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时检测:第二单元 第5课 篇目(二)大学之道 Word版含解析

资料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八) 大学之道一、语言基础专练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物有本末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C.未若贫而乐D.国治而后天下平解析:选B 至于:古义,至,到;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B.在于亲民C.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D.安而后能虑解析:选D A项,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B项,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爱抚。C项,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D项,虑:思虑精详。3.下面各句中的“修”,与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壹是皆以修身为本。A.先修其身B.乃重修岳阳楼C.茂林修竹D.修守战之具解析:选A A项,修养;与例句相同。B项,修建;C项,高,长;D项,修理。4.下面各句中的“其”,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A.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D.其真无马邪解析:选B B项,代词,他;与例句相同。A项,代词,自己、自己的;C项,语气助词,表示祈使,还是;D项,语气助词,表示反问,难道。5.下面各句中的“于”,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7例句:在止于至善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D.君幸于赵王解析:选C C项,介词,在;与例句相同。A项,介词,不译,引出对象;B项,介词,从;介词,比;D项,介词,被。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大学》的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D.《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五经”。解析:选D 《乐经》不属于“五经”,应是《周易》。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译文: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译文:                                                                                                            参考答案:(1)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使其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2)上至天子,下至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自身品性当作根本。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        ,       ”两句针对全体社会成员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2)《大学之道》把“平天下”作为最终的目标,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基本的事情一步步做起,顺序是    、    、    、    、    、    、7    、    。答案:(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9.请筛选、整合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主要信息,为“慎独”下定义。要求不超过100字。“慎独”是中国儒家创造出来的修身方法,最早载于《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可通俗地解释为: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其实说到底就是“慎心”,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答:                                                                                                                                                                                    解析:给“慎独”下定义,要在语段中找一个句子作为定义的主干句,这个主干句就是“慎独是一种修身方法”,然后提炼修饰成分,将其添加到主干句中即可。参考答案:“慎独”亦叫“慎心”,是最早载于《中庸》中的以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为原则的由中国儒家创造出来的一种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的修身方法。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①;其乐心感者,其声啴②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7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③,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选自《礼记·乐记》,有删改)[注] ①噍以杀:噍(jiāo),急促。杀(shài),衰微。②啴(chǎn):宽舒。③食(sì)飨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之礼。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解析:选A “物使之然也”为判断句,句子结构完整,其前应断开,故排除B项。“故形于声”中的“故”表原因,其前应断开,故排除C、D两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时所执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时所执的道具。B.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C.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正统的雅乐,7被斥为乱世之音。D.玄酒:水。水为玄色,即黑色。上古无酒,以水代之,所以称祭祀用的水为玄酒。解析:选B “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错。文中说的是“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心有哀、乐、喜、怒、敬、爱等不同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有急、缓、散、厉、直、柔等之别。B.声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动,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C.桑间濮上之音属于亡国之音,它反映出国家政治混乱、百姓不受约束、统治者自私自利。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解析:选D 审声是懂得政事的前提,但不能说“审声就能懂得政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译文:                                                                        (2)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译文:                                                                                                            参考答案:(1)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2)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14.文中是怎样具体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答:                                                                                                                                                7解析:回答第一问,首先要找到该句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语境分析作者所采用的论证方法。结合原文可知,文章先通过道理论证阐述了“声音之道”,然后通过“治世之音”等例子论证了“与政通矣”。对于第二问,根据文意可知,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反人道之正也”正是论述目的,将其翻译概括出来即可。参考答案:(1)文中先通过道理论证论述了音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然后举例子具体论证,讲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与不同的政治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2)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参考译文: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排列这些音并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乐,是从音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乐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缓慢;人心有了喜悦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愤怒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粗暴而严厉;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刚直而廉正;人心有了爱慕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种声音,并非人的内心原来就有,而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产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对于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民心而实现天下大治。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荡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把声组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叫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政治的和谐。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声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郑、卫两地的音乐,属于乱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桑间濮上的音乐,属于亡国之音,它象征着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子犯上欺下、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音,都是出于人心;乐,则是与社会伦理相通的。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君子才能通过辨别声进而懂得音,通过辨别音进而懂得乐,通过辨别乐进而懂得政事7,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法。所以,对于不懂得声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音;对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乐。懂得乐的人也就近乎懂得礼了。礼、乐都能够懂得,那就叫有德。德,就是得到。所以,无论多么隆重的乐,并不是为了极尽听觉上的享受;无论多么盛大的食飨之礼,并不是为了极尽味觉上的享受。演奏《清庙》所用的瑟,上面是朱色丝弦,下边是稀疏的孔,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应和咏叹,形式简朴却余音袅袅。又如大飨之礼,以水代酒且放在前列,盘子里放的是生肉生鱼,肉汁也不加任何调料,食物简单却余味无穷。由此看来,先王制礼作乐,其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