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4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版 <br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br />1) 原因(自然、人为) 2) 条件(有利、不利) 3) 影响(正面、负面) <br /> 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 措施(工程、非工程) <br /> 7) 重大工程意义(绕路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br /> 8) 要素(总量、结构) 9) 评价( 积极、消积) <br />一、地理特征描述建模和应用 <br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正确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是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前提。平时只有善于积累,明确把握各个地理事物的特征表现,才能为正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奠定良好基础。 <br />1、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温度带)、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 <br />2、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模式: <br /> <br />描述的基本内容 <br />判断依据 <br />地形 <br />地形的类型及地势起伏 <br />等高线、河流或其它与地形有关的地理要素 <br />气候 <br />气候类型及气温、降水特征 <br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要素图表等 <br />水文 <br />河流水系特点及水文状况 <br />地形地势(或地貌)、气候、植被等。 <br />土壤 <br />土壤的类型及特点 <br />地方性特色土壤及典型特点 <br />生物 <br />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 <br />纬度位置或跨度、垂直地带性 <br />3、地形特征的描述模式: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貌、海拔状况 <br />描述的基本内容 <br />呈现方式 <br />地形特征的描述 <br />地形类型 <br />平原、低山丘陵、山地、高原、盆地、谷地等 <br />等高线地形图; <br />河流流向。 <br /> <br />地形以 为主; <br />地势 (方位)高, <br /> (方位)低。 <br />地势起伏 <br />地势高低及其变化 <br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br />4、气候特征的描述模式: <br /> <br /> <br />描述的基本内容 <br />表达形式 <br />气温 <br />特征 <br />年均温及季节或年际变化 <br />“衡温”型 <br />热 带:终年高温 <br />寒 带:终年严寒 <br />“变温”型 <br />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温和) <br />温 带: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br />降水 <br /> <br />年雨型 <br />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br /> <br /> <br />特征 <br />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 <br /> <br /> <br />少雨型 <br />终年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br />夏雨型 <br />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br />冬雨型 <br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r />5、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模式: <br /> <br />描述的基本内容 <br />判断依据 <br />水位 <br />高低和变化特征 <br />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及水利工程和湖泊的调蓄功能 <br />流量 <br />大小和季节变化 <br />取决于降水特征和流域的大小 <br />含沙量 <br />大小 <br />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br />结冰期 <br />有无或长短, <br />取决于最冷月月均温 <br />凌汛 <br />有或无 <br />河流有结冰期且由低纬流向高纬 <br />6、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模式: <br /> <br />描述的基本内容 <br />判断依据 <br />流域 <br />面积大小、经纬跨度 <br />支流源头分水岭 <br />流程 <br />长短 <br />陆域面积(一般岛屿河流流程短);经纬跨度;比例尺 <br />支流 <br />支流数量、分布及形态 <br />取决于地形和降水状况 <br />流向 <br />自 向 流 <br />取决于地势的倾斜方向(水往低处流) <br />河道 <br />曲直、深浅、地上河 <br />取决于地形、地势 <br />7、常见的人文地理特征描述的基本思路: <br />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和商贸特征等 <br />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分布、熟制)、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br />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br />交通特征:发展状况,主要运输方式,分布 <br />人口特征:人口数量与再生产类型、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移动、人种、民族、语言、宗教等。 <br /> 二、地理成因分析建模与应用 <br />题型特点 <br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