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师大版四上数学第4单元运算律2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师大版四上数学第4单元运算律2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材第50~51页)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式。2.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3.会用乘法交换律使一些计算简便。重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运用。难点: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课件。1.导入故事《朝三暮四》,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4=7(个)  4+3=7(个)  3+4=4+32.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全班交流)3.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那乘法呢?【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课题,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引发思考。】师: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样验证?(一)加法交换律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左图)。 4+6=10     6+4=10师: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板书:加数+加数=和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相同点是两个加数分别是4和6,和都是10;而不同点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师:因为4+6=10,6+4=10,所以4+6=6+4。师:有谁能模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相互交流。1.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符号或字母)。例:◆+●=●+◆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练习:根据加法交换律填数。(  )+270=270+80      400+500=(  )+(  )3.用竖式计算74+641。师: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师:验算时,可以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一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师:为了计算正确,我们应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笔算时,要养成口头验算的习惯。(二)乘法交换律师:我们再来看看乘法中,是否也存在这个规律。1.(1)每个小朋友有多少根手指?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5×2=10(根)生2:2×5=10(根)师:请学生分别读一下上面的两个算式,因为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板书:5×2=2×5(2)有谁能模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相互交流。2.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右图)问题:等式左边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每一组等式的左右两边又有什么联系?学生口述,教师引导。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刚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话归纳了一下,那么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归纳: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练习:根据乘法交换律填数。(  )×713=84×(  )  119×74(  )×(  )4.学以致用。(1)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2)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3题。(3)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交流后,引导思考:为什么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猜想? 【设计意图:互动为主,由浅入深,从加法交换律到乘法交换律的过渡,思路清晰、自然流畅。】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且学会了用字母来表示。还学习了用这两个运算定律分别来验算加法和乘法。【设计意图:在探索中形成知识结构】A类1.填空。(  )+56=(  )+44     a+(  )=b+(  )a×48=48×(  )28×12=(  )×(  )2.仔细看一看:下面的算式都相等吗?b+800○800+b   270+380○380+70   12×5○20×3   16×8○8×6(考查知识点: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意义;能力要求:能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B类3.比比谁算得快。25+49+75    60+58+40   50×18×2   40×12×5(考查知识点: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意义;能力要求:能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1.44 56 b a a 12 18 2.b+800=800+b 12×5=20×3B类:3.149 158 1800 2400教材第51页“练一练”1.略2.76 45 13 28 200 296 36+47=47+36 52×23=23×52(最后两题答案不唯一)3.1313 945 验算略4.不满足,举例略。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