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5故乡第1课时课件(部编版)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5故乡第1课时课件(部编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提起故乡,就会想到那桃花盛开的美丽,小桥流水的清幽,牧童短笛的悠扬以及民风人情的淳朴。故乡在我们心中是那样的美好,令人神往。于是,人们总会在饱经思乡之苦和深受辗转之累后,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的《故乡》,看看他笔下的故乡又是怎样的? 15故乡第1课时 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CONTENTS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 1.把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2.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3.结合议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4.体会文中“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和“我”探求人生新路的坚定信念。学习目标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走近作者必备知识 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二心集》《坟》等。 小说写于1921年,当时,辛亥革命虽然过去了10年,但军阀各霸一方,混战不止。各地军阀对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人民,深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日益衰败。《故乡》就艺术性地描绘了这一景象。创作背景必备知识 小说小说的概念:传统小说理论认为,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文学常识必备知识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刻画。情节——用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以及场景,用来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等。小说的分类:按篇幅长短,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小小说)。 阴晦()萧索()猹()五行()弶()獾猪()潮汛()髀()愕然()颧骨()嗤笑()瑟缩()恣睢()伶仃()深黛()惘然()huìxiāoxíngjiàngzìsuīdàiquánxùncháè字音字形必记字词língdīnghuānsèbìchīwǎng ()横着()蛮横()塞车()塞责()塞外sāisèhéngsàihèng()惊吓()恐吓xiàhè()折断()折本zhéshé 萧()萧瑟箫()竹箫潇()潇洒毡()毡帽毯()地毯跨()跨步胯()胯下鳄()鳄鱼颚()上颚愕()愕然xiāoxiāoxiāoèzhāntǎnkuàkuàèè 阴晦:阴沉,昏暗。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无端:无缘无故地。愕然:吃惊的样子。嗤笑:讥笑。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词义理解必记字词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展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现在写作“辗转”。恣睢:放纵、放任。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分析人物特征,感受文章风格,思考这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1.划分文章层次。2.列出文中出现的人物。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1-5)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原因及心情。第二部分(6-77)写“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了“我”对追求新生活的执着信念。划分层次初读课文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线索、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小说按时间顺序,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即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主要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自主探究初读课文 分析讨论精读课文品读第一部分第二段中,“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写出了故乡的沉寂与凄凉,渲染了凝重的气氛,烘托出“我”悲凉的心情,从侧面交代了小说的社会背景,为全文奠定了黯淡的基调。 1.找出描写少年闰土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外貌:“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动作:“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语言:“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品读第二部分阅读第二部分有关对闰土的描写,回答下列问题。 2.少年闰土对“我”的态度如何?对生活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对“我”的态度:不怕“我”,不到半日,便和“我”熟识了,告诉“我”许多稀奇事,分别时对“我”依依不舍。对生活的态度:热爱生活,农村生活知识丰富。 3.怎样理解“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是借喻,指人与人之间因身份、地位、境遇差异而造成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隔膜在生活中是普遍而合理的存在,难以打破。这反映出封建礼教的传统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毒害和摧残之深。 4.分析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怎样样的形象?少年闰土是一个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勇敢可爱的农村小英雄的形象。中年闰土是一个苍老贫困、麻木迟钝、勤劳质朴、痛苦挣扎,但并无觉悟的农民形象。 5.结合课文,分析闰土变化巨大的原因。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深层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社会制度落后。 6.作者写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外貌、动作、对话以及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下,遭受着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和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深刻社会根源,即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剥削。 7.“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当年,“我”对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隔膜感到悲哀。闰土这个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民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阅读第二部分有关对杨二嫂的描写,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杨二嫂的?杨二嫂是个什么样的人?(1)语言描写①“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泼悍 ②“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势利、尖刻贪婪、爱占便宜③“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2)外貌描写①“终日坐着”“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尖酸自私、粗俗、瘦长年轻漂亮,安分守己②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3)动作描写①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贪婪 2.杨二嫂由一个年轻漂亮、端庄文静、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变成一个尖刻泼辣、贪婪自私、势利、爱搬弄是非的“圆规”,原因是什么?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这是一种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落后观念对他们精神的毒害与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创造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