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四环境保护听课手册模板

资料简介

专题十四 环境保护 <br /> <br />‎■ 搭建体系 <br /> <br />‎■ 核心提炼 <br />‎1.环境与环境问题。‎ <br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br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br />‎4.环境污染与防治。‎ <br />‎5.环境管理。‎ <br /> <br />命题点一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br />‎1[2015&middot;全国卷Ⅰ]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br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考点透析 <br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br />自然资源 <br />主要问题 <br />直接原因 <br />共同原因 <br />矿产资源 <br />面临枯竭 <br />‎ 滥采滥用,废弃物处理不当 <br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快速增长 <br />土地资源 <br />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 <br />‎ 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br />水资源 <br />水资源紧张 <br />‎ 过度开发和水污染 ‎ <br />‎2.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br />自然资源 <br />土地资源 <br />生物资源 <br />水资源 <br />矿产资源 <br />不合理开 <br />发利用的 <br />主要表现 <br />‎ 滥垦草地、沼泽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等 <br />‎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 <br />‎ 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等 <br />‎ 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 <br />产生的环 <br />境问题 <br />‎ 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等 <br />‎ 森林面积不断减小,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r />‎ 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渍化 <br />‎ 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环境污染 <br />‎3.资源的利用、保护措施 ‎ <br />‎(1)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在开发利用中不断减少,无法持续利用,必须实行保护性开发,以便重复利用或尽可能延长利用期限。‎ <br />‎ (2)可再生资源利用要采取积极措施,在利用过程中,促进其存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br />‎ 4.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br />‎ ‎ <br />‎ 图14­1‎ <br />‎■ 新题预测 <br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br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超级农场主Rossi兄弟拥有2.67万公顷棉花田,由于土壤越来越坚硬,必须深犁‎1米左右才可以继续耕种,普通的拖拉机已无法完成。1977年Rossi兄弟花了30万美元找到某公司定制了一个大个头拖拉机来犁地。它的马力达750 900匹,犁宽‎24米,可耕深‎1米以上,最大耕速每分钟可达‎0.4公顷,为史上世界最大的农用拖拉机。‎ <br />‎(1)Rossi兄弟的2.67万公顷耕地的土壤变得越来越坚硬,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br /> <br /> <br /> <br />‎(2)如果Rossi兄弟在他们的2.67万公顷耕地上年复一年地种植棉花并用这种拖拉机来耕作,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态问题?‎ <br /> <br /> <br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br />位于&ldquo;海上丝绸之路&rdquo;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过去沿海风景优美,水产丰富,生长着中国面积最大的珍稀植物红树林。现如今出现了众多开采石灰岩的私营矿场,且规模逐步壮大,与采石场相邻的地方还建有多个碎石场,这些已经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图14­2示意合浦县沿海岸线铺开的连绵矿坑。‎ <br />‎ ‎ <br />‎ 图14­2‎ <br />‎(1)分析采石场和碎石场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 <br /> <br /> <br />‎(2)指出当地国土管理部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br /> <br /> <br /> <br />命题点二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br />‎2[2015&middot;福建卷] 图14­3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br /> <br />图14­3‎ <br />‎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br /> <br /> <br /> <br /> <br /> <br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3[2015&middot;海南卷]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图14­4示意某区植被分布,图14­5为灌丛沙堆景观。‎ <br /> <br />图14­4‎ <br /> <br />图14­5‎ <br />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考点透析 <br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