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 2023-05-10 14:16:01
  • 61页
  • 140.50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一、生态问题 <br> <br> ‎1、水土流失问题 <br> <br>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br> <br>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br> <br>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br> <br>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br> <br>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br> <br> ‎2、荒漠化问题 <br> <br>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br> <br>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br> <br>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br> <br>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br> <br>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br> <br> ‎3、干旱缺水问题 <br> <br>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br> <br> 华北地区: ‎ <br> <br> <br>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br> <br>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br> <br>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br> <br>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br> <br> ‎4、土壤次生盐碱化 <br> <br>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br> <br>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br> <br> ‎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br> <br>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br> <br>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渍化 <br> <br>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br> <br>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br> <br>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br> <br> ‎6、赤潮 <br> <br>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br> <br>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br> <br> ‎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br> <br> <br> 二、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br> <br> ‎1、洪涝灾害 <br> <br>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br> <br>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br> <br>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br> <br>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br> <br> ‎2、沙尘暴现象 <br> <br>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br> <br> 产生的原因:‎ <br> <br>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br> <br> ‎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br> <br> 治理措施:制定草...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