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本文是叙事散文。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检查预习1给红色的字注音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陡峭()着眼()2理解下列词语啜泣瘦骨嶙峋告诫
默读课文,要求:默读技巧:不动笔墨不看书(眼到、口到、心到)快速(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默读要求: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文六要素”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一个城市?2故事发生的时间?3爬悬崖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4那悬崖有多高?岩石架又有多高?“我”是怎样脱险的?试一试
研讨探究1、朗读课文,思考: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2、文章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
3、在征服悬崖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在课文中圈出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成功后的喜悦信心大增顿时有了信心害怕人物刻画
主题探究从这一次经历中作者感悟到了什么?(用原文的话回答)。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你的感悟。
小结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合作探究发挥你的想象,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2、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你的孩子在悬崖上,你会怎样做?3、假如是你,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学完这一课,你有何感想?你从中得到什么样的生活哲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