圈的数量。一边玩一边计数。找了两个学生玩了后,要他们两个人计算一共套了多少个。u教学资源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计算蜜蜂的数量,也可以计算花朵的数量。这是一道开放题。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有些问题用我们习惯思维的方式似乎是难以解决的,如果我们能突破常规去思考,就能使思维“豁然开朗”,而使问题迎刃而解。请看下面的例子。
图1-1中有9个点,试—笔画出4条直线,把这9个点连接起来(从何处起头都行,直线可以交叉,但不能重合)。一笔画出4条直线,难以穿过9个点。这是由于我们不易想到将直线延伸到9个点的范围界限之外。如果能突破这种习惯思维方式的束缚,则如图1-2便可一笔画出4条直线使之通过这9个点。 图1-1 图1-2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在一张纸上,挖出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圆(如图17一12),并要让您将一块直径为3厘米的硬币穿过去。你觉得这可能吗?应该怎么做?答案:我们只需将这张纸沿着圆的一条直径折起来(如图1-3),再将半圆弧ACB拉直成线段ACB(如图1-4),则线段ACB的长为厘米,而>3,故可将直径为3厘米的硬币穿过去。 图1-3 图1-4伸手指说数下课了,同学们经常会玩一种伸手指说数的游戏。这种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两人各伸出一只手,一只手只有5个指头,任意出几个指头。一边出手,一边说数,如果谁说的数正好等于两个人伸出的指头数的和,谁就算赢。有人认为,这完全没有规律,赢都是靠运气,双方赢的机会相同。其实,仔细分析,其中还和学过的数学知识密切相关呢。
下面先分析甲出0时的情况,乙可能出0、1、2、3、4、5,和就是乙出的手指数;甲出1时,乙可能出0、1、2、3、4、5中的任意一个,出不同的手指,和也不同,最后的和是乙每次出的手指数加1。甲乙两人手指的组合形式,还有以下24种:甲出2,乙出0、1、2、3、4、5,和是2、3、4、5、6、7;甲出3,乙出0、1、2、3、4、5,和是3、4、5、6、7、8;甲出4,乙出0、1、2、3、4、5,和是4、5、6、7、8、9;甲出5,乙出0、1、2、3、4、5,和是5、6、7、8、9、10。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组合中,指头和为0、10的情况各一种;和为1、9的各两种;和为2、8的各3种;和为3、7的各4种;和为4、6的各5种,和为5的共6种。可见,和为5的组合最多,也就是说,说5赢的机会相对较多。因为不管对方出几个指头,你都可以和它凑成和为5。除此之外说别的数则不然,比如说2,对方要出2个以上指头,你怎么出也不行;再如说8,对方要出8个以下指头,你怎么也无济于事。你看,数学到处都有,只要你留心,在你的身边处处都可以用到数学知识。u资料链接诗词里的数学宋代邵雍是数理大家,写过一首朗朗上口的数字诗,描写一路的景物,全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也是我们小时候可能就听说过的一首诗,让人难忘啊。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妙趣横生。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清代纪晓岚是著名的才子,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无独有偶,清代的女诗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也连用了十个“一”,生动地勾画了一幅高僧晚归图:一花一柳一点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黄叶一僧归。北宋王安石关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虚设的官员,饱食终日,于是写道: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把他们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讽刺了他们贪污腐败、反对变法的丑态。解放前,法币天天贬值,物价一日数长,一位教师这样描绘饥寒交迫的生活: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下面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数字入诗的佳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同学们,你还能想到哪些有数字入诗的佳句么?更多内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