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D单元 陆地和海洋 <br /> <br />D1地壳物质组成和变动 <br /> <br />3.L2P3 4.D1[2012·浙江卷] 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3~4题。 <br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br />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 <br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br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br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 <br />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br />A.甲乙 B.甲丙 <br />C.乙丁 D.丙丁 <br />3.C [解析] 主要考查对旅游资源的欣赏。“菊初黄”没有听觉的感受,甲错;“荞麦花开白雪香”感受到的不是春天景象,由“菊初黄”可知反映的时间应该是秋季,丙错。 <br /> <br />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br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r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br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br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br />4.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从选项来看,花岗岩属于侵入型的岩浆岩,流纹岩属于喷出型的岩浆岩,结合教材,不难得出答案为C。考查了调用知识的能力。 <br /> <br />3.D1[2012·山东卷] 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br />图2 <br /> <br /> <br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r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br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br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br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由于甲处顶部褶皱缺失,因此首先受到侵蚀作用;后发生沉积作用,在岩石顶部形成沉积岩;最后由于岩浆侵入,破坏了褶皱与沉积岩的连续性。 <br /> <br /> <br />9.D1 10.D1[2012·江苏卷] 图5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9~10题。 <br /> <br />图5 <br />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br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r />9.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等知识点。解答本题必须理解图中岩层的埋藏深度是相对于图中各地的地面(地形剖面线)而言。将埋藏深度线与地形剖面线结合,恢复岩层形态(见下图),据此判断,只有①④处为背斜谷。 <br /> <br />10.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br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br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br />10.C [解析] 本题考查断层的形成及其地表形态。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⑤处岩层出现断裂且有明显下降现象。 <br /> <br />1.D1 2.D5[2012·四川卷] 图1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1~2题。 <br /> <br />图1 <br />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br />A.断裂上升 B. 褶皱弯曲 <br />C. 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br />1.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图片可知该山的一侧是断崖,由此可推出其形成应该与岩层断裂上升有关,属于断块山。 <br /> <br />2.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 <br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r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br /> <br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br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br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题目问的是山顶的景观,而A项描述的是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故可排除;由题干可知该山山顶为山地针叶林带,说明其热量不足,不可能出现梯田泛碧波及春蚕、桑园等景观;该山山顶冬季会出现B项景观。 <br /> <br />35.(1)D1(2)I2[2012·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br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br /> <br /> <br />图1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