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附真题解析

首页 > 中考 > 历年真题 >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附真题解析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清风徐来B.水落石出【答案】C)C.伐薪烧炭D.愚公移ft【解析】【解答】A、清风徐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落石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伐薪烧炭中涉及到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愚公移ft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诺贝尔奖获得者居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属于有机物。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CB.CaC.Mg【答案】AD.Fe【解析】【解答】有机物一般指有机化合物,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但不包括含碳的氧化物和碳酸盐等,青蒿素是有机物则一定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分析。)3.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这离不开各种化肥的合理使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KNO3B.K2SO4C.Ca3(PO4)2D.CO(NH2)2【答案】A【解析】【解答】A、硝酸钾中含有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符合题意;B、硫酸钾中只含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不符合题意;C、磷酸钙中只含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不符合题意;D、尿素中只含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下列早餐富含蛋白质的是()A.稀饭B.馒头C.牛奶【答案】CD.玉米【解析】【解答】A、稀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即稀饭中富含糖类,选项不符合题意;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即馒头中富含糖类,选项不符合题意;C、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选项符合题意;D、玉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即玉米中富含糖类,选项不符合题意。【分析】根据肉、蛋、奶中富含蛋白质分析。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答案】C)D.天然气【解析】【解答】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水蒸气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不符合题意;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符合题意;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乙烷、丙烷等其他物质,所以天然气是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滑雪运动可锻炼平衡力和意志力。滑雪板中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A.天然材料B.复合材料C.金属材料【答案】B)D.非金属材料【解析】【解答】滑雪板中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合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物质为复合材料分析。n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耐酸性【答案】C【解析】【解答】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金属的延展性分析。革命先烈方志敏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给党组织传递情报,下列溶液能使字迹显示的是(A.碘酒B.盐酸C.盐水D.糖水【答案】A)【解析】【解答】米汤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碘酒有含有碘单质,能使信纸上的淀粉变蓝色。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米汤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分析。干冰可用于疫苗等特殊药品的低温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由水分子构成B.构成干冰的微粒静止不动C.构成干冰的微粒间无间隙D.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答案】D【解析】【解答】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微粒不断运动,构成干冰的微粒也在不断运动,不是静止不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构成干冰的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隙,故C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冷冻与运输食品或药品,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由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隔,分子总是不断运动。10.酸碱中和的实验多处用到滴管,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酚酞B.取用盐酸C.搅拌溶液D.放置滴管【答案】A【解析】【解答】A、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图示操作符合题意;B、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故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C、搅拌溶液应用玻璃棒,不能用胶头滴管,故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D、放置滴管时,不能放置在桌面上,应放置在烧杯中或试管架上,故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容器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能倒置,不能横放,不能用于搅拌液体。11.敦煌壁画闻名世界,修复发黑的壁画时发生反应A.H2B.H2O【答案】B,则X是()C.H2SD.SO2【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以求出X。反应前1个Pb,1个S,8个H,8个O;反应后1个Pb,1个S,4个O,4X是8个H,4个O,故X是H2O。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12.合金是由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合形成的“新型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属于纯净物B.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C.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小D.废旧合金需回收利用【答案】D【解析】【解答】A、由于合金是由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合形成的“新型金属”,所以合金属于混合物。A错。B、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B错。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要大。C错。D、为节约使用金属材料,加强环境保护,废旧合金需回收利用。D符合题意。n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合金由多种物质组成分析;B、根据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可能含非金属元素分析;C、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分析;D、根据废旧金属可回收利用分析。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比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原子种类不断发生变化B.过程中H原子数不断减少C.反应前后分子数未改变D.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答案】D【解析】【解答】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过程中H原子数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由微观过程示意可知,反应前有1个氮气分子,3个氢气分子,反应后是2个氨气分子,则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则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图示中各粒子的变化情况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在指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转化能实现的是()B.C.D.【答案】C【解析】【解答】A、铁单质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不符合题意;B、单质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不符合题意;C、高温下氧化铁可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单质铁,其是高炉炼铁原理,符合题意;D、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不是硫酸亚铁,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由所给各物质性质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确定各步转化是否可以实现。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pHB.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硬水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D.用浓硫酸除去NH3中的水蒸气【答案】B【解析】【解答】A、用湿润的pH试纸含有水分,测定肥皂水的pH时,相当于将肥皂水稀释,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硬水,故B符合题意;C、氨气是碱性气体,水溶液是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故C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和氨气反应,不能用浓硫酸除去NH3中的水蒸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pH试纸使用需保持干燥,否则影响测定结果分析;B、根据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鉴别硬水和软水分析;C、根据氨气溶液呈碱性分析;D、根据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分析。16.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烧焦的桐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B.向灶膛扇风可加快桐木燃烧速度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答案】D【解析】【解答】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B、向灶膛扇风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从而使桐木燃烧更充分即加快桐木燃烧速度,不符合题意;C、木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会生成木炭,因此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不符合题意;D、浇水可降低温度至桐木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其熄灭,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能降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n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17.下表是两种硫酸盐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0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硫酸钠4.99.119.540.848.846.245.344.343.7硫酸铈24.120.017.214.010.08.98.37.1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只可能不断增大或不断减小B.在0-80℃间的任何温度下,硫酸钠和硫酸铈的溶解度均不相等C.某温度下,向等质量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硫酸钠和硫酸铈,充分溶解后,前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后者D.将100g30℃时的饱和硫酸铈溶液加热到40℃(加热过程中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从溶液中可析出4g硫酸铈晶体【答案】C【解析】【解答】A、由表格数据可知,在0-40℃范围内,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0℃-80℃范围内,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在0-80范围内,硫酸铈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B、由表格数据可知,在10℃-20℃之间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在9.1g-19.5g之间,而此温度范围内,硫酸铈的溶解度在17.2g-20.0g之间,所以在10-20℃之间,硫酸钠和硫酸铈的溶解度可能相等,范围在17.2g-19.5g之间,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C、某温度下,向等质量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硫酸钠和硫酸铈,充分溶解后,由于无法确定是否是饱和溶液,所以无法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故前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后者,故C说法符合题意;D、由表格数据可知,30℃时,硫酸铈的溶解度为1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溶质为14.0g,所以100g30℃时的饱和硫酸铈溶液中溶质为,溶剂质量为100g-12g=88g,将其加热到40℃(加热过程中水的蒸发忽略不计),40℃时,硫酸铈的溶解度为10.0g,此温度下88g水中溶质质量为,所以从溶液中可析出12g-8.8g=3.2g≠4g硫酸铈晶体,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表中所给数据确定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确定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确定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多少及改变条件时析出晶体质量分析。18.某阻燃剂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镁【Mga(OH)2(CO3)b】,遇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称取一定质量阻燃剂样品,充分灼烧(其他成分未发生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过量澄清石灰水,浓硫酸增重0.18g,澄清石灰水中生成4g白色沉淀。则Mga(OH)2(CO3)b中a值为()A.6B.5C.4D.3【答案】B【解析】【解答】某阻燃剂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镁【Mga(OH)2(CO3)b】,遇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氧化镁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吸收水分)和过量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浓硫酸增重0.18g即为生成水的质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4g白色沉淀(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于生成水中氢元素质量全部来自样品中氢氧根,根据氢元素守恒,设氢氧根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由于生成碳酸钙沉淀中碳元素质量全部来自样品中碳酸根,根据碳元素守恒,设碳酸根的质量为y,则有,,解得,则在碱式碳酸镁中,解得b=4;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即为,所以a=5。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二、选择题组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小题:大蒜素(C6H10S2O)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易挥发,遇热或碱立即失去抗菌活性,但不受酸的影响。新鲜大蒜头中并没有大蒜素,只含蒜氨酸(C6H11NSO3)。蒜氨酸受撞击后,蒜氨酸酶被激活,催化蒜氨酸转化为大酸素。19.下列有关大蒜素和蒜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组成元素种类相同B.两者碳元素含量不同C.挥发性是大蒜素的化学性质D.蒜氨酸中含SO3分子n20.下列有关大蒜头的说法正确的是()A.拍碎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B.煮熟食用比生食抗菌效果更好C.与醋一起食用抗菌效果变差D.储存时不可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19.B20.D【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分析;(2)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及大蒜头的化学性质分析。19.A、大蒜素是由碳、氢、硫、氧四种元素组成,蒜氨酸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大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4.4%;蒜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7%,符合题意;C、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大蒜素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蒜氨酸是由蒜氨酸分子构成,不含SO3分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A、拍碎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但蒜氨酸受撞击后,蒜氨酸酶被激活,催化蒜氨酸转化为大酸素,有新物质生成,却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大蒜素遇热或碱立即失去抗菌活性,不符合题意;C、大蒜素抗菌作用不受酸的影响,因此与醋一起食用抗菌效果不变差,不符合题意;D、大蒜素易挥发,能与碱发生反应,因此储存时不可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三、填空题21.“一勤天下无难事”。请为下列日常生活劳动准备合适的用品(填序号)。①食醋②食盐③小苏打④活性炭(1)清洗水壶水垢。(2)去除冰箱异味。(3)烘焙面制糕点。(4)腌制肉类食品。【答案】(1)①(2)④(3)③(4)②【解析】【解答】(1)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钙,食醋中含有醋酸,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用食醋清洗水壶水垢,故答案为:①;(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来去除冰箱异味,故答案为:④;(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与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受热分解也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糕点疏松多孔,所以小苏打可以用来烘焙面制糕点,故答案为:③;(4)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无毒,具有咸味,可用来腌制肉类食品,故答案为:②。【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物质的性质确定其用途,然后与题中所给应用对号入座即可。22.常州人史一安发明的“史氏环氧化反应”是世界有机催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手性酮是史氏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①史氏环氧化反应前后,手性酮的质量和均未改变。②手性酮用天然糖类制备,糖类可由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合成。(2)KHSO5影或H2O2是进行史氏环氧化的重要反应物。①KHSO5中硫、氧原子数之比为。②H2O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3)史氏环氧化反应一般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下列pH范围适宜的是。(填序号)A.1~2B.5~6C.7~8D.13~14【答案】(1)化学性质;光合(2)1:5;+1(3)C【解析】【解答】(1)①根据催化剂的定义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因此由手性酮是史氏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判断,手性酮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未改变。故填:化学性质;②糖类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故填:光合;(2)①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因此KHSO5中硫、氧原子数之比为n,故填;②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氢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代数和为,x=+1;(3)根据pH小于7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大于7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A、pH为1~2,小于7故显酸性,不正确;B、pH为5~6,小于7故显酸性,不正确;C、pH为7~8,略大于7故显弱碱性,正确;D、pH为13~14,大于7显强碱性,不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1)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特点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分析;(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3)根据pH小于7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大于7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分析。23.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载了硝酸的制法。(1)原料——绿矾五斤,硝五斤。绿矾(FeSO4·7H2O)和硝(KNO3)均属于(填序号)。A.氧化物B.酸C.碱(2)预处理——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二味同研细,听用。D.盐①加热绿矾,质量约减小1/5。该过程中绿矾失去部分水,生成FeSO4·4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研碎FeSO4·4H2O和KNO3,研碎的目的是。(3)制备——用铁作锅,铁锅置炭炉上,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强水。强水即硝酸,制备时发生如下反应:;;。①以上三个反应中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②H2SO4和HNO3的水溶液中均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符号)。【答案】(1)D;增大接触面积,使后期制备时的反应更快速置换;H+【解析】【解答】(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酸是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由上述分析可知,绿矾(FeSO4·7H2O)和硝(KNO3)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答案为:D。①加热绿矾,绿矾失去部分水,生成FeSO4·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研碎FeSO4·4H2O和KNO3,研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后期制备时的反应更快速,故填:增大接触面积,使后期制备时的反应更快速;①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因此以上三个反应中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填:置换;②H2SO4和HNO3的水溶液中都能电解出的阳离子是氢离子,故填:H+。【分析】(1)根据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物质为盐分析;根据加热绿矾生成FeSO4·4H2O和水,增大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置换反应为“单化化单”、复分解反应为“双交换价不变”进行及酸的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分析。24.一种以甲烷为燃料、含铜氧化物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原理如下:(1)科学利用燃烧为人类服务,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①甲烷燃烧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②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可避免燃料和空气直接接触,有利于捕集CO2,防止其大量排入空气,造成。(2)CuO进入燃料反应器与甲烷发生反应,生成的Cu2O再进入空气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填化学方程式),实现载氧体的循环再生。(3)已知: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n①在800~1100℃间,升高温度,排出的气体中N2体积分数(填“增大”或“减小”)。②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填序号)A.800-900℃B.900-1000℃C.1000-1030℃D.1030-1100℃【答案】(1)放出;温室效应(2)(3)减小;A【解析】【解答】(1)①甲烷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燃烧时放出热量;②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Cu2O再进入空气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与氧气反应生成CuO,化学方程式为:,故应填:;(3)①根据图中信息,随着温度升高,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大,所以氮气的体积分数减小;②由图可知,随着反应温度升高,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逐渐增大,故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800-900℃,此时排出的氧气最少,说明此时反应速率最快。故答案为:A。【分析】(1)根据燃烧放热及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分析;根据图中信息Cu2O在一定温度下与氧气反应生成CuO分析;根据图中信息,随着温度升高,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大及氧气体积含量越小说明反应越充分分析。四、综合题25.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赢得了声誉。侯氏制碱的主要产品是Na2CO3,其俗名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在浓氨水中加入NaCl粉末,配成饱和氨盐水,用下列装置制备NaHCO3,反应为。①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乙装置中试剂X可吸收HCl,但不与CO2反应,气流的进气接口为(填“b”或“c”)。③上述四个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序号)。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甲丙丁乙D.甲丁丙乙(3)分离丁装置U形管内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和NH4Cl溶液。①灼烧NaHCO3发生反应,若灼烧前后固体质量减少1.24g,则产品Na2CO3的质量为g。②已知:NH4Cl和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向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可使NH4Cl结晶析出。为使剩余的NH4Cl和NaCl混合溶液中的NH4Cl充分结晶析出,应采用的结晶方式是。【答案】(1)纯碱或苏打(2);c;B(3)2.1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解析】【解答】(1)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苏打。(2)①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②试剂X能吸收HCl且不和CO2反应,则乙是洗气装置,试剂X需要和气体充分接触,则从长管c通入。③需要先制取二氧化碳,然后经过乙除去混有的氯化氢气体,然后二氧化碳进入丁与饱和铵盐水反应,最后气体进入丙中除去过量的二氧化碳,所以顺序为甲乙丁丙。故答案为:B。(3)①根据可知,减少固体的质量为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x=2.12g;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氯化铵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要从混合溶液中将氯化铵充分结晶析出使用降温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1)根据碳酸钠俗称分析;(2)根据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反应原理确定装置的连接分析;(3)由方程式物质间质量关系及反时固体减少质量计算生成碳酸钠质量及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适宜降温结晶分析。26.在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中有如下实验:将无锈铁钉浸入CuSO4溶液,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研n究性学习小组对其展开了进一步探究。(1)【提出问题】Al和CuSO4溶液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吗?预测Al能和CuSO4溶液反应,理由是。(2)【进行实验】将一端缠绕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如图),观察现象。铝丝表面未出现红色物质,原因是。(3)【实验改进】用砂纸将铝丝表面打磨光亮,将其浸入CuSO4溶液,观察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单:序号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①铝丝表面有少量气泡;铝丝周围出现蓝绿色物质CuSO4溶液呈弱酸性,与Al反应产生的气体是:蓝绿色物质成分待探究②24h后,铝丝仍光亮;48h后,铝丝表面出现少量红色物质红色物质是,说明Al能和CuSO4溶液反应,但反应较慢③铝丝周围溶液逐渐变成无色,铝丝以下溶液仍为蓝色;两层溶液界面清晰反应生成的Al2(SO4)3为无色;Al2(SO4)3溶液的密度(填“>”或“<”)CuSO4溶液(4)【深入探究】为研究上述异常现象,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继续开展探究。资料:①Cu2(OH)2SO4呈蓝绿色,不溶于水;②Cl-可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取出铝丝,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分离得到蓝绿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欲加快Al和CuSO4溶液的反应,可加入的物质是。(填一种即可)【拓展应用】通过探究,同学们提出了铝制品使用的注意事项。下列食品不能长时间用铝制炊具盛放的是(填序号)。A.食醋B.食用油C.面粉D.咸菜【答案】(1)Al比Cu活泼(2)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3)H2或氢气;Cu或铜;<(4)NaCl、CuCl2等AD【解析】【解答】(1)Al比Cu活泼,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预测Al能和CuSO4溶液反应。(2)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阻碍铝和硫酸铜溶液接触,所以铝丝表面未出现红色物质。(3)①硫酸铜溶液呈弱酸性,则含有氢离子,铝可以和酸反应放出氢气,所以产生的气体是氢气。②结论为铝能和硫酸铜反应,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且铜是红色的,所以红色物质是铜。③硫酸铝为无色,硫酸铜为蓝色,上层为无色下层为蓝色,所以硫酸铝在上层,密度小,故填<。Cu2(OH)2SO4呈蓝绿色,不溶于水。则蓝绿色固体是Cu2(OH)2SO4。加入硫酸生成蓝色溶液,则生成硫酸铜,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及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可生成水(酸可以和不溶性碱反应),则还有水生成,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l-可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所以加入含有氯离子的物质,但加入的物质不能与铝或硫酸铜反应以免干扰铝和硫酸铜的反应。所以可以加入NaCl、CuCl2等。(6)A.食醋呈酸性,能与铝反应,不能长时间用铝制炊具盛放;食用油不与铝反应,能长时间用铝制炊具盛放;面粉不与铝反应,能长时间用铝制炊具盛放;咸菜含有氯化钠,含有氯离子,根据Cl-可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可知,不能长时间用铝制炊具盛放;故答案为:AD。【分析】(1)根据铝的活动性比铜、铁活泼分析;(2)根据铝表面有氧化铝膜分析;(3)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铜为红色固体,密度大的物质分散到下层分析;(4)根据Cu2(OH)2SO4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分析;(5)根据能加快铝反应的粒子及对应物质分析;(6)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分析。27.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两个装置,以H2O2溶液为原料制备O2,可灵活控制气体的产生与停止。(1)甲装置用MnO2作催化剂,先用黏合剂将MnO2粉末制成团伏。①仪器a的名称是。②团状MnO2应放在(填“试管底部”或“多孔隔板上”)。③打开活塞K,经仪器a向试管中缓慢加入H2O2溶液至浸没团状MnO2,立即产生O2,收集完后,n(填操作),反应随后停止。乙装置用铂丝(可上下抽动)作催化剂。安全管下端浸没于H2O2溶液中,将铂丝插入溶液,立即产生O2。①若烧瓶内压强过大,安全管中出现的现象是。②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取100gH2O2溶液加入乙装置的烧瓶中,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2.56gO2。计算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长颈漏斗;多孔隔板上;关闭活塞K液面上升;立即将铂丝抽离H2O2溶液解:设参加反应的H2O2质量为xH2O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H2O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44%。【解析】【解答】(1)①、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②、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放置在多孔隔板上,向试管内注入过氧化氢溶液淹没二氧化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供实验需要,当不需要氧气时则关闭活塞K,产生的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增大,将过氧化氢溶液压回长颈漏斗,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分开,反应停止,达到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效果,故填:多孔隔板上;③、收集氧气完毕后,关闭活塞K,产生的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增大,将过氧化氢溶液压回长颈漏斗,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分开,反应停止,故填:关闭活塞K;(2)①、若烧瓶内压强过大,装置内液体会被压入安全导管,所以安全导管中的液面会上升,故填:液面上升;②、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应使反应停止,需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故填:立即将铂丝抽离H2O2溶液;(3)根据氧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再根据:可求得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能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的装置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分析;(2)根据装置内气压过大液体会被压入导管及减少气体产生可减少压强分析;(3)根据生成氧气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过氧化氢质量分析。28.钱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指导同学们对铜铁锈蚀进行探究。用铁粉和碳粉的均匀混合物模拟铁钉成分,用传感器测定试剂瓶内气体的相关数据。可供选择的药品见表:组别药品铁粉/g碳粉/g水/滴食盐/g其他一5.00.100干燥剂二5.00.1100无三5.00.1101.0无四5.00.101.0无(1)铁在空气中锈蚀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在A、B两只试剂瓶中依次加入第一组和第二组药品进行实验。①600s内A瓶中O2含量几乎不变,B瓶中不断减少。实验表明,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和O2、发生了化学反应。②将第二组药品中的水改为迅速冷却的沸水,且用量增多至足以完全浸没固体混合物。600s内B瓶中O2含量也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3)为探究食盐对钢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药品组别是(填序号)。(4)在两只试剂瓶中均加入第二组药品,分别改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得结果如图所示。瓶内湿度随时间增大(即水蒸气含量增大),根本原因是。(5)请提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答案】(1)Fe2O3H2O或水;试剂瓶中的O2逐渐溶于冷却的沸水二和三(4)铁的锈蚀反应有热量放出,瓶内温度上升(5)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层、保持钢铁表面干燥(或制成不锈钢)等角度作答【解析】【解答】(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2)①A、B两只试剂瓶中依次加入第一组和第二组药品,两组中其他药品相同,变量是水,A中无水,B中有水,600s内A瓶中O2含量几乎不变,B瓶中不断减少。实验表明,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和O2、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填:H2O或水。②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也有少量氧气溶解在水中。将第二组药品中的水改为迅速冷却的沸水,且用量增多至足以完全浸没固体混合物。600s内B瓶中O2含量也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试剂瓶中的O2逐渐溶于冷却的沸n水。(3)为探究食盐对钢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即其他量相同,唯一的变量是食盐,应选择的药品组别是二和三。(4)根据图像可知,瓶内温度和湿度均随时间增大,瓶内湿度随时间增大(即水蒸气含量增大)的根本原因是温度的升高,即铁的锈蚀反应有热量放出,瓶内温度上升。(5)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层、保持钢铁表面干燥(或制成不锈钢)等方法均可防止钢铁生锈。【分析】(1)根据铁锈成分为氧化铁分析;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秒不共同作用,氧气的微溶性分析;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根据铁生锈放热分析;根据铁与氧气和水隔离可防止锈蚀分析。涂覆在铺路石表面的TiO2可净化路面空气。实验室制备TiO2的流程如下:焙炒时,钛铁矿的主要成分FeTiO3在蒸发皿(如图)中发生反应,。实验中用沙浴加热,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焙炒物冷却后,加水溶解浸取。①浸取时,水温易升高的原因是。②浸取后,混合物经(填操作名称)弃去废渣,得到浸出液。浸出液除铁后,所得滤液中含TiOSO4和H2SO4。加热煮沸滤液,TiOSO4和水反应生成H2TiO3沉淀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煅烧H2TiO3沉淀得产品TiO2。整个实验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答案】(1)玻璃棒(2)焙炒物中多余的浓硫酸与水混合,产生大量热;过滤(3)(4)H2SO4或硫酸【解析】【解答】(1)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用玻璃棒搅拌反应物,所以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①浸取时,水温易升高的原因是:焙炒物中多余的浓硫酸与水混合,产生大量热;②过滤是分离固液的操作,所以浸取后,混合物经过滤弃去废渣,得到浸出液;加热煮沸滤液,TiOSO4和水反应生成H2TiO3沉淀和H2SO4,该反应方程式为:;(4)在焙炒钛铁矿过程中,用浓硫酸作为反应物,而浸出液除铁后,所得滤液中含TiOSO4和H2SO4,加热煮沸滤液,TiOSO4和水反应生成H2TiO3沉淀和H2SO4,所以整个实验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硫酸。【分析】(1)根据蒸发时玻璃棒的搅拌作用分析;(2)根据浓硫酸溶解放热及过滤原理分析;根据TiOSO4和水反应生成H2TiO3沉淀和H2SO4分析;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既作反应物又作生成物分析。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