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字词书写(共1题;共4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努力是最不值得(xuàn)________耀的东西。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而是无论面对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不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点赞,而是为了将来面对赞(yù)________,你可以有底气地说,得到的从来不是(jiǎo)________幸;努力不是每次长篇赞述后的自我感动,而是当年华老去时,能不后悔地说一句:还好我没有蹉(tuó)________。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一件充实且美好的事。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8分)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辛弃疾《________•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子夏曰:“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二章》)(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孟子>三章》)(7)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________)《醉翁亭记》)(8)好友小明初中毕业后要跟随父母回青海老家读书,在他的毕业留言簿上,你以王勃“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相赠,表达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三、名著阅读(共2题;共10分)3.名著阅读。“多部联读”是名著阅读方法之一,可以将不同的作品按照某一个主题进行比较阅读。假如老师建议从下面的作品中挑选两部,根据主人公的个性特点进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阅读,你会选择哪两部?为什么?A.《西游记》B.《红星照耀中国》C.《平凡的世界》D.《简•爱》E.《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小明打算把《骆驼祥子》加入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阅读中去,你赞同他的做法吗?请简述理由。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5分)5.仔细观察如图两幅漫画,按照要求答题。15/15n(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图一所反映的社会现象。(2)图二所反映的现象日益普遍,成为网络热议,网民倡议“遵守餐桌礼仪,不要在餐桌上玩手机”。你支持这一倡议吗?请简述理由。(3)班长提议围绕这两幅漫画,开展一次班会活动。请你为这次班会确定一个主题。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12分)6.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②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③,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④?戏马台南追两谢⑤,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①左藏(cáng):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本词为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的作品。词中黔中即黔州。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③气岸:气概。④华颠:白头。⑤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晋安帝时,谢瞻与谢灵运于此地宴饮作诗。(1)下面哪一项与本词所写的是同一个传统节日?( )A.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B.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草写小桃符。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2)“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状况?请结合词句做简要分析。(3)词中哪一句最能体现老翁的“气岸”?为什么?六、课外阅读(共1题;共19分)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先生王斗①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②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15/15n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抎③之,焉能有四焉?”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斗曰:“世无骐麟騄耳④,王驷已备矣;世无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世无毛墙、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觳⑤也。”王曰:“何谓也?”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⑥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彀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选自《战国策•齐策》)(注)①王斗:人名,弄国人。②谒者:指掌管接待宾客的人。③抎(yún):失掉。④骐麟騄耳:这里指良马。下文中的“卢氏之狗”指猎犬。⑤縠(hú):细纱织成的丝织物。⑥便(pián)辟:指国君身边善于奉承而又受到宠幸的人。(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A.宣王使谒者延人 余人各复延至共家(《桃花源》)B.先生徐之寡人请从 于是天子乃辔徐行(《周亚夫军细柳》)C.王之忧国爱民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D.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是以众意举宠为督(《出师表》)(2)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一读音。①有间 (A.jiān B.jiàn)②王使人为冠 (A.guān B.guàn)(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②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4)下面哪一项表达的见解与王斗见宣王的用意相同?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C.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D.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5)斗凭借高超的语言艺术劝谏成功。请从下面的人物语言中任选一例,加以分析。①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②世无骐麟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③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15/15n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1分)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各类出版物人均阅读量材料二:移动网络时代,为啥还要读报?魏永刚快到年底,报刊“征订季”开始了。这几天,看着“请您订阅”的广告,一位朋友问:移动网络时代,为啥还要读报?提出“为啥读报”的疑问,实际上是在媒体生态和信息传播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对报纸这种传媒形式社会功能和社会使命的重新思考。报纸的基本职能是传递信息,在过去很长时期,报纸是主要信息传递渠道。现在,这个“主渠道”已经分化了,移动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内容比报纸丰富许多倍。但是,报纸传递信息的基本职能依然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信息传递。独特在哪里?直观地看,它是以“平面”形式传递信息的,读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一个报纸版面。迄今为止,所有网络信息传播都是一条一条进行的,无论是移动端还是电脑网页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信息的简单罗列,而报纸不是这样。在100多年的现代报业发展中,报纸发展最丰富的是版面语言。报纸从林林总总的信息中,选取读者最需要的,然后以信息提示的形式来传递。它以标题大小、文章位置、字体区分、图片装饰等各种手段与读者对话。您拿到一张报纸,一看就知道什么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什么是编辑最想告诉您的。15/15n细数这些编辑手段,不是每个读者都懂得。但是,这些阅读惯性所形成的新闻思维,相信每一个接触过现代报纸的读者,都或多或少已经接受了。因为,只要展开一张报纸,什么是“今日头条”,哪里是报道重点,都一目了然。当信息泛滥的时候,这种新闻提示才更有利于您走出碎片化阅读,拓展认识,形成对世界的整体判断。往深里想,报纸传递的是确证信息。我们常常自信地说,报纸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当然来自报社和党政机关建立的稳固联系上,更体现在报道准确性上。不需要向您介绍编辑部把关的各个环节,读者如果有机会到报社检校部门看看就够了。从每个检校人员身边厚厚的词典,从校对老师身后长长的参考资料书籍中,您就能体会到这种准确性是多么来之不易。今天,可能还没有哪家自媒体是查着词典、看着权威参考书目写稿子的。报纸的权威性来自信息渠道本身,更来自这种专业的新闻生产过程。有些人提倡把受众变成客户。从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看,这种认识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新闻工作者最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我们盼望读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但决不偷窥读者的信息,决不绑架受众的需求,决不把读者信息当作“资本”去贩卖,决不会根据“大数据”为你“画像”推送广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达群众的意愿,是我们的安身之本。我们坚守着政治品格,坚守着职业操守,坚守着社会责任。媒介也枃成生态。报纸是媒介生态中重要的一个元素。正如森林里有丰富多样的植物,才显得色彩斑斓一样。媒介生态也因为有了多种媒体,才改变了社会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我们自信,报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依然能有自己的位置,依然是谋介生态中迄今不可忽视的一个元素。也有人喜欢拿自媒体“说事”。自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媒介生态,但决不能代替报纸。“开门办报”是我们的传统。在自媒体还没有影子的时候,报纸的大门就向社会敞开。人们过去写信、打电话,与报纸发生联系;现在,他们通过微信留言、微博跟帖、电子邮件更便捷迅速地给报纸提供信息。我们也关注自媒体,甚至从自媒体中洞察舆情。毫无疑问,自媒体拓宽了报纸与社会的联系,但还没有能够代替报纸。会开车的人多了,请问,专业司机就消失了吗?当然,互联网在改变媒介生态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报纸本身。我们不仅学习借鉴互联网传播技术,也运用互联网拓展我们的社会职能,行走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路上。无论读者与我们的接触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报纸给读者提供准确信息,引导舆论的功能没有变,报纸服务读者,发挥信息提示作用,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的初心没有变。所以,有了移动互联网,您仍然要读报!(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9日,有删减)(1)阅读材料一的图表,对报纸的阅读量作情况说明。(2)阅读材料二,分析造成材料一中报纸阅读量发生变化的原因。15/15n(3)假如下面是记者与材料二的作者就“有了移动互联网,是否还需要读报”的问题进行的一次采访实录,请你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完成对话。作者: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________。记者: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请您具体说说原因。作者:我认为报纸阅读有网络传播不可替代的优势:________。记者:有读者认为,网络大数据可以根据我们的兴趣爱好推送相关阅读,这是报纸阅读做不到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作者:________。作者:________。作者:我们要学习借鉴互联网传播技术,运用互联网拓展我们的社会职能,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竹与纸任林举①似乎“哐”的一声,大罗山从天而降,落在了东海之滨。②这座方圆三百里的环形、独立山系,是瓯海人世代栖居的家园。因为形似一面大箩,故称之为大罗山。③我入大罗,在瓯海之西,泽雅的一个小村庄,听到声声响彻。水从翠竹掩映的山上流下来,迅捷地流过石砌的渠,径直通向古人惯用的一种机械装置——水碓。众水如潮,扑向水轮的板叶,巨大的撞击声中水轮开始旋转,又被碓杄转化成石杵的连续起落。咚、咚、咚,石杵的夯击之声不断,像激越的鼓点,像不息的春雷,把令人兴奋的震颤传向天空,传向大地,也传向满怀期待的人心和连绵不断的日子。④站在唐宅村的水碓旁放眼远山,远山巍巍,高耸如围,锁住了云,锁住了雾,锁住了云雾掩映的翠竹和水声,仿佛连时光也被锁在这封闭的山坳里。两千年前的古法造纸技艺、两千年前的造纸设备和器具、两千年前造纸人的梦想和信念……一切都如当年的云雾一样,历经无数循环,依然在山间萦绕不去。水碓、纸烘、纸糟、腌塘,还有腌塘里深深浅浅的蛎灰水都清楚地留着岁月深处的记忆,都见证过每一张“泽雅屏纸”的前世今生……⑤春雷响起,久旱的山间落下了第一场春雨。雨滴是一个神秘的指令,深入泥土把那些掩耳沉睡的生命唤醒。一棵棵懵懵懂懂的水竹还未及醒透,便匆匆破土而出,开始沿着与大地垂直的方向在春天里奔跑。只是它们还太稚嫩,水汽太重,还不中用。是的,一定要等到两年后,但不能超过三年,三年以上的水竹就太老了,也不中用。只有等它们血气方刚、筋强骨壮,体内的纤维足够长时,才会有斫竹人上门,经过一番认真的盘查和遴选,选出那几竿最中意的竹,将它们斫走。⑥斫,是让竹换一个地方活着,换一种方式生存。从此后,它们将随斫竹人远走他乡。一缕清气从它们离开的地方升上来,那是一缕永难慰藉的乡愁。15/15n⑦新斫的竹,清清爽爽的眉眼,却偏偏要走一程艰辛之路。斫竹人把竹子轻轻放在自己的肩上,软着、暖着、心疼着,顺着水竹的心思和情绪稳步走回自己的作坊。柔软的竹梢在斫竹人的肩上,一步一弯一顿首,那是竹在向故土拜别,道一声感恩,道一声珍重!⑧水竹们要经历交臂历指、水煮汽蒸、千锤百炼等等一切历练。那么多山民在指望着它们成为营生呢!竹坚忍无声,咬紧牙关舍去那段“虚心、有节”之身,一任那班器具的雕琢,而后,便成为一捆捆地地道道的“刷”——这是师傅们早早为它们备下的名号。⑨既然已经叫“刷”,就要按照“刷”的运程继续走下去——投入腌塘,在蛎灰水里长久浸沤。方方正正的腌塘一个挨着一个从纸坊排向远处,两两腌塘间只隔着窄窄的石埂。当很多腌塘连成一片时,就给人一种浩瀚的感觉,而蛎灰水中隐约可见的“刷”则像一片片竹筏或小舟。⑩夏日里,骄阳如火,与腌塘里的蛎灰水合力,对堆满腌塘的“刷”进行着严酷的考验。金黄的蛎灰水不断发出“哧哧”的响声,升腾的烟雾夹裹着呛人的气味,带来了塘底的信息:那些竹已被杀青。等秋天一到,塘水从金黄变成暗褐,竹子们便可宣告完成了由竹而“刷”的全部功课,去尽了所有不必需的杂质,只剩下柔软而坚韧的筋骨。⑪咚、咚、咚,当沉雷一样的轰鸣再一次从水碓旁不断响起,已是初冬时节。“雷”声里,并不是一竿竿新竹破土而出,而是一捆捆“刷”在石杵的锤捣下变成泥土一祥的“刷绒”。这些看起来云朵、棉絮一样的“刷绒”,就是“泽雅屏纸”最基本的原料。它们既是纸张的筋骨和皮肤,也是纸张的魂魄。⑫至此,工序大部宣告完成,数月的艰难孕育,再经踏刷、烹槽、撩纸、压纸等一系列工序,一张纸就宣告正式诞生。新造出的纸柔韧绵软、色泽金黄,低调而质优,虽仍怀有一颗竹心,却不再有人能够辨认它们的身世,想象不出它们就来自这山中的泥土。⑬捡一个日暖、无风的好天气,纸农们要把这些新纸运到山上去晾晒——一沓沓铺开,亮闪闪、金灿灿,排满泽雅的山岗。宛如一个隆重的告别仪式,新纸们最后一次贴近这山、这泥土。当它们把体内最后一缕水汽、最后一丝念想都归还给这片家乡故土之时,它们就会变得无物般轻盈,可以跨越年代和地域之界,飞往遥远的时空——天之南、地之北、国之内、海之外。突然,一阵出其不意的风从竹林里窜出,叼起一张没有压住的纸飞上了天空,飘飘摇摇,如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高,直至无影无踪。⑭纸匠阿旺伯十岁入行,从青竹一样的年纪开始,就一年年陪着那些水竹辗转于竹山和纸坊之间,不停地斫,不停地沤,不停地捣,不停地撩,不停地晒,终于在七十岁那年,突然就走不动了。阿旺伯走的时候,正好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烈烈火焰将屏纸化为灰烬和向上升腾的烟气。⑮清明一过,泽雅的山上突降一场豪情万丈的春雨,新雨后,又一茬新竹破土而出。(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4日)(1)文章开篇从大罗山着笔,③④两段又描写了泽雅唐宅村的环境,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杀青”?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3)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15/15n当它们把体内最后一缕水汽、最后一丝念想都归还给这片家乡故土之时,它们就会变得无物般轻盈,可以跨越年代和地域之界,飞往遥远的时空——天之南、地之北、国之内、海之外。(4)文章重点介绍了“泽雅屏纸”的前世今生,为什么在结尾处要简述纸匠阿旺伯的一生?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八、作文(共1题;共1分)10.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元宵猜灯谜,过年贴春联(《灯笼》);旧时昆明人家在门头上挂上小镜子、八卦图和仙人掌来辟邪(《昆明的雨》);春社日祭土地神,祈求丰收(《游山西村》);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就要说“恭喜恭喜”之类的吉祥话(《阿长与山海经》);……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传统习俗伴随我们成长:长辈在过年时给孩子压岁钱,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挂香囊,办喜事挑吉日,清明祭祀烧纸钱,……在这些传统习俗里,你也许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情感,也许发现它值得保存的内涵,也许察觉到它不合时宜的地方……请根据你的见闻,以“在这样的传统习俗里,我看见”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⑤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15/15n答案解析部分一、字词书写1.【解析】【分析】xuàn——炫,炫耀:从各方面(多指金钱、权力、地位等)特意强调自己(略带夸大自己,看轻别人的意思)。泛指夸耀。yù——誉,赞誉:称赞,称誉。jiǎo——侥,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免去灾害,很幸运。tuó——跎,蹉跎:指虚度光阴,让时间白白的过去,做事却没有一点进展。故答案为:炫;誉;侥;跎【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二、句子默写2.【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古诗词的积累答题,(1)——(7)此题为直接性默写题,根据所给上句或下句默写即可,(8)为理解性默写题,根据“表达对朋友的一片深情”的提示默写即可,注意“怆、涕、庇、博、笃、涯”的书写。故答案为:(1)独怆然而涕下;(2)直挂云帆济沧海;(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5)博学而笃志;(6)行天下之大道;(7)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此类题型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的理解与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直接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即可;理解性默写,需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学生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背诵知识,调动所学所记,结合题干所设置的语境,前后句的提示,写出应填的句子即可。三、名著阅读3.【解析】15/15n【分析】A.《西游记》:孙悟空篡改生死簿、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等行为,充分体现了他无所畏惧的反叛性和对命运的抗争,他蔑视权威和天庭的种种教条和制度,桀骜不驯,勇于打破规则,反对王权秩序,争取自由平等。B.《红星照耀中国》: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从于家庭、命运的安排,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重重险阻,以大无畏的精神同旧制度、旧势力进行观苦卓绝的斗争,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开辟出了一条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道路。C.《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平凡但不平庸,他的骨子里始终保持着一股不服输的傲气,家庭的贫困不能摧毁他强烈的自尊,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执着的信念;他不甘心像父辈那样一生局限于狭小的农村,毅然选择做一名城市最底层的揽工汉,去极其艰苦和危险的煤矿工作。他追求精神的平等,爱人晓霞意外离去后。他化悲痛为力量,下定决心在煤矿待一辈子。D.《简•爱》: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是双重的“低贱者”。然而她热忱刚烈。童年时曾和骄横恶毒的表哥、舅妈以及冷酷的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曾因为捍卫人格独立而勇敢放弃已有的“饭碗”。她敢于追求爱情,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最后因为坚持有尊严的爱而放弃一切,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E.《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经历了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难,一系列的人生挑战反而使他更加勇敢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故答案为:示例:我选择《西游记》《简•爱》。最能体现“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特点的应该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简•爱》中的简•爱。①《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叛逆人物,他的叛逆体现在不屑于神佛等统治权威,经常表现出其桀骜不驯的一面;其次,他勇于斗争、坚韧不拔,有着顽强的斗志;最后,他是一个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英雄形象。②简•爱是一个自尊、敢于反抗的女性。她从小父母双亡,寄居舅舅家时,舅母里德太太还有恶毒的表哥时常刁难她,但是简•爱敢于反抗里德太太和表兄弟之间的刁难,力争做一个自尊自主的女孩。简•爱是一个追求精神上的平等的女性,在与罗切斯特的感情之中,当简•爱意识到罗切斯特隐婚的事情时,简•爱决绝地选择离开罗切斯特。【点评】选择两部作品,围绕作品主人公人物身上所具备的反抗精神,做简要分析,要与作品内容相符。4.【解析】【分析】《骆驼祥子》不能加入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阅读中去。因为“我命由我不由天”体现了一种对命运的抗争精神。《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初到京城,确实是存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想法。他拼命拉车,只是为了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从而改变生活与命运。但他经历了买车三起三落,被虎妞骗婚,虎妞去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不堪屈辱而自杀等接二连三的打击后,终于再也没有与命运抗争的能力与力量,彻底堕落,成为一具行尸走肉,沦为命运的俘虏。故答案为:示例:不赞同。最初的祥子淳朴善良、自尊要强,渴望用自己的力气努力工作来挣钱买车,改善生活,改变命运。但是在经历了买车三起三落、虎妞去世、小福子自杀等接二连三的打击后,祥子彻底沉沦,沾染了各种恶习,最终成为了命运的奴隶。【点评】本题是开放类试题,结合原著内容分析即可。四、综合性学习5.【解析】【分析】(1)先要把画面内容简单描述一下,再结合图片出分析结果。图一是一位青少年同学低头看手机的画面(画面内容),画面把低头的动作画的很夸张,颈椎已严重变形。可概括出:不健康的使用手机习惯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另外,画面还可看出,他低着头,眼睛离手机屏幕很近,反映出视力很差。可概括出:过度使用手机正影响着青少年的用眼健康;如把漫画内容与“手机”“低头族”等社会热词联系起来,可概括出:过度使用手机让越来越多青少年成为“低头族”。(2)先从画面的内容出发,表达观点,分析道理。示例:我认为餐桌禁玩手机很有必要(明确观点)。你看漫画是一家人聚会的场景,没有促膝交谈的热闹场面,父母和孩子一人一部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丰盛的菜肴也没有把他们从手机世界中吸引出来(画面内容),长此下去,亲人间因缺乏交流情感上会变得越来越陌生,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分析道理),所以餐桌禁手机势在必行。(3)要先提炼两幅漫画表达的观点,再围绕这个观点确立班会主题。示例一:从漫画中一可提炼出“不要做低头族”的观点,据此可拟出两条班会主题:①远离手机,保护视力;②远离手机,拥抱健康。示例二:从漫画二中可提炼出“餐桌玩手机很不应该”的观点,可拟出“不做最熟悉的陌生人”“餐桌玩手机礼貌吗”等班会主题。故答案为:(1)不健康的使用手机习惯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度使用手机正影响着青少年的用眼健康;过度使用手机让越来越多青少年成为“低头族”。(答出一点即可)(2)示例一:赞成。聚餐是家人朋友面对面交流的非常好的方式。可增进了解和感情。而 在餐桌上玩手机既影响了交流也不符合最基本的人际奖惩礼仪,让人与人变得更加冷漠。示例二:不赞成。现在社会一些无聊聚餐应酬越来越多,与其虚以委蛇,还不如玩一玩手机,既打发了时间同,也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15/15n。(3)例如:远离手机,拥抱健康;告别手机同“失礼症”;手机交流的利与弊【点评】(1)图画题主要是借助图画,考查学生观察、分析、想像的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题,要读懂图画的内容,特别注意图画中的文字说明和题目,理解图画的主要意思,组织好语言加以表达即可。观察这幅图画,要抓住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力,组织成一段话,语言顺畅连贯即可。(2)观点看法类的题目,要求考生明确态度,或赞成,或反对,旗帜鲜明,然后用充足的理由证明。答题步骤:①判断评价题干观点;②分析评判理由;③进一步肯定判断。(3)班会主题就是观点态度,只是语言更生动些而已。考生要将主题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即可。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积极向上。五、诗歌鉴赏6.【解析】【分析】(1)从“及至重阳天也霁”可以看出本词所写的节日是重阳节。A.“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中的菖蒲、竹叶可以看出是端午节;B.“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草写小桃符”中的屠苏酒、桃符可知是除夕;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中有菊花,重阳赏菊,可知是重阳节;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来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写的是元宵节;故选C。(2)“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写黔中气候,以表明贬谪环境之恶劣,前两句起调低沉,起篇为抑。黔中秋来阴雨连绵,遍地是水,人终日只能困居室内,不好外出活动。不说苦雨,而通过“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明秋雨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状况。“乘船”而风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所以“似乘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户的意思,又影射着环境的险恶。(3)最能表现老翁“气岸”的是最后一句“风流犹拍古人肩”。本词对老翁的“气岸”的呈现是层层递进的。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起篇为抑;下三句是一扬,写重阳放晴,登高痛饮,表现老翁的不服老;下片借老翁头上插花的举止,写出自己不服老的气概,这比前面纵饮更进一层;最后三句写自己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候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表现到极致。抒发了作者虽被贬谪黔州、身居恶劣的环境,却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不屈于命运的摆布的乐观精神和博大胸怀。故答案为:(1)C(2)贬谪环境恶劣。“一漏天”“似乘船”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状况,影射了贬谪环境的险恶。(3)风流犹拍古人肩。本词上片写重阳登高痛饮,表现了老翁的不服老;下片借老翁头上插花的举止,再写出他不服老的气概;最后三句写自己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候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表现到极致。【点评】(1)本题考查传统节日的把握,注意结合本词内容,明确本词所写的传统节日,然后揣摩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2)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的概括能力。注意明确“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句意,揣摩词人的生活状况 。(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停顿全诗,把握诗歌内容,揣摩最能体现老翁的“气岸”的句子。六、课外阅读7.【解析】【分析】(1)A.延:邀请/邀请;B.徐:缓慢/缓慢;C.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D.举:推选/推选;故选C。15/15n(2)①“间”是多音字,读“jiān”,可组词“房间”;读“jiàn”意味着空隙,“有间”指的是间隔一会儿。故选B。②“冠”是多音字,读“guān”指的是帽子,读“guàn”意为戴帽子。本句中“冠”的意思是帽子。故选A。(3)①亦,也。好,喜欢。何,什么。患,担心。无,没有。②固,表强调,确实。以,来。之,代词,指国家。(4)本文王斗以齐桓公有“五好”类比齐宣王的“四好”,指出齐宣王没有“好士”之心。都运用类比说理的方式让君王接受了自己的建议。A.表达的见解是:忧患可以让人得以生存,安乐可以让人死亡。人如此,治理国家同样如此;B.表达的见解是:只有在政治上取信于民,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C.表达的见解是:齐威王受到了周围人的蒙蔽,听不到真话,所以需要广开言路,接纳贤士;D.表达的见解是:要亲近贤臣,任用贤臣;故选C。(5)示例:①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这句通过齐桓公的“五好”类比齐宣王“四好”,层层推进,趁机指出齐宣王的不足之处,让齐宣王不得不接受王斗的建议。②世无骐麟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土:通过“骐骥、騄耳、良犬,毛嫱、西施”和齐宣王的“马匹、猎狗、后宫”类比,突出了齐宣王只是不喜欢贤士,并不是世间没有贤士,一步一步让齐宣王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接受了王斗的建议。③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王斗把有才德的人比作能工巧匠,指出大王做帽子还会用到能工巧匠,而治理国家却不用能工巧匠,把“做帽子”和“治理国家”进行类比,说服齐宣王接受自己的建议。故答案为:(1)C(2)①B②A(3)①大王只是不喜欢贤士而已,哪里是因为当世无贤士呢?②寡人忧国忧民,心里确实就盼望聘得贤士共治齐国。(4)C(5)示例①:通过齐桓公的“五好”类比齐宣王“四好”,层层推进,趁机指出齐宣王的不足之处,让齐宣王不得不接受王斗的建议。示例②:用“骐骥、騄耳、良犬,毛嫱、西施”和齐宣王的“马匹、猎狗、后宫”类比,突出了齐宣王只是不喜欢贤士,并不是世间没有贤士,一步一步让齐宣王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接受了王斗的建议。示例③:把“做帽子”和“治理国家”进行类比,说服齐宣王接受自己的建议。【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2)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的辨析。(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5)本题考查文章语言艺术的把握,注意通读句子,从下面的人物语言中任选一例,加以分析劝谏 艺术。【参考译文】王斗先生登门造访,求见宣王。宣王吩咐侍者接人。王斗说:“我赶上前去见大王是趋炎附势,而大王主动来见我,则是求贤礼士,不知大王意思怎样?”侍者回报。宣王赶紧说:“先生慢行,寡人亲自来迎接!”于是快步前去迎见王斗入宫。宣王说:“寡人有幸得以事奉先王宗庙,管理社稷,我愿意说先生能直言进谏,无所讳言。”王斗回答说:“大王听错了,我生于乱世,事奉昏君,怎么能直言进谏?”宣王极为不快,不禁忿然作色。15/15n过了一会儿,王斗说:“先主桓公,有五样爱好,后来九合诸侯,匡扶周室,周天子赐给封地,承认他为诸侯领袖。现在大王有四种爱好与先主相同。”宣王高兴了,但仍极力谦辞:“寡人才识疏浅,治国安邦还担心力有不及,又怎能有先主的四样爱好?”王斗说:“当然有。先主喜欢马,王也喜欢马;先主喜欢狗,王也喜欢狗;先主喜欢酒,王也喜欢酒;先君喜欢色,王也喜欢色;先主喜欢贤士,王却不是那样。”宣王勉强说:“当今世上没有优秀的人才,寡人如何喜爱他们?”王斗说:“当世没有骐骥、騄耳这样的骏马,卢氏那样的良犬,大王的马匹、猎狗已经够多的了;当世没有毛嫱、西施一类的美女,可大王的后宫俱已充盈。大王只是不喜欢贤士而已,哪里用担心当世无贤士?”宣王说:“寡人忧国忧民,心底里确实就盼望聘得贤士共治齐国。”王斗进一步说:“臣以为大王忧国忧民远不如爱惜一尺绉纱。”宣王问道:“此话怎讲?”回答说:“大王做帽子,不用身边的人而请能工巧匠,原因何在?是因为他们手艺高超,会做帽子。可是现在大王治理齐国,不问才德,非亲不用,故我私下以为在大王心中,国家社稷不若一尺绉纱。”宣王顿悟,谢罪道:“寡人于国有罪。”于是,选拔五位贤士任职,齐国因而大治。七、现代文阅读8.【解析】【分析】(1)条形统计图反映的各类出版物人均阅读量,相对于图书、电子书、期刊来说,报纸的人均阅读量最高,说明报纸的阅读量最大,表明报纸是最主要的信息传递渠道。2017年报纸的阅读量为26.38,2018年报纸的阅读量为33.62,相对于图书、电子书、期刊来说,报纸的阅读量明显提高。(2)从“直观地看,它是以‘平面’形式传递信息的,读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一个报纸版面”“报纸从林林总总的信息中,选取读者最需要的,然后以信息提示的形式来传递”可概括为:报纸以“平面”形式传递信息。从“往深里想,报纸传递的是确证信息。我们常常自信地说,报纸具有权威性”可概括为:报纸传递的是确证信息。从“但决不偷窥读者的信息,决不绑架受众的需求,决不把读者信息当作‘资本’去贩卖,决不会根据‘大数据’为你‘画像’推送广告”可概括为:报纸不侵犯个人隐私。(3)材料二主要论述“有了移动互联网,是否还需要读报”的问题,材料的最后一段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第一空填“有了移动互联网,您仍然要读报!”。从材料二中“报纸从林林总总的信息中,选取读者最需要的,然后以信息提示的形式来传递”“往深里想,报纸传递的是确证信息。我们常常自信地说,报纸具有权威性”“但决不偷窥读者的信息,决不绑架受众的需求,决不把读者信息当作‘资本’去贩卖,决不会根据‘大数据’为你‘画像’推送广告”可知报纸的优势,第二空填“报纸以提示的形式传递信息,报纸传递的是确证信息,报纸不侵犯个人隐私”。“我们自信,报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依然能有自己的位置,依然是谋介生态中迄今不可忽视的一个元素”,“自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媒介生态,但决不能代替报纸”,“毫无疑问,自媒体拓宽了报纸与社会的联系,但还没有能够代替报纸”,这些语句表明有了移动互联网,报纸依然不可或缺,所以第三空填“自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媒介生态,但决不能代替报纸”,第四空填“自媒体拓宽了报纸与社会的联系,但还没有能够代替报纸”。故答案为:(1)相对于图书、电子书、期刊来说,报纸的阅读量最大,报纸是最主要的信息传递渠道。2018年比2017年,报纸的阅读量明显提高。(2)报纸以“平面”形式传递信息,报纸传递的是确证信息,报纸不侵犯个人隐私。(3)有了移动互联网,您仍然要读报! 报纸以提示的形式传递信息,报纸传递的是确证信息,报纸不侵犯个人隐私。自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媒介生态,但决不能代替报纸。自媒体拓宽了报纸与社会的联系,但还没有能够代替报纸。15/15n【点评】(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把握,要认真观图,仔细分析,简洁准确表述。(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提炼,要浏览全文,了解内容,梳理思路,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句提取概括。(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浏览全文,了解内容,梳理思路,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句提取主要信息,完成对话。9.【解析】【分析】(1)开篇四段写了产竹的大罗山与造纸的唐宅村,大罗山是“瓯海人世代栖居的家园”,由唐宅村看大罗山“远山巍巍,高耸如围,锁住了云,锁住了雾,锁住了云雾掩映的翠竹和水声,仿佛连时光也被锁在这封闭的山坳里。”唐宅村里有“水碓、纸烘、纸糟、腌塘,还有腌塘里深深浅浅的蛎灰水”,“众水如潮,扑向水轮的板叶,巨大的撞击声中水轮开始旋转,又被碓杄转化成石杵的连续起落”的水碓发出“像激越的鼓点,像不息的春雷”的夯击之声,这样就刻划了一个泽雅屏纸的生产环境:有古朴自然的大山生长出柔韧的水竹,有因大山“锁住”而一直传承的“两千年前的古法造纸技艺、两千年前的造纸设备和器具、两千年前造纸人的梦想和信念”,由水碓声“令人兴奋”令人“满怀期待”可见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开篇就奠定了感情基调。(2)由“那些竹已被杀青”可知要在第⑩段附近寻找答案。由“骄阳如火,与腌塘里的蛎灰水合力,对堆满腌塘的‘刷’进行着严酷的考验”可概括:“杀青”在腌塘进行,是泡在蛎灰水里。由“夏日里”“秋天一到”及第⑪段的“已是初冬时节”可概括:在蛎灰水里长久浸沤。由“去尽了所有不必需的杂质,只剩下柔软而坚韧的筋骨”可概括“杀青”的结果:去尽所有不必需的杂质。依次整理即可。(3)从内容上看,“体内最后一缕水汽、最后一丝念想都归还给这片家乡故土”即水竹完全消失,“变得无物般轻盈,可以跨越年代和地域之界,飞往遥远的时空”即纸出现了,表现了竹到纸的蜕变过程。“跨越年代(传承文化)和地域之界(传播文化)”点明纸的作用;从情感上看,它们把“最后一丝念想”都归还给家乡故土,可以看出水竹对故土的眷恋,承前“向故土拜别,道一声感恩,道一声珍重!”“坚忍无声,咬紧牙关舍去那段‘虚心、有节’之身,一任那班器具的雕琢”,表现水竹到纸的过程,也是水竹(纸)对故土热爱和奉献的过程;结合开头的情感基调及后文对阿旺伯一生的简述,表现了作者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4)本文在重点介绍了“泽雅屏纸”的前世今生后,又简述纸匠阿旺伯的一生,阿旺伯“从青竹一样的年纪”就开始“不停地斫,不停地沤,不停地捣,不停地撩,不停地晒”,又在清明去世的一生,就像水竹的始自清明新雨终于冬日成纸的“交臂历指、水煮汽蒸、千锤百炼”的历练过程。作者用他作纸匠的代表,又把纸匠的一生与竹子的一生相比拟,表现了这些水竹一样的纸匠眷恋故土奉献故土的深情,古老的造纸技艺因他们而传承,他们因技艺而延续了“生命”,屏纸化为灰烬“向上升腾”是对纸农辛勤一生的赞美;“又一茬新竹破土而出”是对纸匠们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的美好祝愿。结尾抒发了情感,升华了主题。故答案为:(1)大罗山、唐宅村是本文写作对象竹与纸的产地;大罗山灵秀之气,孕育了泽雅屏纸的原材料水竹;大罗山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位置,是泽雅屏纸这一传统造纸工艺得以两千年传承的重要因素;开篇对大罗山的环境进行描写,突出其古朴、自然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为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2)“杀青”是指在制作竹纸时,将雕琢成“刷”后的竹子投入腌塘,在蛎灰水里长久浸沤,去尽所有不必需的杂质的过程。(3)内容上:经过最后一道晾晒工序,水竹最终完成了由竹到纸的蜕变。轻盈的泽雅屏纸被运往各地,打破时空的限制,成为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情感上:水竹以独特的方式回馈故土,表达了对孕育生命的故土眷恋之情。这一句在表达对竹和纸的赞美之情的同时,也蕴含着对这方水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4)15/15n阿旺伯是纸匠的代表,他们就像竹子一样,耗尽一生,变竹为纸,造福人类;也像竹子一样,生生不息,将古老的造纸技艺一代代传承,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以此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纸农辛勤劳动的赞美。对传统技艺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美好愿望。【点评】(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季节、天气或人物生长的环境,奠定情感基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生存状态,刻划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与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作铺垫等,具体作用要结合文章语境分析。(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述。依据题意找出相关语段进行概括即可。(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要求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句,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深层含义、言外之义,并能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题目要求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根据位置,结尾段通常起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抒发情感,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主旨的作用。八、作文1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引导语分三段,前两段列举了旧时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传统的习俗,意近引导学生反观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也拉近了命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三段提示了写作思路。(1)传统习俗里有情感,在传统节日里,一家人共聚一堂,或是一起做饭,或是一起宴饮,这些都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有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2)传统习俗里有丰富的内涵,从传统习俗里,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求,可以体悟到不是地方的风土人情;3)我们也不能否认,传统文化里也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如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与社会的发展脱节,有的不符合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立意,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补题示例:在这样的传统习俗里,我看见传承;在这样的传统习俗里,我看见美好;在这样的传统习俗里,我看见亲情;在这样的传统习俗里,我看见和谐;在这样的传统习俗里,我看见落后;在这样的传统习俗里,我看见虚伪……写作思路:可以写记叙文,记叙自己在某个传统节日里的所见所闻所遇,表达自己对这个传统节日中的习俗的看法与观点;也可以写议论文,以题目为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半命题作文时命题人知给出题目的一部分,现有考生按照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在进行写作,他兼顾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在写什么,后写什么。15/1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