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短文两篇《蝉》小思《贝壳》席慕容 蝉小思(香港作家) 小思:原名卢玮銮。1939年香港出生,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识记拼音收敛liǎn宽恕shù短暂zàn聒聒guō淘洗táo脆弱cuì卑微bēi一丝不苟gǒu蝉声chán零落líng颤动chàn响彻chè 识记拼音收敛()宽恕()短暂()聒聒()淘洗()脆弱()卑微()一丝不苟()蝉声()零落()颤动()响彻() 解释词语零落:收敛:聒聒:宽恕:一丝不苟:脱落。收拢,合拢。持续嘈杂,使人厌烦。宽容饶恕。恕,饶恕。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解释词语卑微:上苍:把玩:聒噪: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上天。拿在手中玩赏。声音杂乱,吵闹。 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 1细心感受课文,说出作者的情感变化。(1)厌烦(2)埋怨(4)惊奇(6)理解(7)宽恕 2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结合课文简要阐释一下。先抑后扬 3文章通过写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找出原句后再用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生活的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的延续,就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4谈谈你对本文选材和立意的理解。选材:蝉声、蝉身、蝉命+作者的感受。立意:由具体事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立意积极、深刻。 贝壳席慕蓉 席慕蓉: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的诗集《七里香》出版,深受读者喜爱。 席慕蓉: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1作者对贝壳的精美做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想到了贝壳里曾经的小小柔软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要好好面对它,好好珍惜它,好好创造它! 2找出能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3“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 4谈谈你对本文选材和立意的理解。选材:贝壳、贝壳里的生命、贝壳居所的精致、我的生命+作者的感受。立意:由具体事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立意积极、深刻。 5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相同之处: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③对于“物”的描写都很细腻。 不同之处:①《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 不同之处:②主题不同:《蝉》的主题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好好活着。《贝壳》的主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 不同之处:③《蝉》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没有直接表白。《贝壳》作者直接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 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作业:1《新支点》阅读《扬州的夏日》21—23题。2背诵关于生命的名言。3写一篇日记,500字以上。4以后每周交两篇日记,每篇500字以上。星期二和星期四交。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