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8、9的加减法的应用教材第5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教学目标1.能独立地看图说图意,并正确地列算式计算。2.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3.进一步提高8、9的加减法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重点难点正确地口述题意,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教具学具投影,口算卡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2+6= 9-1= 6+3= 8+1= 7+2= 8-2=9-5=5+4=9-6=7-3=8-4=3+5=2.对口令,说8、9的组成。学生甲:“1和8。” 学生乙:“组成9。” 学生甲:“9可以分成1和8。”学生乙:“2和6。” 学生甲:“组成8。” 学生乙:“8可以分成2和6。”……3.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1)△△△△△ △△△()+()=() ()+()=()()-()=() ()-()=()(2) ○ = (本)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做了图画应用题,同学们初步知道了解答应用题首先要看懂图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有关8、9的图画应用题。
2.出示教材第57页的小鹿图,学习减法应用题。(1)先出示9只小鹿,然后动态显示跑了3只。问:还剩几只小鹿?(2)让学生自己列式后组织集体交流。引导:要求还剩多少只,应该怎样算?出示 ○ = (只)。算式里所有的数和符号都没给出,同学们要根据数量关系自己选择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你是怎样想9-3等于几的?”3.出示蘑菇图,学习加法应用题。先出示树根下的一堆蘑菇,显示:树根下有6个蘑菇,再出示2个蘑菇,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问题,老师最后选定“一共有多少个?”板书:6+2=8(个)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练习十二的第1题。2.练习十二的第2题。3.练习十二的第3题。制成课件,动态显示图中的人和物,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自由发挥。四思维训练看图,列式计算。(1) ○ = (个) (2) ○ = (条)(3)
○ = (只)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6+3=9 8-4=42.6 9 7 8 6 7 9 2 8 8 2 33.略思维训练(1)3+5=8(2)6+1=7 列减法算式也可以,7-1=6或7-6=1,要说得有理。(3)8-4=4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的应用 有9只小鹿,跑了3只,还剩几只小鹿? ○ = (只) 树根下有6个蘑菇,增加了2个,一共有多少个? 6+2=8(个)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在第57页安排的“用数学”内容与6、7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内容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用同一情景图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二是蘑菇图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教材未作任何提示,这里“用数学”的要求要比6、7的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高,其内容对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三是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来得出,而改为直接告诉已知数量,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课堂设计说明教学时让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教学时还要注意,图中用问号表示的数量应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以此体现让学生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编写意图。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