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9年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 <br />练习题(七) <br />一、单选题 <br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r />A.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br />B. 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92235U→56141Ba+3692Kr+201n <br />C. 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1+m2-m3)c2 <br />D. 原子在a、b两个能量级的能量分别为Ea、Eb,且Ea>Eb,当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放出光子的波长λ=hcEa-Eb(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 <br />【答案】D <br />【解析】A、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因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得多,依据动能Ek=P22m,则质子和电子动量不相等,再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hP,可知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质子的波长不相等。故A错误。B、铀核需要俘获一个慢中子才能发生裂变,其中的一种核反应方程92235U+01n→56141Ba+3692Kr+301n,故B错误。C、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故C错误。D、原子在a、b两个能量级的能量为Ea、Eb,且Ea>Eb,当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放出光子的能量为:E=hcλ=Ea-Eb,所以光子的波长λ=hcEa-Eb.故D正确。故选D。 <br />2.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有一阶段在离月球表面h高度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嫦娥二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不可求出 <br />A.探月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br />B.月球的平均密度 <br />C.探月卫星的动能大小 <br />D.探月卫星所在处的引力加速度大小 <br />【答案】C <br />【解析】试题分析:由线速度公式可知A对;由,B对;由于不知道卫星的质量,因此不能求出卫星的动能,卫星所在处的引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故选C <br />3.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 <br />A. 2A B. 5 A C. 72A D. 7 A <br />【答案】B <br />【解析】由有效值的定义可得 <br />I12Rt1+I22Rt2=I2RT <br />代入数据得:(42)2R×T2+(32)2R×T2=I2RT <br />解得:I=5A。 <br />4.如图所示,小球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轨道AB滑下,从B端水平飞出,撞击到一个与地面成θ=37°的斜面上,撞击点为C.已知斜面上端与曲面末端B相连,若AB的高度差为h,BC间的高度差为H,则h与H的比值hH 等于:(不计空气阻力,sin 37°=0.6,cos 37°=0.8)( ) <br />A. 34 B. 94 C. 43 D. 49 <br />【答案】D <br />【解析】对AB段,根据动能定理得,mgh=12mvB2,解得vB=2gh,根据tan37°=12gt2vBt得,t=2vBtan37°g,则H=12gt2=12g⋅4vB2tan237°g2,解得hH=49。故选D。 <br />二、多选题 <br />5.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平台上有一质量为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br />A. 滑块与平板车最终滑离 <br />B. 滑块与增板车的质量之比2:3 <br />C. 滑块与平板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v03gt0 <br />D. 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512v0t0 <br />【答案】AC <br />【解析】由图象可知,滑块运动到平板车最右端时,速度大于平板车的速度,所以滑块将做平抛运动离开平板车,故A正确;根据图线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1=v0-23v0t0=v0...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