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童趣沈复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沈复(1763—约1807)字三白,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浮生六记》是他的—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存前四记。作者以朴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对照,真切感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作者与作品
3.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的童真童趣。2.学习本文借助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利用工具书及书下注释,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并解释红色的词语。童稚藐小 鹤唳怡然土砾沟壑项为之强庞然大物癞虾蟆一读课文zhìmiǎolìlìhèjiānglàipáng幼小小鸟鸣安适、愉快的样子石块、土块壕沟通“僵”,僵硬很大的样子yí
解释下列词语: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私拟作项为之强素帐 鹤唳 怡然自得鞭数十驱之别院二读课文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翻译下列句子:⒈故时有物外之趣。⒉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⒊蹲其身,使与台齐。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本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归纳段意。文章先总后分地叙述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童年视觉敏锐,常常明察秋毫,故时有物外之趣。第二部分(2-4段)具体叙述童年观察事物的物外之趣。
成语积累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体积极大的东西。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说法。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1.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2.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3.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把草丛、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蛤蜞。
自然景物思维方式新的形象物外之趣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夏蚊群鹤舞空草丛虫蚊土砾森林野兽丘壑癞蛤蟆庞然大物拔山倒树
自然景物思维方式新的形象物外之趣“物外之趣”是什么?夏蚊群鹤舞空草丛虫蚊土砾森林野兽丘壑癞蛤蟆庞然大物拔山倒树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大快人心(鞭打、驱赶)
自然景物思维方式新的形象物外之趣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夏蚊群鹤舞空草丛虫蚊土砾森林野兽丘壑癞蛤蟆庞然大物拔山倒树怡然称快怡然自得联想想像大快人心(鞭打、驱赶)
总写—物外之趣分述—观蚊成鹤——怡然称快神游山林——怡然自得虾蟆吞虫——兴浓惊讶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童趣
本文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散文,以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几件趣事,真切地再现了童年的生活片断,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前苏联作家乌斯托夫斯基曾说:“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这是童年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馈赠,谁要是在成年之后的漫长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一馈赠,那么他就是诗人或作家。”同学们现在虽然是中学生了,但童年许多有趣的事儿一定还深深地留在记忆中。请把你童年的趣事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课后再把你所说的写下来。
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始蟆处死?1,珍惜生命。2,处置有度。3,不忍心。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