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黄河颂)教学课件 冀教版 课件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黄河颂)教学课件 冀教版 课件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黄河颂光未然创作背景学习目标朗读品味质疑探究拓展延伸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我国东北地区,中华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全国掀起抗日救国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创作了大量鼓舞人民斗志的好作品。著名诗人光未然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组诗》 1938年末,光未然在赴延安途中亲历黄河的险峡怒涛,萌动了为黄河放歌的诗情。后受冼星海之约,写出长诗《黄河吟》。冼在除夕晚会上听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杰作。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共九个乐章,其中尤以《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为人们所传唱。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等职,《人民文学》等大报主编,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诗存》《光未然戏剧文选》 学习目标(1)感受黄河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象征的伟大民族精神。(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充分体会诗中的英雄气魄。 黄河颂光未然 (1)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