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3.15(天净沙秋思)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课件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3.15(天净沙秋思)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课件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意象与意境——以《天净沙秋思》为例 “意象”的“意”指“情意”,“象”指“物象”。意象有“情景相融,虚实相生”的特点。在古典文学的世界中,“诗”这种文类一直是以意象为作品的核心,因为诗的语言精约,惟有意象才能营构出意涵饱满而语言精约的语文效果。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汉族,大都人。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因他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马致远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年,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现实的的愤世与体验,让他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他的才华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失意、痛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枯秃的笔,痛吐出来,倾诉出来。 朗读诗歌字音节奏语速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描绘诗歌用你苍凉而充满柔情的笔触描绘出这首元曲的景象。 助手:注释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黄昏。人家:农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天涯:天边,非常远的地方。 鉴赏诗歌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三种意象,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首句:写秋末之景,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次句:推出一幅优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人有家而我独无,又增一分思乡之情。古道荒凉,西风起而一年将尽,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此句从侧面写出了游子在客途中孤苦寂寞的心情。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语,为全篇主旨所在。 小结:这首元曲用28个字5句话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