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考第一轮复习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

首页 > 中考 > 一轮复习 > 中考第一轮复习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14讲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br /> <br />考纲要求 <br />命题趋势 <br />‎1.了解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有关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br />‎2.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br />‎3.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概念及画法和性质.‎ <br />‎4.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br />‎  中考中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通过解答题来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在中考中常与平行四边形、二次函数、圆等知识相结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br /> <br />知识梳理 <br />一、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br />‎1.概念 <br />‎(1)由三条线段________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按边可分为:非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br />‎2.性质 <br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____________;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________的任何一个内角.(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______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________第三边.‎ <br />二、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br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r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特性: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 <br />‎2.三角形的高线 <br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______,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高.特性: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______.‎ <br />‎3.三角形的中线 <br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______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特性: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______.‎ <br />‎4.三角形的中位线 <br /> <br /> <br />连接三角形两边______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它的________.‎ <br />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br />‎1.概念 <br />能够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br />‎2.性质 <br />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相等.‎ <br />‎3.判定 <br />‎(1)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2)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3)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 <br />四、定义、命题、定理、公理 <br />‎1.定义 <br />对一个概念的特征、性质的描述叫做这个概念的定义.‎ <br />‎2.命题 <br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 <br />‎(1)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命题通常写成&ldquo;如果&hellip;&hellip;,那么&hellip;&hellip;&rdquo;的形式,&ldquo;如果&rdquo;后面是题设,&ldquo;那么&rdquo;后面是结论.‎ <br />‎(2)命题的真假:正确的命题称为________;错误的命题称为________.‎ <br />‎(3)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________,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________,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br />‎3.定理 <br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因为定理的逆命题不一定都是真命题.所以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br />‎4.公理 <br />有一类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伪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br />五、证明 <br />‎1.证明 <br />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定义、公理及定理,经过________,得出它的结论成立,从而判断该命题为真,这个过程叫做证明.‎ <br />‎2.证明的一般步骤 <br /> <br /> <br />‎(1)审题,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2)由题意画出图形,具有一般性;(3)用数学语言写出已知、求证;(4)分析证明的思路;(5)写出证明过程,每一步应有根据,要推理严密.‎ <br />‎3.反证法 <br />先假设命题中结论的反面成立,推出与已知条件或是定义、定理等相矛盾,从而结论的反面不可能成立,借此证明原命题结论是成立的.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反证法.‎ <br />自主测试 <br />‎1.△ABC的内角和为(  )‎ <br />A.180° B.360°    C.540° D.720°‎ <br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br />A.3,8,4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